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大醫學院研究:使用特定鎮靜催眠藥物增骨折風險達40%

社會事

港大醫學院研究:使用特定鎮靜催眠藥物增骨折風險達40%
社會事

社會事

港大醫學院研究:使用特定鎮靜催眠藥物增骨折風險達40%

2023年12月12日 15:46 最後更新:16:37

港大醫學院研究發現,使用特定鎮靜催眠藥物增骨折風險達40%。反應處方予病人,特別是高危患者時,作風險評估的重要性。

全球使用處方鎮靜催眠藥物有上升趨勢,在已發展國家及地區尤為普遍。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展開特定鎮靜催眠藥物與骨折風險研究,發現使用特定鎮靜催眠藥物,會令骨折風險增加30-40%,顯示兩者存在中度關聯,反映在處方鎮靜催眠藥物予病人,尤其是高危患者時,作風險評估的重要性。

黎子駿博士(右)率領團隊展開有關使用特定鎮靜催眠藥物與骨折風險的研究。

黎子駿博士(右)率領團隊展開有關使用特定鎮靜催眠藥物與骨折風險的研究。

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藥物安全及應用研究中心(CSMPR)的團隊,根據11個國家及地區、超過600萬人數據展開研究,發現使用特定鎮靜催眠藥物會令骨折風險增加30-40%,顯示兩者存在中度關聯。研究反映在處方鎮靜催眠藥物予病人(尤其是高危患者)時作風險評估的重要性。研究結果已刊登於《睡眠醫學評論(Sleep Medicine Reviews) 》。

Unsplash設計圖片

Unsplash設計圖片

鎮靜催眠藥物一般用於減輕焦慮、壓力及改善睡眠質素,常用的鎮靜催眠藥物包括第一代巴比妥類藥物及水合氯醛、第二代苯二氮卓類藥物及第三代Z類藥物。現時不少研究指出使用鎮靜催眠藥物後存在骨折風險,其中引致骨折的原因或與藥物的副作用相關,如暈眩、睡意及低血壓等,這些副作用均會增加跌倒或受傷機會。

但由於骨折病理複雜、成因眾多,現時尚未有證據支持此定論。有見及此,CSMPR 的研究團隊有系統地回顧文獻及進行統合分析,整合現有證據,以確定使用鎮靜催眠藥物與骨折之間的關聯。

具體而言,綜合結果顯示,使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後髖骨骨折的機率增加32%;而使用Z類藥物後身體任何部位出現骨折的機率增加達41%。研究同時發現,長期及短期使用鎮靜催眠藥物對增加骨折的風險相若。

Unsplash設計圖片

Unsplash設計圖片

根據研究結果,當處方鎮靜催眠藥物予較高骨折風險的患者時(如85歲或以上長者、獨居人士等),應採取審慎態度。處方相關藥物前應為患者提供適當的諮詢,並監察及減低患者跌倒和骨折的風險。鎮靜催眠藥物使用者採取適當的預防跌倒措施,亦能有效減低骨折風險。

領導研究的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兼臨床醫學學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助理教授及此研究的高級作者黎子駿博士指出:「鎮靜催眠藥物使用越趨普遍,包括未經准許或不按指示的藥物標示外使用,在處方鎮靜催眠藥物前應根據整體安全風險,對患者進行仔細的臨床評估。」

往下看更多文章

骨質疏鬆社區篩查計劃 港大發現約1600名長者屬高風險

2024年10月06日 16:08 最後更新:16:47

港大團隊展開骨質疏鬆社區篩查計劃,發現約1600名50歲或以上人士屬高風險患者,需要轉介醫生跟進。

何敬康 Adrian Ho FB

何敬康 Adrian Ho FB

在成功追蹤高風險人士中,約4成人已接受檢查,當中9成確診骨質疏鬆或骨質減少症,並開始接受藥物治療。有關計劃今年進行,截至8月,逾5000名合資格人士完成篩查;同時發現,當中逾一半人沒有接受過相關篩檢。

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副教授張正龍表示,調查顯示,本港長者對骨質疏鬆症的認知不足,亦甚少人定期進行骨質密度檢查。他引述外國研究指出,從基層醫療層面為社區長者進行篩檢,能有效減少骨折個案及相關治療開支,為社會帶來裨益,亦具經濟效益。

何敬康 Adrian Ho FB

何敬康 Adrian Ho FB

他建議,強化長者中心、地區康健中心及社區藥房的角色,讓患者持續得到護理及跟進。同時加強家庭醫生治理骨質疏鬆症的培訓,並建立「共付模式」,減輕向私營醫療機構求診人士的財政壓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