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多吃海鮮助增強免疫力 4招強身防病毒

樂活道

多吃海鮮助增強免疫力 4招強身防病毒
樂活道

樂活道

多吃海鮮助增強免疫力 4招強身防病毒

2023年04月19日 07:00

想增強免疫力可從飲食習慣入手

新冠病毒的出現,令世界各地的政府都用盡各種公共政策去應付這突如其來的疫症,包括批准了緊急使用新研發的疫苗。經過多個階段,疫苗的作用,已由預防傳染,發展到減少患者感染後的相對重症和死亡率。目前本港新冠病毒,確診者亦再無需要強制隔離。即使如此,醫療界仍擔心一旦病毒變種,人們能否應付新一波的病毒感染?要解答此問題當然不容易,不過,筆者會從中招感染和注射疫苗作出發點,與各位讀者探討身體的免疫系統和其奧妙功能,並提供一些健康良策,讓大家早作準備。

更多相片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unsplash圖片

unsplash圖片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免疫系統失調 會引發濕疹風濕

我們的免疫系統相當複雜和奧秘,在醫學界尚有不少科學研究發展空間。免疫系統分佈全身,除了對抗外來病毒外,也對應身體各種生理異常情況,在免疫系統反應過程中,亦產生不少醫療上棘手的疾病或炎症,如濕疹、類風濕關節炎和各種免疫性組織發炎等病理情況。這些免疫症狀往往是難以根治和長期性的,對患者帶來嚴重的生理和心理損害,目前的醫療方向,皆以抑制免疫反應為主,以減輕症狀或復發。

unsplash圖片

unsplash圖片

免疫系統分為先天和後天

免疫系統分為先天和後天性。先天系統是基礎的防禦機制,是廣泛性或非獨特性地應付病原體或細胞異變,先天系統有皮膚和白血球細胞等。後天免疫系統主要是淋巴細胞,通過首次病原體的感染或接觸,例如疫苗,按病原體的特徵而產生細胞記憶。若病原體再次來犯,如新冠病毒,後天免疫系統便啟動,對抗入侵病原體。

後天免疫系統機制,主要由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組成。成年人的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均由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產生。B淋巴細胞主要在骨髓中成熟,B淋巴細胞負責製造抗體蛋白或中和抗體,再與其他防禦免疫細胞,共同清除病原體。T淋巴細胞則需要在胸腺(thymus)中成長和分類,分化為輔助性T 淋巴細胞、細胞毒性 T 淋巴細胞(cytotoxic T cell )等。各種淋巴細胞會在血液和淋巴循環系統流動,在淋巴結駐守,維護身體健康。

T淋巴細胞除了抵禦病毒外,還會辨識和消滅身體細胞異變的腫瘤。因此,近年醫學界按此原理,開發了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 T cell)療法來治療癌症,亦稱免疫治療。免疫治療其中一個特點,為副作用較少。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增強免疫力方法 飲食生活建議

免疫系統能通過連串的生理變化,應對身體內外的挑戰,維護身體平衡和健康狀態,但過多的免疫反應會導致難治的炎症。維護免疫系統健康,筆者根據一些醫學研究和文獻,有以下建議:

1. 均衡營養:

營養是維護身體健康的基本,我們可從多元化飲食,吸取不同營養素,減低偏食的影響。例如在海產中,有鐵、鋅和硒等礦物質,對維護免疫系統,很有幫助。

另外,應避免進食精製或加工食物。研究指出,精製食物會令身體產生炎症和減弱正常的免疫反應。以副食品或零食為正餐,除了營養失衡外,亦會擾亂免疫反應。

2. 恆常運動:

通過肌肉和血管的收縮伸展,讓營養素滲入身體各種細胞和組織,促進新陳代謝、維護免疫系統健康。

重點運動應包括胸式或腹式呼吸、擴胸運動,以促進位於胸腔的胸腺、胸導管和胸淋巴管循環和健康。

3. 郊外旅遊:

研究發現,居住於郊野的人群的免疫能力,比居住於市區的人群更佳。我們放假時往郊外旅遊,呼吸新鮮空氣,除了放鬆心情,亦可接觸大自然的微生態。長居於石屎森林的人群能藉此促進免疫系統的健康發展。

4. 適量地曬太陽:

研究證實,維他命D能改善免疫能力,減輕炎症。每天抽些時間往戶外走一趟,讓皮膚接觸陽光,身體通過一連串的新陳代謝過程,製造維他命D。此外,放下繁忙的工作,在戶外休息一會兒,還帶來其他身心益處。

撰文: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高級講師 朱賢文博士(標題由編輯修改)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同場加映】20款食物抗炎增免疫力

5類食物助抗炎增免疫力

1.含維他命C

可增強免疫系統,因為是水溶性維他命,需要不斷透過飲食補充。例子如下:菠菜、奇異果、番石榴、木瓜、彩椒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2. 含薑辣素

薑辣素能夠減輕發炎、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

不過如果已患上感冒,喉嚨紅腫疼痛,就不要再刺激喉嚨。例子如下:薑

3.花青素

能夠加強泌尿系統、減少發炎症狀。例子如下:蓝莓、葡萄、黑梅、小紅莓、茄子

4. 葉酸

能幫助免疫細胞分裂複製,當病毒入侵時可更快增强免疫力。例子如下:蘆筍、牛油果、花椰菜、黄豆、黑豆

5.Omega-3脂肪酸

能減輕身體發炎症狀,例子如下:三文魚、鯖魚、秋刀魚、吞拿魚

北京皮膚科醫生揭常見洗頭誤區,並教正確清潔方法,幫助維持頭髮和頭皮健康。

不當洗頭方法恐導致頭皮不適或脫髮

每日洗頭仍覺得頭皮發癢有異味,甚至還出現脫髮現象,這可能是錯誤洗頭方法所致。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生楊淑霞對此提供了一套科學的洗髮指南,幫助大家避免常見的洗頭誤區,並保護頭髮免受損害,維持頭皮健康。

示意圖

示意圖

正確洗頭方法

楊淑霞指出,正確洗頭方法強調「先梳頭再洗頭」,且應該避免來回揉搓,這樣能夠有效保護頭髮結構和頭髮。

正確洗頭步驟

1. 洗頭前梳頭

在乾髮狀態下使用寬齒梳或按摩梳將頭髮梳通,這樣可以減少洗頭時因打結造成的拉扯斷裂。此外,梳頭能初步去除頭髮上的灰塵和油脂,提高後續清潔效率。

示意圖

示意圖

2. 溫水濕潤頭髮

用約40℃溫水充分濕潤頭髮2至3分鐘,避免使用高溫水刺激頭皮。

3. 將洗髮水揉搓起泡

在掌心將洗髮水搓揉至起泡後均勻塗抹於頭髮上,避免直接倒在頭皮上,以免造成局部濃度過高。

示意圖

示意圖

洗頭手法

1. 指腹按摩

用指腹從前向後打圈按摩頭皮,避免用指甲摳挖頭皮,導致頭皮損傷或增多頭屑。

2. 順向沖洗

順著毛髮生長方向輕輕抓取髮絲,避免來回揉搓破壞毛鱗片結構。

護髮與吹乾

洗完頭後的護理同樣重要,將護髮素或發膜塗抹於髮梢,注意避開頭皮,停留數分鐘後沖洗乾淨,之後使用毛巾按壓吸乾水分後,及時用中檔溫度的吹風機將頭皮吹乾,特別是油性髮質更應及時吹乾頭皮,髮絲吹到8至9成乾後塗抹護髮精油。

示意圖

示意圖

常見洗頭誤區

楊淑霞醫生指出,避免在頭髮濕潤時強行梳理,因為濕髮時毛鱗片會張開,摩擦力增大,容易導致髮絲分叉和斷裂。同時,避免使用高溫水洗頭或用指甲抓挖頭皮,這會加速頭皮油脂流失,引發頭皮炎症,最終導致脫髮。另外,長時間保持濕髮狀態會滋生細菌,而毛巾揉搓會加劇毛鱗片的損傷。

其他注意事項

1. 洗頭頻率

油性頭皮1-2天/次

中性2-3天/次

乾性3-4天/次

2. 特殊人群

高血壓、頸椎病患者避免仰躺洗頭,建議直立或前傾姿勢。

楊淑霞醫生提醒,洗髮水無法真正解決脫髮問題,過度依賴強去油的洗髮產品可能會破壞頭皮屏障。頭髮健康更多依賴於正確的護理習慣和整體健康狀況,例如減少熬夜、避免濕髮受涼等,這些對維護頭髮和頭皮健康至關重要。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