食花生究竟會唔會好肥?
剛過去的七欖、電視熱播中的籃球節目及即將來臨的世界盃,均令筆者想起「睇波梗係要食花生」。還有不少人對進食花生是否健康存有疑問及經常懷疑花生是否「好肥」或花生會否引致高膽固醇等問題。
Getty示意圖
花生成份
其實,花生與杏仁、腰果或合桃同屬果仁類,每一安士(約2-3湯匙)花生含有熱量約160千卡、5克碳水化合物、14克脂肪(相約1湯匙食用油)及7克蛋白質。其脂肪大部份為好脂肪,即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幫助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花生並沒含有膽固醇的,而只有動物類食品(如肉、蛋、香腸)或動物油脂(牛油、豬油、雞油)才是膽固醇的來源。
設計圖片
花生4大功效
此外,花生還含有膳食纖維素、葉酸、鎂質、鉀質及小量鐵質。花生真可算是符合營養密度高的食物,既可提供營養又可帶來飽肚感。沒有添加鹽的花生非常低鈉,適量進食可助預防或改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花生還含有類黃酮,有抗氧化和減少發炎的作用。還有,食花生其實也有「填肚」作用,因為當中脂肪、蛋白質及膳食纖維有助增加飽肚感,減低因感到肚餓而過量進食的情況。
花生健康配搭
最後,睇波食花生必須適量進食合適的份量(如每天一安士)才不會因此致肥。除花生外,可配一杯無糖青檸梳打及西芹甘筍條,成為睇波健康三寶。
撰文:美國註冊營養師陳紫敏(Heidi Chan)
設計圖片
同場加映:11種低卡飽肚食物
前美國運動醫學會講師、減重醫生蕭捷健在專門提供減肥資訊的「金鶯診所」facebook專頁發文指,飽肚食物有4大特徵,分別是高蛋白質、高纖維高、含水量高及升糖指數低。蕭捷健根據研究,綜合出以下11款食物,推介給減肥人士:
粟米
水煮馬鈴薯
雞蛋
設計圖片
燕麥
魚及肉類
湯
希臘優格
蔬菜
豆類
堅果
醫生指出,「挖鼻孔」暗藏3大危機,嚴重感染時恐引發敗血症,還可能傷及大腦。
示意圖。設計圖片
挖鼻孔暗藏3大風險
不少人在無聊或緊張時會不自覺伸手挖鼻,殊不知這個看似平常的小動作,背後竟暗藏3大風險。胸腔及重症專科醫生黃軒近日於社交平台發文指出,「挖鼻孔」在醫學上被稱為「鼻腔挖掘」(rhinotillexis),他引用《J Clin Psychiatry》期刊研究指出,幾乎所有青少年都曾挖過鼻孔,部分人甚至一天超過20次,成為一種頻繁卻尷尬的社交禁忌。
示意圖。設計圖片
鼻腔為呼吸系統第一道防線 空氣乾燥污染易催生「鼻屎」
黃軒醫生指出,鼻腔作為人體呼吸系統的第一道防線,負責過濾空氣中的灰塵、病菌及花粉。當空氣乾燥或污染嚴重時,鼻黏液會乾成鼻屎,誘發不適,這時便會促使人「挖鼻孔」清理,幾乎成為一種本能反應。
挖鼻孔屬自我安撫行為
除了生理因素外,心理學研究也顯示,這可能是一種微妙的「自我安撫行為」。重複挖鼻與咬指甲、撥弄頭髮以及咬筆桿等行為一樣,當人類處於壓力或焦慮狀態時,透過重複性行為釋放壓力,甚至可能促使大腦釋放多巴胺,產生短暫愉悅感。
示意圖。設計圖片
3大潛在健康風險
1. 鼻腔感染引發敗血症
手指細菌易經鼻前庭小傷口入侵,誘發鼻前庭炎,嚴重可致敗血症。
2. 黏膜損傷造成慢性發炎
反覆挖鼻孔可能刮傷黏膜,造成流鼻血、慢性炎症甚至傷及鼻中隔,嚴重時需要動手術修補。
3. 或增神經退化疾病風險
有研究顯示,長期挖鼻孔的人士,鼻腔長期微創傷口或可能增加細菌侵入中樞神經系統的機會,理論上與某些神經退化疾病(如阿茲海默症)等腦退化風險相關,但目前仍待進一步證實。
Getty示意圖
醫生建議4招改善
1. 保持鼻腔濕潤
多飲水及使用生理鹽水噴鼻,減少結痂。
2. 重視手部清潔
必要清理時應先洗手,並以紙巾輔助,避免直接用手指深入挖鼻。
3. 減少無意識動作
留意自己處於壓力或焦慮時是否特別愛挖鼻,適時以按摩指尖等替代動作。
4. 及早求醫
若長期鼻塞、頻繁流鼻血或持續疼痛,應及時諮詢耳鼻喉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