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島內青年拒當「草莓兵」做炮灰 全台可徵役男年年下滑「無人可用」

博客文章

島內青年拒當「草莓兵」做炮灰 全台可徵役男年年下滑「無人可用」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島內青年拒當「草莓兵」做炮灰 全台可徵役男年年下滑「無人可用」

2024年05月31日 12:56 最後更新:16:00

台灣可徵兵員首次跌破十萬,年底或還將爆發飛行員離職潮,島內媒體憂慮作戰部隊戰力不足,可能「無人可用」。

據《環球時報》引述台灣「中央社」5月26日報道,台灣「國防部」表示,受少子化影響,台「內政部」列管可徵役齡男子(簡稱「役男」)預判,今年尚有9.8萬人、首度跌破10萬人,2031年將僅剩下7.4萬人。台媒對此哀嘆「年年下滑」。台軍志願役部隊因為少子化、疫情、就業市場競爭以及福利待遇等問題,「編現比」(實際人數與額定人數之比)也呈現逐年下滑趨勢。

蔡英文上台以後,台軍體能測試標準大幅下降。有部分台軍士兵被叫作「草莓兵」,意指這些士兵體能差、抗壓性不足。資料圖片

蔡英文上台以後,台軍體能測試標準大幅下降。有部分台軍士兵被叫作「草莓兵」,意指這些士兵體能差、抗壓性不足。資料圖片

據台灣《聯合報》介紹,目前台灣兵役制度實行征(義務役)、募(志願役)並行,符合條件的役齡(18-36歲)男子都需要服兵役。其中備受爭議的是義務兵役制度。上世紀90年代,台軍各軍種的義務兵役時限統一為兩年。但由於社會各界的持續抵觸,台灣當局於2008年與2018年兩次縮短服役期限後,台軍義務役男僅需要服役4個月。然而此舉也遭到台軍內部的强烈反對,認為在如此短暫的服役時間裏,台軍士兵能熟悉隊列和簡單的槍械操作就不錯了,根本來不及掌握現代高科技武器的使用。多家美國智庫也根據俄烏衝突中烏克蘭方面的動員經驗向台灣當局建議,需要保持數量龐大且經過充分訓練的後備兵源「才能應對未來的台海衝突」。受此影響,台灣當局又宣布從2024年1月1日開始,義務役男恢復一年役期。

台軍義務兵役制度的反復,折射出台軍始終擺脫不了兵源不足的困境。其中少子化是首要因素。今年2月,全台共出生9663人、死亡17462人。自2021年1月以來,台灣社會已經連續38個月「生不如死」。為解决少子化給台軍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馬英九當局嘗試推行「全募兵」制,建立「小而精,小而强」的現代化軍隊。但在實際操作中台軍發現,台灣青年普遍不願意到兵營「受罪」。根據台「國防部」統計,2013年1月到12月,台軍招募的士兵只達到目標的三成左右。在步兵和裝甲部隊,招募到的士兵比例甚至更低,分別為目標的4%和16%。正是因為「全募兵」制的嘗試遇挫,如今民進黨當局才試圖通過恢復一年役期的義務兵役制度,至少保持台軍的規模不要出現嚴重下滑。

近年來台灣青年的身體素質也在持續下降。2022年台灣「立委」莊瑞雄透露,當時已經體檢的7.595萬役男中,1.7844萬人因為身體等原因「免役」,「等同4名年輕人中就有一人不用當兵」。為了完成徵兵指標,台軍近年來持續下調相關標準。2022年台軍宣布提高「免役」標準,身高低於155厘米,BMI值(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超過35或低於15才能免除兵役。以身高170厘米的男子為例,想要「免役」的話,體重需要超過101.2公斤。這意味著「如果不是極胖,一般的胖子都得服兵役」。2023年,台軍又宣布志願役士兵的男性身高下限由158厘米放寬為152厘米,女性由155厘米放寬為150厘米。這也被島內民眾嘲諷為「抓完胖子抓矮子」。

同時,台灣當局近年堅持頑固的「台獨」道路,導致台海局勢持續緊張,也大幅增加了台灣青年服兵役的抵觸情緒,視服役為畏途,拒當「炮灰」。

華爾街日報2021年一篇題為《台灣軍隊有機會對抗中國嗎?很少有人這麽認為》的報道稱,準備不足、士氣低落是台軍亟待解决的問題;士兵們在基礎訓練中掃落葉、拔雜草。報道截圖

華爾街日報2021年一篇題為《台灣軍隊有機會對抗中國嗎?很少有人這麽認為》的報道稱,準備不足、士氣低落是台軍亟待解决的問題;士兵們在基礎訓練中掃落葉、拔雜草。報道截圖

兵員不足給台軍帶來一系列無解的難題。為了緩和島內青年對當兵的抵觸情緒,台軍訓練標準一松再松。台灣「風傳媒」網站披露,自從蔡英文當局上台以來,台軍的體測標準大幅下降,跑步合格時間普遍放寬1分到1分半左右,仰臥起坐合格標準也降低了1/3。至於台軍日常訓練中的「草莓兵」更為突出。就連美國《華爾街日報》採訪時也對台軍義務役的訓練和準備程度感到「擔憂」。這些台軍士兵直言在訓練時因為已經沒有其他有用的事可以做,就看美軍電影;還有士兵說自己花很多時間看書和畫畫。來自台中的一名26歲青年說,自己在4個月兵役期的基礎訓練,主要內容是掃樹葉、移動備用輪胎和除草,除了射擊培訓,其他課程毫無意義。

除了訓練標準的持續降低,台軍內部更擔憂的是作戰部隊「無人可用」。依台灣「國防部」的規劃,主戰部隊以志願役為主,守備部隊以義務役為主,主要派駐台灣本島、外島以及灘岸與重要基礎設施的防護等。然而根據台軍相關報告,陸軍步兵、炮兵、裝甲部隊,海軍艦隊、「海鋒」大隊、海軍陸戰隊,空軍導彈部隊等第一綫戰鬥部隊的實際兵力均不及編制人數的8成。2024年度台防務預算書顯示,台軍士官長、士官、士兵人數將合計减少5142人,這些主戰部隊的可用人力明顯下滑。而台軍近年大量採購新型裝備,則需要增加配套的人員編制,更加大了主戰部隊兵力不足的問題。例如台灣海軍因為從美國採購100套「魚叉」反艦導彈,「海鋒大隊」擴編為「海軍制海導彈指揮部」,都已向台「國防部」提出增加人手的要求。

台當局原本希望新招的一年期義務役部隊加入後可以補充作戰部隊的兵力。蔡英文宣稱「當兵絕對不會浪費時間」,並舉例稱,台軍已經將傳統的刺槍術訓練調整為近戰格鬥訓練,並要增加「毒刺」防空導彈、「標槍」反坦克導彈、「紅隼」火箭彈以及無人機等新式武器的訓練,以符合現代作戰的需求。但台軍方人士坦言,「毒刺」導彈的單價超過2400萬元新台幣,「怎麽可能讓義務役士兵人人練習?」何况美國已經屢次推遲交付「毒刺」「標槍」等單兵導彈,即便交貨成軍,也必然會優先部署於台軍主戰部隊,這些義務役士兵很難有機會接觸「毒刺」導彈。

島內學者揭仲也認為,台軍志願役部隊主要負責作戰任務,其人員短少對台軍戰力造成的損害,無論是武器使用還是作戰經驗,都遠不是這些一年期義務役士兵可以彌補的。此外,台灣本島可供地面部隊進行基地訓練的場地有限,連台軍主戰部隊的聯兵營都無法每年實施基地訓練,由義務役組成的守備旅步兵營不太可能有機會在訓練基地接受完整的戰鬥教練。

近日島內網絡論壇上出現一篇自稱台空軍現役飛行員發布的帖子,表示「基層壓力已到臨界點,接下來空軍遲早會垮,自己寧願賠錢走人」。儘管台軍宣稱「網絡說法並非事實,民眾要提防有心人士散播假訊息」,但島內媒體接連爆料稱,台空軍飛行員短缺問題由來已久,今年年底還可能出現離職潮。

島內媒體透露,台灣空軍飛行員不足已經是老問題了。台灣地區立法機構的數據顯示,台灣空軍2011至2019年共僅新增21名飛行員。台灣中時新聞網稱,願意參加台空軍的人本來就少,導致「台空軍院校的錄取分數最低」,在接受基本飛行課程後,還會淘汰其中很大部分。例如某一批次的受訓學員在基本訓練課程開始時有45人,結束時僅剩21人。台灣空軍退役少將栗正傑稱,按照現行的培訓體制,台灣空軍飛行員成為能駕駛F-16V、「幻影2000」戰鬥機的骨幹時大概已經30歲,等到40歲就基本不再承擔一綫任務,因此「台空軍戰鬥機飛行員一綫作戰也就六七年」。

台軍退役少將稱,台灣從美國採購的F16V戰鬥機將交付,但「人從哪裡來?」。中時新聞網資料圖片

台軍退役少將稱,台灣從美國採購的F16V戰鬥機將交付,但「人從哪裡來?」。中時新聞網資料圖片

為了改變台空軍飛行員不足的問題。蔡英文宣布從2020年開始大幅提高「續服獎助金」,發放對象是服役超過14年、已可選擇退伍的飛行員。這些獎助金一簽5年,如果中途反悔退伍,必須退還已領款項。台媒透露,加上這些補助後,台軍骨幹飛行員的總收入已超過了台灣民航公司的副機長,因此過去4年台軍飛行員的退伍比例相對穩定。但今年年底「續服獎助金」的5年協議到期,大批飛行員面臨是否續簽的選擇。有台軍官員透露,如今各大航空公司正積極招募飛行員,而解放軍軍機頻頻繞台,「台軍一綫飛行員非常辛苦,目前已有選擇提前賠錢退伍的例子」。他表示,今年底台空軍飛行員退伍的狀况「不容樂觀」。

栗正傑還提到,台灣從美國採購的全新66架F-16V戰鬥機即將陸續交付,這意味著額外需要補充超過100名飛行員,「人從哪裏來?」台灣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也表示,在兩岸情勢緊張之下,台空軍資深飛行員頻繁執行警戒或攔截任務,不但「生理心理上的壓力很重」,而且還影響了新飛行員的培訓。因為新飛行員需要資深飛行員帶飛,而後者以作戰優先,因此相關訓練就只能往後延,這反過來又加劇了台空軍飛行員短缺的問題。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17歲的張子宇或許自己也想不到,僅僅是在U18亞洲杯打了三場比賽就享譽全球。身高2米20的她,展現出統治一切的表現,率領中國隊在小組賽3戰全勝,令外媒直呼簡直是開啟「出猫」模式。

張子宇以「壓倒性」的統治力,「粉碎」日本女籃。

張子宇以「壓倒性」的統治力,「粉碎」日本女籃。

在FIBA 2024 U18女籃亞洲杯小組預賽中,取得兩連勝的日本代表隊於6月26日在最後一場小組賽中迎戰同樣取得兩連勝的中國代表隊。賽前,日本媒體稱,中國女籃陣中有身高達2米20的高個子中鋒張子宇,如果她上場的話,日本球員如何應對引人注目。只要讓張子宇在內綫接球,防守已經無法阻止她投籃。

參加本届U18女籃亞洲杯的8支隊伍平均分成2組,以循環賽的形式爭奪進入淘汰賽的席位。前兩戰,日本代表隊以84-47戰勝新西蘭,80-29戰勝印度尼西亞。與此相對,中國代表隊也在與這兩隊的較量中拉開了很大的差距。收官輪中日之戰,事關誰將以小組第一的身份晋級四强。

日本女籃隊員攬腰都攔不住張子宇。

日本女籃隊員攬腰都攔不住張子宇。

對上實力相近的日本隊,在26日的比賽中,張子宇攻入創下賽事個人單場得分最高紀錄的44分,並率領中國隊以97:81擊敗日本,與另一組頭名的澳大利亞雙雙率先晋級半决賽。全場她22次出手中20球,命中率超過九成。

此前,在首場與印度尼西亞隊的比賽中,張子宇僅出場13分鐘,就取得了19分(投籃9中9,百分百命中)、7個籃板球、3次封蓋,與新西蘭隊的比賽,只出場23分鐘就取得了36分(投籃20投中16)、13個籃板球、4次封蓋的成績,使其名揚全球。

日本女籃隊員攬腰都攔不住張子宇。

日本女籃隊員攬腰都攔不住張子宇。

因為張子宇巨大的身體優勢,對手根本防不住她。在場上,對手的身高就到她的手肘,這還怎麽防守?

如此恐怖的身高優勢,讓張子宇在場上打球基本上就是投籃練習,對手根本蓋不到她。只要張子宇把球舉過頭頂,對手便絕望了。

而這還是「1.0版」的張子宇,她的很多技術仍有提升空間,如果能把體能練上去,那真是對手的噩夢了。

首次亮相國際比賽,張子宇也引來了世界的關注。外媒都驚嘆她17歲2米20的身高,坦言難以置信,簡直是怪物級別的存在,真不是AI合成。

張子宇雖然注册身高是2米20,但國內曾有報道指她的身高更達到2.26米、甚至是2.28米,跟身高2.29米的姚明非常接近。

參加本届賽事的日本女籃的平均身高為1米72.1,身高最高的山田英真(山梨學院大學1年級)為1米80,與張子宇相差40厘米以上。

在社交網絡上,日本球迷對於張子宇展開了熱議。「她是另一個次元。也能瞄準女子籃球史上No.1。」「不行啊」「太不講理了…」「這是女版姚明」「太高了!」

日本球迷認為,張子宇有望成為女籃史上No.1。日本媒體報道截圖

日本球迷認為,張子宇有望成為女籃史上No.1。日本媒體報道截圖

日本媒體《THE DIGEST》也被張子宇征服,撰文寫道:中國17歲的超級新星,以2.2米的尺寸統治比賽,日本隊全隊防守也無法限制她,她以90.9%的命中率創造44分紀錄。女版的姚明太恐怖了。

日本媒體《THE ANSWER》也用了比較誇張的風格——17歲身高220厘米「不公平」,中國籃球姑娘驚艶亮相引震驚海外,「作弊模式!」。

另一日本媒體《Jcast》寫道:中國220厘米國寶在U18亞洲杯統治比賽,每一場比賽都會有所成長。文中紀錄中國女籃三連勝,張子宇19+7、36+13、44+14的數據並透露,美國CNN已經開始關注這位年僅17歲的天才選手,一些WNBA球隊也開始注視到這位小球員,未來她有希望被WNBA球隊選中,她的靜態天賦比韓旭、李月汝還要出色。

張子宇打了3場比賽,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巨大轟動,尤其美國媒體紛紛報道了張子宇,並且表示,儘管張子宇距離國際球員必須滿20歲才能參加WNBA選秀還有幾年時間,但是WNBA球隊肯定會關注她。有媒體認為她最快可以在2027年進入WNBA。

張子宇的父親身高213公分,母親于瑛是前中國女籃國手、身高198公分,她表示:「我的父母都是籃球運動員,我是在上小學的時候接觸到這項運動,我媽媽鼓勵我打籃球。」

對於自己在小組賽的表現,張子宇很滿意,她接受採訪時表示:「感覺還可以,挺好的。」關於第三場比賽擊敗强敵日本隊,張子宇說道:「首先我們很團結,一起齊心協力地去拿下每一個球。」

關於這一戰得到國際比賽生涯最高分44分,張子宇說道:「非常地開心激動。」記者詢問張子宇累不累,張子宇笑著搖搖頭說:「不累,很開心。」

關於在網絡上走紅,張子宇表示:「有壓力也有動力,看到大家對我的期待,自己會去努力地加油。」

張子宇還表示現在狀態不錯,調整得還可以。關於如何進行調節,張子宇說道:「平常看會兒書,畫會兒畫,去調節一下自己的心情。」

張子宇的媽媽于瑛也來到了現場觀看比賽,張子宇表示會和母親有一些交流,會打電話和她溝通。張子宇說道:「她會很鼓勵我,她覺得我打得還不錯。然後她會很鼓勵我,我也很感謝她。」

現在,張子宇從酒店出來去球館訓練,已經開始有小球迷追上去要簽名了,她會很大方地為孩子們簽名。

17歲的張子宇性格開朗,場下和隊友們相處愉快。她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將向冠軍發起衝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