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軍迷網上「邂逅」美女間諜 主動將軍事機密傾囊相授 國安部提醒警惕微信陷阱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軍迷網上「邂逅」美女間諜 主動將軍事機密傾囊相授 國安部提醒警惕微信陷阱

2024年06月27日 15:39 最後更新:15:45

國家安全部於22日公開了一部名為《微信陷阱》的微電影,影片揭示了國安機關破獲的一單典型案件。案件中,境外間諜利用微信虛擬定位功能添加「附近的人」,並偽裝成「美女小姐姐」進行精確「釣魚」,針對重要設施和港口碼頭等軍事敏感區域進行間諜活動。

故事的主角何立住在一個軍事港口附近,他的父親是一名部隊軍官。受父親的影響,何立從小就對軍事充滿興趣,床頭和書桌上擺滿了軍艦模型,是一名地道的「軍迷」。

故事主角何立是一個軍事迷。影片截圖

故事主角何立是一個軍事迷。影片截圖

畢業後,何立求職屢屢受挫,只能待業在家。正當他灰心喪氣、心情低迷的時候,他在微信上「意外」認識了一個名叫「楊晴」的女孩。對方主動搭訕,稱自己是在海外留學的學生,假期回國後無聊之下加了「附近的人」。

同「楊晴」聊天,何立心情大好。影片截圖

同「楊晴」聊天,何立心情大好。影片截圖

看到「楊晴」可愛迷人的微信頭像,何立的心情有所好轉,求職失敗的陰影似乎煙消雲散。

隨著時間的推移,何立和「楊晴」的聊天越來越熱絡。「楊晴」告訴何立,她在一家軍事論壇做兼職,想請何立幫忙當她的顧問。這對於「軍迷」何立來說正中下懷。

何立為「楊晴」提供軍事資訊。影片截圖

何立為「楊晴」提供軍事資訊。影片截圖

於是,何立毫不保留地將海軍各艦種的名稱及用途告訴了「楊晴」,甚至在「楊晴」提出想看看部隊樣子的要求時,他也毫不猶豫地拍攝了窗外的軍港照片發給她。

其實「楊晴」是一位「摳腳大叔」,還是一名境外間諜。影片截圖

其實「楊晴」是一位「摳腳大叔」,還是一名境外間諜。影片截圖

殊不知,手機屏幕對面的「美女」其實是一名境外間諜。她通過與何立的聊天,不斷打探軍事計劃、部署及設備等各類軍事機密,並承諾給予何立一定的報酬,以套取更多的軍事情報。

何立交代好友「一定為『楊晴』提供幫助」。影片截圖

何立交代好友「一定為『楊晴』提供幫助」。影片截圖

為了給「楊晴」更多的幫助,何立還介紹了自己的好友,剛從部隊轉業的陳征給她。誰知陳征有一雙「火眼金睛」,剛聽過國家安全機關敵情宣講的他,立馬意識到何立可能被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盯上了。

在好友提示下意識到事件不對勁的何立,向「楊晴」發送信息質問對方身份,卻被拒收。影片截圖

在好友提示下意識到事件不對勁的何立,向「楊晴」發送信息質問對方身份,卻被拒收。影片截圖

經過陳征的一番分析,何立才知道,原來境外間諜通過微信地址偽裝軟件,人在境外却可以添加部隊「附近的人」為好友。他們偽裝成軍事論壇的編輯,伺機竊取軍事設施、港口碼頭的軍事機密。

國安機關人員根據經驗提示,很多年輕求職者在網上交友時,遇到類似的境外間諜騙案。影片截圖

國安機關人員根據經驗提示,很多年輕求職者在網上交友時,遇到類似的境外間諜騙案。影片截圖

當頭棒喝讓何立清醒過來。在父母的陪同下,他來到國安機關自首。經過審查,鑒於何立涉案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且有自首表現,依法免於處罰。

根據法律第五十五條規定,實施間諜行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减輕或者免除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給予獎勵。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嫦娥六號帶回全球首次月背取壤 這份月球「手信」有何特別?

2024年06月28日 12:10 最後更新:12:22

嫦娥六號將月背的土壤帶回地球,屬全球首次。月球所帶回的「手信」,有何特別之處?

6月26日,嫦娥六號返回器開艙活動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舉行。新華社圖片

6月26日,嫦娥六號返回器開艙活動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舉行。新華社圖片

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38萬公里,自古以來,人們對於月亮的迷戀從未減退。從最早的月球初探到後來的取樣返回,中國的「嫦娥」一再啟航奔月。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採樣。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採樣。

在長達50多天的任務中,嫦娥六號實現了環月逆行、智能取樣、月背起降等高難度操作,將月球南極附近的土壤樣本帶回地球。就在25日,嫦娥六號順利返回地球。

這些樣本是如何取得的?在月球挖土和在地球挖土有何不同之處?

國際太空運輸協會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分享了全球首次月背取壤的背後故事。

嫦娥六號在月背取壤,如同一場廣寒宮的「考古」之旅。在40多億年前,一顆直徑約100公里的小天體撞擊月球,形成如今直徑超過2500公里的艾特肯盆地。

南極艾特-肯盆地的大致位置。NASA圖片

南極艾特-肯盆地的大致位置。NASA圖片

隨後的多次撞擊不僅帶出了月球深層物質,也讓該區域盆地密布著「坑中套坑」。而阿波羅盆地就是嫦娥六號這次落月的地方。

楊宇光介紹,選擇在此處著陸除了考慮工程可行性外,更因為這裡具有最大的科學價值。這些古老岩石土壤樣本在地球上難以獲得,因此許多中國人浪漫地稱之為嫦娥六號是「到廣寒宮去考古」。

嫦娥五號帶回的1731克月壤樣本開箱現場。新華社圖片

嫦娥五號帶回的1731克月壤樣本開箱現場。新華社圖片

多年來,人類10次從月球採樣返回,均取自月球正面,而對於月背的探索,目前只有中國「嫦娥」成功實現兩次。

但即便是第二次到訪月背,與嫦娥五號擁有相同技術狀態的嫦娥六號此行也並不容易。

嫦娥六號的任務不僅在於征服月背,還要避免風險。月背支撐手段較弱,加上月球背面道路崎嶇,太空船承受巨大考驗,往返間充滿著困難和挑戰。

楊宇光表示,我們選擇前往月球背面,不是因為容易,而是因為困難。作為「人類唯二兩次進行月球背面的探索」,嫦娥在這一領域已率先一步。

從古至今,只有中美蘇三國從月面帶回樣本,而嫦娥六號從月背帶回的南極附近月壤樣本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印度月船一號繪制的月球撞擊坑內部水冰物質分布證據。WIKI圖片

印度月船一號繪制的月球撞擊坑內部水冰物質分布證據。WIKI圖片

據「科普中國」,嫦娥六號在月背的南極附近著陸並帶回樣本是此次任務的亮點,人類從未得到過月背的月壤樣本,而美蘇時期帶回的樣本都是朝向地球這一面。月球南極附近的土壤一直是科學界關注的焦點,也是NASA阿爾忒弥斯計畫登陸的預選區。這關係到未來人類如何開發月球,因為水是維持人體運作的必需物質。同時,我們進一步驗證了從月面返回地球的操作流程,為未來載人登月奠定了基礎。

自古以來,月亮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上扮演重要角色。隨著人類探索月球的腳步不斷擴展,月球上獨特的真空環境、低重力環境以及豐富的資源可能在未來造福人類。

我國預計在2030年代建立月球科研站。CCTV圖片

我國預計在2030年代建立月球科研站。CCTV圖片

楊宇光指出,隨著航天技術的進步和探測器的不斷往返,月球資源的開發利用將會擴大。他表示:「或早或晚,月球將成為人類走向深空的前哨基地,為更大規模的太空時代發展奠定基礎。」

走向深空,月球可能成為人類首站。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