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22日在理工大學舉行,英華小學奪冠,聖彼得小學奪亞,拔萃女小學獲季、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得第四。

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

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

賽事由灼見名家傳媒主辦,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擔任主禮嘉賓,亦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陳煒舜博士,夥拍資深傳媒人范夏娃擔任主持。

更多相片
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

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

參賽師生嘉賓主持大合照。

參賽師生嘉賓主持大合照。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

鵬程慈善基金鍾志平主席。

鵬程慈善基金鍾志平主席。

中原地產亞太區主席及行政總裁黃偉雄。

中原地產亞太區主席及行政總裁黃偉雄。

旭日慈善基金代表楊燕芝。

旭日慈善基金代表楊燕芝。

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得第四。

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得第四。

拔萃女小學得第三。

拔萃女小學得第三。

何文匯總結賽果。

何文匯總結賽果。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得亞軍。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得亞軍。

英華小學三度奪冠。

英華小學三度奪冠。

比賽由聖公會聖彼得小學、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四強對壘,最終英華小學以530分第三度奪冠,聖彼得小學以500分勇奪亞軍,拔萃女小學以430分獲取季軍, 奉基千禧小學以 340 分得殿軍。

參賽師生嘉賓主持大合照。

參賽師生嘉賓主持大合照。

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致歡迎辭,形容總決賽如科舉制度的最後一關─殿試,感謝陳煒舜教授撥冗擔任主持,讚揚他著作等身,足見比賽要求之高。他亦稱讚施俊輝副局長作為會考十優狀元,投身教育界貢獻了許多心血,為師兄妹學好中文不遺餘力,感謝他今天出席為同學打氣。

文感謝來自14家大專院校的學者擔任顧問,為比賽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以及一眾熱心的善長仁翁,連續幾年支持比賽。他表示,24年增加《論語》作為題目範圍,是希望同學飽讀詩書之外,也學會待人接物﹕孝敬父母、尊敬師長、與同學互相切磋砥礪,最終達至「氣自華」。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則恭喜同學脫穎而出,又感謝灼見名家多年來不遺餘力,推動同學學習中華文化,提供平台讓他們展示學習成果,以及教育同工循循善誘,為國家培育棟樑之才。
施引用《荀子‧勸學》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指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須從多方向學習,點點滴滴地積累知識。他又以「君子之學,貴乎慎始」,寄語同學謹慎學習,才能成為有智慧的人,而小學正是關鍵的學習階段,教育局亦推出多項活動, 加強語文和文化學習經歷。

施指出,今天的活動集結社會力量,讓同學有機會切磋交流之間,進一步認識中華文化的智慧,將來為傳承文化貢獻一己之力,十分有意思。

鵬程慈善基金鍾志平主席。

鵬程慈善基金鍾志平主席。

白玉贊助機構、鵬程慈善基金主席鍾志平致辭時,笑語支持活動同時借機學習了不少中華文化知識,相當有意思。他稱今天是「皇者之戰」,相信參賽者已準備充足,即使得不到冠軍,參賽過程已飽讀詩書。他也感覺近年小學生的中國語文知識更多,會繼續支持比賽,以基金名稱寄語學生鵬程萬里,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中原地產亞太區主席及行政總裁黃偉雄。

中原地產亞太區主席及行政總裁黃偉雄。

紫檀贊助機構、中原地產亞太區主席及行政總裁黃偉雄表示,觀察到參賽同學記憶力很強,可見他們花費了許多時間學習,相信所有人在參賽過程中均有所得着,值得恭喜。雖然今天社會着重 STEM教育,但他認為,只有同時學習中國語文及文化,才能加強數碼素養能力,提醒我們科技不足之處。他覺得,參與比賽不只為了奪冠,學子們從小可以種下學習詩賦的種子,也十分重要。

旭日慈善基金代表楊燕芝。

旭日慈善基金代表楊燕芝。

紫檀贊助機構、旭日慈善基金代表旭日集團董事楊燕芝,感謝灼見名家連續四年舉辦如此有意義的比賽。她祝賀同學成功從多家學校脫穎而出,精神可嘉。她表示,傳統文化承載了價值觀和智慧,是繼往開來的源泉,而中國語文就是學習的基礎:「你們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報,亦將鼓勵更多同學學習中國語文,銘記自己中國人的身份,掌握中國文化的精髓。」

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得第四。

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得第四。

總決賽採取4隊對壘制,分必答題、搶答題及挑戰題 3 部分,範圍涵括古典文學、《論語》、 中國文化歷史及詩格律,由文灼非社長,首席顧問、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榮譽教授何文匯,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文學院院長、中文系系主任及教授單周堯,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研討教授陳瑞端,以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潘銘基擔任評判。

拔萃女小學得第三。

拔萃女小學得第三。

何文匯總結賽果。

何文匯總結賽果。

何文匯恭喜所有隊伍均學有所成,當下或許感受不大,但日後必定感受到今天學到的知識寶貴之處。他又形容,同學表現有智有勇。何表示,腹有詩書比賽有兩個重點,一是詩格律,二是論語。古人根據平仄格律創作詩賦,而粵語保存了平、上、去、入四聲,最適合保存和弘揚詩賦的精神。念起來,詩便是活的。「這是我們的優勢,也成為我們的責任」。他又指出,《論語》是孔子言行的言論彙編、儒家重要經典之一,也是修身齊家的寶鑑,自己就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座右銘。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得亞軍。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得亞軍。

比賽橫跨大半個學年,大會又頒發了獎狀及獎品予第五、六名的學生,亦分別頒發了學校獎、教育獎、親子獎,予晉級總決賽的學校、晉級第二回合的負責老師,以及晉級準決賽的學生家長,以茲鼓勵。準決賽及 總決賽將由香港電台錄影轉播,歡迎師生及家長稍後於港台電視 31 及網上重溫。

英華小學三度奪冠。

英華小學三度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