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活力午餐」意外頻生,突然停派飯令家長要臨急抱佛腳,趕買保溫飯壺為小朋友預備午餐,亦令家長更關注食安問題。早前消委會測試 15 款燜燒壺及保溫飯壺,發現其中 2 款樣本的6小時保溫效能低於 50℃。消委會提醒,熱食的存放温度應高於 60°C,而冷食則應低於 4°C,以免細菌容易繁殖,增加食物安全的風險。
燜燒壺保溫效能 勝保溫飯壺
消費者委員會測試 15 款食物壺,包括 8 款燜燒壺和 7 款保溫飯壺,發現燜燒壺全數通過相關保溫效能測試,惟 2 款 2 層保溫飯壺樣本中,包括「Pole Bear」SGFJ-700 及「Topvalu」6 小時保溫效能低於 50℃,由 49.1°C至 40.3°C 不等,而 8 小時及 12 小時後的溫度範圍則下 降至 43.4°C 至 29.6°C。
15 款燜燒壺及保溫飯壺詳細名單如下:
1.「膳魔師Thermos」高真空不銹鋼食物罐SK-3020($428)

2.「象印Zojirushi」不銹鋼真空燜燒杯SW-JXE75-RV($449)

3.「鷹牌Eagle」真空保溫湯飯壺SUS 304($190)

4.「虎牌Tiger」保溫食物壺MCJ-A075($418)

5.「bbbyo」Foodie Insulated Lunch Containers($298)

6.「大福口Tafoco」二層不銹鋼高真空斷冷斷熱HTH-750($130)

7.「億世家ecHome」不銹鋼燜燒壺VPB800BK($160)

8.「Pole Bear」不銹鋼燜燒食物壺JFF J800($149)

9.「小牛角Vaca」不銹鋼真空保溫飯壺HCC611B($181)

10.「三光牌Sun Kung」BuBee小蟻布比二層高真空斷熱不銹鋼保溫飯盒M700-B($199)

11.「虎牌」保溫飯壺套裝LWR-A072($358)

12.「Pole Bear」不銹鋼真空保溫飯壺SGFJ-700($179)

13.「Topvalu」Home Coordy保溫食物瓶HC-18DJ80WH($169)

14.「象印Zojirushi」不銹鋼保溫飯壺SL-NC09-ST($409)

15.「膳魔師Thermos」保溫便當盒JBC-801($468)

8 款燜燒壺價格由 130 元至 449 元,其中 1 款 190 元及最貴 449 元的樣本總評同獲4分;7 款保溫飯壺每套售價由 169 元至 468 元,其中 1 款 181 元及另 1 款 409 元的樣本總評得 3 分,同為表現最佳的保溫飯壺,相比測試中最貴的樣本略勝一籌。
燜燒壺保溫飯壺 安全使用守則
消委會提醒市民,大部份保溫飯壺在 6 小時後,溫度都低過 60°C,最好在 6小時內盡快食用。即使未能一次吃完,也不應保留稍後再吃,以避免食物安全風險。另外燜燒壺沒有加熱功能,消費者宜預先煮熟食材,尤其是雞蛋、肉類、海產、菇類等生鮮食材,才放入壺內繼續燜焗。
確保食物安全熱食的存放溫度應高於60°℃

(資料及圖片來源:消委會)
冷食則應低於4°℃以免細菌容易繁殖

(資料及圖片來源:消委會)
大部份保溫飯壶在6小時後溫度都低過60°℃

(資料及圖片來源:消委會)
最好在6小時內盡快食用以避免食物安全風險

(資料及圖片來源:消委會)
燜燒壺沒有加熱功能儲存的熱能未必足以煮熟食材或殺滅細菌

(資料及圖片來源:消委會)
消費者宜預先煮熟食材尤其是雞蛋、肉類、海產、菇類等鮮食材

(資料及圖片來源:消委會)
使用前可先注入沸水預熱以延長保溫的時間

(資料及圖片來源:消委會)
保溫飯壶最低層保溫最好可放熱湯或餸菜

(資料及圖片來源:消委會)
中層放米飯

(資料及圖片來源:消委會)
最上面不要放已切開的水果容易滋生細菌不衛生

(資料及圖片來源:消委會)
食物或湯水最多加至壶蓋卜1至2厘米,確保不會溢出熱湯

(資料及圖片來源:消委會)
不應使用漂白劑或含氯成分的洗潔劑清洗避免氯化物損壞不銹鋼表面

(資料及圖片來源:消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