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歐國盃逾三分一贊助商來自中國 內媒:看出了「中超」feel

博客文章

歐國盃逾三分一贊助商來自中國 內媒:看出了「中超」feel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歐國盃逾三分一贊助商來自中國 內媒:看出了「中超」feel

2024年06月22日 10:56 最後更新:11:07

歐國盃激戰正酣,來自中國的5家企業贊助商格外引人注目。這些品牌的中文廣告在球場圍擋上熠熠生輝,有網友打趣道,這讓人感覺像是在觀看中超聯賽。

根據內地藍鯨新聞的報道,歐國盃官方信息顯示,本屆賽事共有13家「全球合作伙伴」級別的主贊助商,以及一些地區贊助商(主要為東道主德國的本地企業)。其中中國企業佔據了5個席位,分別是海信、vivo、比亞迪、速賣通和螞蟻集團(包括其旗下的支付寶在內的13個子品牌)。此外,螞蟻集團旗下的Alipay+還冠名了本屆歐國盃的得分王獎盃,該獎項將頒發給在決賽階段進球最多的球員。

支付寶。AP圖片

支付寶。AP圖片

這5家中國品牌佔據了歐國盃官方贊助商超過三分之一的席位,創下了中國企業贊助該賽事的歷史紀錄。這也使得中國連續兩屆成為歐國盃贊助商的最大輸出國。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5家中國贊助商中,支付寶和vivo已經是第二次贊助歐國盃,而海信則是第三次與歐國盃合作,並再次打出了「中國第一」的廣告語。淘寶百億補貼、騰勢汽車等贊助商品牌的相關廣告也出現在賽場上。

vivo。AP圖片

vivo。AP圖片

特別令人關注的是,比亞迪今年接替了德國大眾,成為歐國盃唯一的汽車品牌贊助商,而德國正是本屆歐國盃的東道主。據果殼網援引德國媒體的報道稱,「歐國盃在贊助商選擇上看中的是利潤而非愛國主義」——在德國舉辦的歐國盃贊助名單中,比亞迪而非平治或大眾成為汽車贊助商,這一消息令人震驚。

除了購買廣告位,贊助商通常也會為比賽提供產品和服務。例如,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被指定為歐國盃的官方用車,海信則為德國萊比錫的中央VAR房間提供了先進的顯示技術。揭幕戰第44分鐘,海信VAR助理裁判技術給出了本屆歐國盃的第一張紅牌和第一顆12碼。

作為全球最受關注的體育盛會之一,歐國盃自然成為品牌營銷的必爭之地。歐國盃的廣告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由大眾汽車、Adidas、VISA等國際品牌包場。直到2016年,海信集團成為歐洲足協56年歷史上第一家來自中國的頂級贊助商。隨後兩屆歐國盃,圍擋上的中國品牌數量從4家增長到5家,使得中國成為贊助商輸出最多的國家。

海信。AP圖片

海信。AP圖片

根據《經濟觀察報》的評論,歐國盃贊助商的陣容實際上也是全球區域經濟和產業格局變遷的晴雨表。根據往屆贊助費用的估算,前述中國贊助商每家至少需要支付大約5000萬歐元。這筆買賣是否划算呢?

以海信為例,據報道,當年首次贊助歐國盃後,海信品牌的全球知名度提升了6%,歐洲市場銷量在第二季度提升了65%。此後的8年裡,海信在海外的品牌知名度從37%提升到了54%,並連續7年被評為中國全球化品牌10強。

近年來,品牌贊助頂級體育賽事的目的已不再僅限於品牌露出和曝光,其更大的野心在於拓展海外市場。例如,比亞迪成為歐國盃贊助商,體現了其加碼歐洲市場的企圖。據《金融時報》中文網的評論,比亞迪受益於2024年歐國盃效應,其知名度和引發的興趣達到了高峰。然而,另一方面,歐盟日前宣布擬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徵關稅,比亞迪將自7月4日起被加徵17.4%的關稅。

比亞迪。AP圖片

比亞迪。AP圖片

此外,阿里巴巴旗下的國際電商平台速賣通也是第一次贊助歐國盃,其還在月前宣布簽約知名球星碧咸為全球代言人。根據速賣通和菜鳥的相關數據,官宣歐國盃官方合作伙伴後,速賣通5月足球用品的銷量同比增長了80%,西班牙和法國成為5月足球銷量最高的國家,從菜鳥跨境倉發往歐洲的包裹量同比去年增長了300%以上。

足球皇帝碧根鮑華曾經說過:「在綠茵場上滾動的不是足球,而是黃金。」歐國盃被稱為「沒有巴西和阿根廷的世界盃」,是世界上最賺錢的體育賽事之一。

歐洲足協市場總監此前表示,2024年歐國盃將在全球擁有超過50億人次的觀眾。根據歐洲足協發布的賽季預算,本屆歐國盃有望帶來超過24億歐元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商業贊助、電視轉播、門票及周邊產品銷售等,其中前兩部分是重要的收入支柱。

據報道,轉播權將繼續是2024年歐國盃最重要的收入板塊,佔總收入的比例接近六成,可達14.4億歐元。今年歐國盃的贊助商數量比上屆增加了3位。比賽中的LED廣告無疑是贊助商最重視的權益,以一場90分鐘的比賽為例,平均每家贊助商能獲得約7分鐘的呈現時間。

除此之外,賽事還將促進旅遊消費、體育用品出口和啤酒銷量的提升等。根據同程旅行平台的數據顯示,歐國盃期間前往德國的跟團遊預訂熱度同比上漲了347%,內地前往德國的機票、酒店以及度假產品預訂熱度也全線飆升。攜程旅行App顯示,以當地時間6月14日舉行的歐國盃揭幕戰為例,距安聯球場約10公里的慕尼黑威斯汀大酒店豪華特大床房售價為3534元/晚,而5月21日(同為周五)該房型售價為1545元/晚,漲幅超過130%。

然而,當地暴漲的物價也會令一部分普通遊客望而卻步。《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當地業內人士的觀點報道稱,歐洲的餐食、門票、酒店、大巴和導遊等地接成本比疫情前貴了至少30%。在頂級賽事的加持下,成本更高,一些歐國盃定制團的價格達到7萬至8萬元,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銷售情況可能並不樂觀。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嫦娥六號帶回全球首次月背取壤 這份月球「手信」有何特別?

2024年06月28日 12:10 最後更新:12:22

嫦娥六號將月背的土壤帶回地球,屬全球首次。月球所帶回的「手信」,有何特別之處?

6月26日,嫦娥六號返回器開艙活動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舉行。新華社圖片

6月26日,嫦娥六號返回器開艙活動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舉行。新華社圖片

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38萬公里,自古以來,人們對於月亮的迷戀從未減退。從最早的月球初探到後來的取樣返回,中國的「嫦娥」一再啟航奔月。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採樣。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採樣。

在長達50多天的任務中,嫦娥六號實現了環月逆行、智能取樣、月背起降等高難度操作,將月球南極附近的土壤樣本帶回地球。就在25日,嫦娥六號順利返回地球。

這些樣本是如何取得的?在月球挖土和在地球挖土有何不同之處?

國際太空運輸協會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分享了全球首次月背取壤的背後故事。

嫦娥六號在月背取壤,如同一場廣寒宮的「考古」之旅。在40多億年前,一顆直徑約100公里的小天體撞擊月球,形成如今直徑超過2500公里的艾特肯盆地。

南極艾特-肯盆地的大致位置。NASA圖片

南極艾特-肯盆地的大致位置。NASA圖片

隨後的多次撞擊不僅帶出了月球深層物質,也讓該區域盆地密布著「坑中套坑」。而阿波羅盆地就是嫦娥六號這次落月的地方。

楊宇光介紹,選擇在此處著陸除了考慮工程可行性外,更因為這裡具有最大的科學價值。這些古老岩石土壤樣本在地球上難以獲得,因此許多中國人浪漫地稱之為嫦娥六號是「到廣寒宮去考古」。

嫦娥五號帶回的1731克月壤樣本開箱現場。新華社圖片

嫦娥五號帶回的1731克月壤樣本開箱現場。新華社圖片

多年來,人類10次從月球採樣返回,均取自月球正面,而對於月背的探索,目前只有中國「嫦娥」成功實現兩次。

但即便是第二次到訪月背,與嫦娥五號擁有相同技術狀態的嫦娥六號此行也並不容易。

嫦娥六號的任務不僅在於征服月背,還要避免風險。月背支撐手段較弱,加上月球背面道路崎嶇,太空船承受巨大考驗,往返間充滿著困難和挑戰。

楊宇光表示,我們選擇前往月球背面,不是因為容易,而是因為困難。作為「人類唯二兩次進行月球背面的探索」,嫦娥在這一領域已率先一步。

從古至今,只有中美蘇三國從月面帶回樣本,而嫦娥六號從月背帶回的南極附近月壤樣本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印度月船一號繪制的月球撞擊坑內部水冰物質分布證據。WIKI圖片

印度月船一號繪制的月球撞擊坑內部水冰物質分布證據。WIKI圖片

據「科普中國」,嫦娥六號在月背的南極附近著陸並帶回樣本是此次任務的亮點,人類從未得到過月背的月壤樣本,而美蘇時期帶回的樣本都是朝向地球這一面。月球南極附近的土壤一直是科學界關注的焦點,也是NASA阿爾忒弥斯計畫登陸的預選區。這關係到未來人類如何開發月球,因為水是維持人體運作的必需物質。同時,我們進一步驗證了從月面返回地球的操作流程,為未來載人登月奠定了基礎。

自古以來,月亮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上扮演重要角色。隨著人類探索月球的腳步不斷擴展,月球上獨特的真空環境、低重力環境以及豐富的資源可能在未來造福人類。

我國預計在2030年代建立月球科研站。CCTV圖片

我國預計在2030年代建立月球科研站。CCTV圖片

楊宇光指出,隨著航天技術的進步和探測器的不斷往返,月球資源的開發利用將會擴大。他表示:「或早或晚,月球將成為人類走向深空的前哨基地,為更大規模的太空時代發展奠定基礎。」

走向深空,月球可能成為人類首站。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