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孫玉菡身體力行「勞」、「福」二字 自言幸福是「知足常樂」

政事

孫玉菡身體力行「勞」、「福」二字 自言幸福是「知足常樂」
政事

政事

孫玉菡身體力行「勞」、「福」二字 自言幸福是「知足常樂」

2023年12月27日 17:24 最後更新:17:25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接受馬會刊物《駿步人生》訪問,細說「勞」與「福」二字,也大談生活日常、轉任問責局長的心路歷程,以及對領袖條件、香港前景的看法。

2022年7月1日,孫玉菡由勞工處處長轉職問責局長。離開公務員團隊,他自稱「沒有多大掙扎」。「人家覺得你有能力,現屆政府又進入了新時代,在新格局下應可發揮;既有這樣的機遇給你,就應該好好把握,對自己如是,也可為香港做一點事。」他認為,香港社會現已由治及興,但國際形勢風起雲湧,香港身處其中,要運用好自身的優勢;大家要團結一起向前走,為了長遠發展,當中有些事,需要遷就。

在行政立法機構的新格局下,孫玉菡希望「把握機遇追趕進度」,推出政策為香港未來發展鋪路,但大前題是要有安全的環境及穩定的社會。影片截圖

在行政立法機構的新格局下,孫玉菡希望「把握機遇追趕進度」,推出政策為香港未來發展鋪路,但大前題是要有安全的環境及穩定的社會。影片截圖

孫玉菡現時每天早上六時起床,到寓所附近散步半小時後,開始一天的日程。每晚睡前,他盡可能與13歲女兒和11歲兒子聊天,內容圍繞歷史、文化相關的事物,並以有趣生動,甚至搞笑的形式演繹。

談到基層少年人如何逆轉跨代貧窮?孫玉菡說,基層年輕人需要更好的社交生活,應該擴闊社交圈子,增加上游機會。

孫玉菡認為「共創明『Teen』計劃」第一期成功,得到社會各界支持。影片截圖

孫玉菡認為「共創明『Teen』計劃」第一期成功,得到社會各界支持。影片截圖

至於如何看待年齡增長帶來的老齡問題?孫玉菡就說,年老不可怕,關鍵是有規劃、有準備。他說,馬會多年前「先行」,推動樂齡科技,讓長者得以居家安老;他表示「多謝馬會」,並指政府今年加碼10億港元去推動。

豐盛耆年及長者服務是馬會五大慈善策略範疇之一。影片截圖

豐盛耆年及長者服務是馬會五大慈善策略範疇之一。影片截圖

政府2022年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為弱勢社群家庭的初中生配對專屬人生導師,開闊他們的眼界,建立正向人生觀和目標。孫玉菡表示計劃第一期是成功的,得到社會上例如馬會支持。馬會作為計劃策略夥伴副主席之一,除透過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支持,過去一年邀請逾900位學員和他們的友師參觀旗下設施,包括馬醫院、屯門公眾騎術學校及大館等。此外,馬會共推薦25名員工及馬會獎學金得主成為友師,與學員分享人生經驗。 

另外,賽馬會「a 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捐1億6,700萬港元,支持四間合作夥伴攜手推行,旨在加強市民對樂齡科技的認識和應用,進而提升長者及照顧者「居家安老」的信心和能力。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接受馬會刊物《駿步人生》訪問,認為幸福是「知足常樂」。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接受馬會刊物《駿步人生》訪問,認為幸福是「知足常樂」。

馬會刊物《駿步人生》最新一期現已出版,可登入「駿步人生」刊物網頁閱覽全書內容。

Tags:

屯門

往下看更多文章

孫玉菡:「搶人才」計劃批逾18萬宗個案 每4名人才中1人持外國護照

2024年06月24日 12:52 最後更新:14:26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說,政府推出各項「搶人才」計劃,由2022年底至今年5月,獲批逾18萬宗個案,每4人中有1人是持外國護照,證明計劃對吸引海外人才具吸引力。

孫玉菡指,各項「搶人才」計劃過去半年來反應理想,成績令人鼓舞,已經超出原定目標。(資料圖片)

孫玉菡指,各項「搶人才」計劃過去半年來反應理想,成績令人鼓舞,已經超出原定目標。(資料圖片)

孫玉菡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上指,各項「搶人才」計劃過去半年來反應理想,成績令人鼓舞,已經超出原定目標。而人才辦自去年10月成立以來,過去大半年已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在今年5月初舉辦首屆全球人才高峰會,不論參與人數或引起的回響都大,成績有目共睹。

選委界議員陳永光表示,各項搶人才計劃輸入的人才以內地為主,來自其他國家則較少,質詢當局有無評估本港的「搶人才」計劃,對外國人是否具有吸引力。

孫玉菡表示,自2022年底至今年5月,各項計劃獲批的超過18萬宗個案,每4人中有1人是持外國護照,證明人才計劃對吸引非內地的海外人才,甚具吸引力;另有超過七成來港人才,是在歐美等海外大學畢業。

有議員質疑當局如何確保院舍會優先聘請本地護理員。(資料圖片)

有議員質疑當局如何確保院舍會優先聘請本地護理員。(資料圖片)

議員關注院舍輸入護理員 薪酬高本地7000元 

勞聯立法會議員周小松則關注,「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中,政府容許資助院舍以14,800多元的工資中位數輸入外地護理員,與本地護理員一般領取的薪酬21,800多元,兩者相差達7000元,質疑當局如何確保院舍會優先聘請本地人。

孫玉菡表示,明白議員對「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的擔憂,但他重申,有關輸入外勞計劃,原則上是要以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優先,只有在本地無法尋找足夠工人,才能透過輸入勞工作補充,資助院舍輸入外地護理員,不是為了「慳錢」,而是希望提供更好服務,因要為外勞提供住宿,租金開支都不少。

孫玉菡指,人才辦自去年10月成立以來,過去大半年已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在今年5月初舉辦首屆全球人才高峰會(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孫玉菡指,人才辦自去年10月成立以來,過去大半年已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在今年5月初舉辦首屆全球人才高峰會(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