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品牌「AVAVAV」於2024年秋冬米蘭時裝騷上的表現成為熱話,觀眾瘋狂向模特扔垃圾引起轟動,事後創意總監咁回應。
意大利時裝品牌「AVAVAV」向來以惡搞、趣味和諷刺為名。2019年,瑞典設計師貝亞特(Beate Karlsson)創立了「AVAVAV」品牌,這個品牌正如貝亞特本人,年輕新銳,創意十足,秀場更是別具一格,每次時裝騷都帶來強烈視覺衝擊。
此前「AVAVAV」參與2023春夏系列,模特穿著超浮誇毛怪靴不斷跌倒,還有2023秋冬系列的「垮台秀」,模特在走T台時服裝不斷掉落,最後連背景都直接倒下,2024春夏更是以「No time to design, no time to explain.」(沒空設計,沒空解釋)」為主題,讓模特穿著有露餡或半成品的服裝,每次大秀重點其都是在藉此反思時尚圈被時間追著跑的病態輪迴,體現時尚產業的真實樣貌。
觀看影片
由於風格過於另類,在品牌知名度越做越大的同時,貝亞特在社交媒體上遭到了更多的指責,如今,貝亞特決定直接以T台秀回應惡評。
Instagram@AVAVAV
2024年秋冬米蘭時裝騷最後一天,身穿「AVAVAV」服裝的模特出場時,T台兩側的大熒幕上播放著貝亞特曾經收到的各種惡評,在場看秀的賓客們都被發了一副手套和一個裝滿各種垃圾的垃圾桶。
Instagram@AVAVAV
當模特出來時,觀眾都向模特齊齊扔垃圾。等走秀結束,整個T台都被垃圾覆蓋了,模特們身上掛滿了各種垃圾、番茄、咖啡、芥末,甚至是生雞蛋,場面十分混亂。貝亞特出來謝幕時,亦被安排好的工作人員拿蛋糕砸了一臉。
Instagram@AVAVAV
演出結束後,貝亞特接受了採訪,表示自己這次是受到中世紀文化的啟發,當時人們會向很糟糕的表演者丟爛番茄。本次參加表演的模特們也事先瞭解了走秀的內容,都是自願參加的。對於這場時裝騷,網友議論紛紛,有人覺得這是一種新鮮、正確的意見表達方式,但也有人認為,在T台上搞這些是在嘩眾取寵,並不可取。
中藝65周年服裝大秀雖已落幕,但設計師們談起合作緣由仍雀躍,有人更早於90年代結緣。大秀標榜的6個非遺技藝各有甚麼特色,能啓發設計師們結合傳統與現代元素,並引領新一波國服潮?
在中藝65周年服裝大秀上,三名設計師都展示了由六大非遺技藝所製作的時裝,六大非遺技藝是指香雲紗、蘇繡、緙絲、漳絨、花紐及宋錦。到底這些非遺技藝各有甚麼特色?
凱瑟琳、鄺匯靈及曾鳳飛在中藝65周年服裝大秀展示品牌新作。(圖片來源:中藝)
左起:凱瑟琳、鄺匯靈、曾鳳飛。巴士的報記者攝
一見鍾情 香雲紗薄得像紙
先講「香雲紗」,被紡織界譽為「軟黃金」的香雲紗是廣東省的一種古老手工織造和染整製作的絲糊面料,已有上百年歷史。香雲紗採用自然植物染料薯莨染色的絲綢面料,是世界紡織品中唯一用純植物染料染色的絲綢面料。德國纖維藝術家、傳播中國香雲紗非遺推廣大使兼rechenberg品牌創辦人Kathrin von Rechenberg(凱瑟琳)表示,她在接近30 年前接觸香雲紗,這種非遺物料是她第一次看到就著迷的材料,非常有趣。香雲紗薄得像紙,看起來像皮革,兩面有不同的顏色。她認為人們穿起香雲紗會感到舒適。
凱瑟琳表示,她在接近30 年前接觸香雲紗,香雲紗是她第一次看到就著迷的材料。巴士的報記者攝
「緙絲」-傳統絲綢藝術品的精華
「緙絲」則是中國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以生蠶絲為經線,彩色熟絲為緯線,採用「通經斷緯」的技藝織成。中藝設計總監鄺匯靈指,緙絲的製作過程繁複且耗時,素有「一寸緙絲一寸金」及「織中之聖」的盛名。
緙絲是中國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採用「通經斷緯」的技藝織成。巴士的報記者攝
「蘇繡」-布帛上的藝術
「蘇繡」是一個布與線之間,以針為牽引,相互交纏,相融而生的藝術,具有「平、順、和、柔、勻、光」的特點。鄺匯靈表示蘇繡的圖案構思非常巧妙,繡工精緻,針法活潑,色彩清雅。
鄺匯靈表示蘇繡的圖案構思巧妙,繡工精緻。巴士的報記者攝
蘇繡可謂「布帛上的藝術」。巴士的報記者攝
「漳緞」-中國古代絨類織物代表作
「漳緞」始於明末清初福建漳州,由兩組經線和四組緯線交織而成,在織物結構上創新了原有素絨織物,成為最具藝術特色的以緞紋為地、絨經起花結構的全真絲提花絨織物,在工藝技術上極為精湛。漳緞可分為花素雨類。素漳緞表面全部為絨圈,而花漳緞則將部分絨圈按花紋割斷成絨毛,使之與未割的絨圈相間構成花紋。
漳緞是中國古代絨類織物的代表作,始於明末清初福建漳州。巴士的報記者攝
「花紐」-傳統女裝服飾不可缺少
花紐,別名為盤花紐扣,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手工紐扣,一般認為起源於漢代,清代開始流行,當時人們以花紐固定衣襟,其多變圖案、斑斕色彩、吉祥寓意可為時裝及衣飾配件的設計增添特色。鄺匯靈坦言花紐多數以花作為傳統鈕扣的主要元素,例如小菊花、梅花,同時會創作龍鳳雀鳥、壽字等具有吉祥寓意的圖案。
花紐,別名為盤花紐扣,是中國傳統服飾的手工紐扣。巴士的報記者攝
「宋錦」-曾作14年APEC會議領導人服裝面料
與南京雲錦、四川蜀錦、廣西壯錦並稱「四大名錦」的宋錦是指具有宋代花色風格的特色織錦,以經線和緯線同時顯花為主要結構特徵,其起源於春秋,形成於宋代,輝煌於明清。身為中國時裝設計師最高獎「金頂獎」獲得者、2014年APEC會議男領導人服裝設計主創之一、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指定服裝設計師的「曾鳳飛」品牌創辦人曾鳳飛表示,宋錦以前是用作裱畫,在2014年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上,他提議用宋錦去作為21個國家領導人的服裝面料。他回想起初人們穿上由宋錦製作的衣裳,領子位置很容易起毛,但通過工藝,起毛問題已獲得解決,宋錦在生活應用上也提升至另一層次。
中藝服裝大秀 盡顯非遺技藝
中藝成立65周年,旗下服裝品牌天工閣聯同曾鳳飛及rechenberg兩大設計師品牌舉辦中藝65周年服裝大秀,盡顯非遺技藝及弘揚中華文化。
兩大名師談到與中藝合作緣由。曾鳳飛指出,透過參與中藝65周年服裝大秀,他對設計有更深一層的理解,並希望通過中藝這個平台傳播中國文化的當下生活美學。
凱瑟琳稱她早在1990年代已經與中藝及香雲紗結緣,「我來到中藝,那時候我很喜歡物色布料,我在中藝買了人生第一件香雲紗,所以我有很美好的回憶。」凱瑟琳指與中藝一樣,彼此對中國工藝及布料有同樣的熱愛,一樣想向全世界推廣中國工藝的美麗。
鄺匯靈表示,中藝不斷研發新產品,設計具有創新性的中國服飾,將傳統元素與現代審美互相結合,創造出符合時代潮流及具有文化底蘊的服飾產品,加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中藝未來計劃繼續引入更多非遺資源,致力將這些珍貴的文化元素融入在更多設計中,讓更多客戶可以透過中藝了解中國的傳統工藝及美學。
宋錦是指具有宋代花色風格的特色織錦。巴士的報記者攝
將國服融入生活 體現國人精神面貌
近年國服潮風盛,街上可見到市民,尤其是年輕人喜歡穿上華服,民間機構亦偶爾舉辦華服節,讓市民認識更多中國文化與史實。鄺匯靈坦言國服潮的風盛體現了一種文化自信,「年輕人透過著國服,表達對中國傳統文化嘅認同與熱愛。」中藝是引領國潮服飾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也會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和展覽,例如服裝秀、展覽等,為消費者提供了解及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機會。
曾鳳飛著眼於要將國服融入在現實生活,從而體現國人的精神面貌。巴士的報記者攝
「我要做到有共鳴的設計,才能讓大家對於服裝在展示文化的過程中是能穿在身上,而不是放在博物館裡面。」提到國服潮,曾鳳飛著眼於要將國服融入在現實生活,從而體現國人的精神面貌。他認同漢服是漂亮的,在某些環境穿起它來拍照是可以,但日常生活中所穿的國服必須有點時尚感,並因應現實要有俐落的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