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傳媒慶祝成立十周年,11月11日(周一)假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舉行周年論壇暨十周年慶典,邀請了行政長官李家超擔任主禮嘉賓,以及多位極具影響力的演講嘉賓,剖析最新的國際形勢及香港發展,包括唐英年、范徐麗泰、李慧琼、梁鳳儀、單偉建博士、陳坤耀教授、陳繁昌教授、譚新強。
行政長官李家超、灼見名家傳媒董事會主席潘燊昌、社長文灼非與一眾演講嘉賓和主持合照。
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表示,今年論壇創下歷史新高,吸引逾550位嘉賓出席。過去10年間,眾多名家在平台上撰寫文章、拍攝視頻,分享真知灼見,對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自成立以來,過程可謂幸運而充滿挑戰,遇上了多次社會危機,但正如中國傳統智慧所說,危機中蘊含機遇。周年論壇從未中斷,自己始終堅持「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的精神迎接挑戰,不斷創作優質內容,為社會的長遠發展貢獻寶貴的見解。
點擊看圖輯
行政長官李家超、灼見名家傳媒董事會主席潘燊昌、社長文灼非與一眾演講嘉賓和主持合照。
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表示,周年論壇從未中斷,灼見名家始終堅持「艱苦我奮進,困乏我多情」的精神,不斷創作優質內容。
特首李家超表示,香港既擁有中國的支持,又具備國際優勢,總體而言是機遇大於挑戰。
特首李家超受邀擔任灼見名家十周年慶典主禮嘉賓,與灼見名家傳媒董事會主席潘燊昌博士(右)和文灼非社長(左)合影。
第一個討論環節氣氛熱烈,圍繞「香港新征程」主題,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著名經濟學家陳坤耀教授主講,資深媒體人郭一鳴主持。
唐英年表示,文化創意產業必須推進產業化,如要靠政府不斷支撐,發展空間不大。
陳坤耀教授相信,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對資本市場會較放寬,令美市場看好。
第一個討論環節結束,陳坤耀教授(左二)、唐英年(左三)、郭一鳴與灼見名家傳媒董事會主席潘燊昌博士(左一)和文灼非社長(右一)合影。
第二個討論環節「國際大變局」由香港證券及事務監察委員會行政總裁梁鳳儀、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榮休校長陳繁昌教授、中環資產投資基金行政總裁譚新強主講,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主持。
梁鳳儀表示,會協力拓展海外市場,以擴大香港的發行人及投資者基礎,積極與中東市場加強溝通。
第二個討論環節結束,梁鳳儀(左二)、陳繁昌教授(左三)、譚新強(左四)與灼見名家傳媒董事會主席潘燊昌博士(右一)和文灼非社長(左一)合影。
陳繁昌教授認為,沙特的地緣位置很重要,是貿易的必經之路、兵家必爭之地。
譚新強表示,就他了解,中東國家希望導引中港資金到當地,但要知道過去25年,香港恒生指數變化不大。
第一個討論環節「如何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地」由全國人大常委、立法會議員李慧琼主講,資深傳媒人郭一鳴主持。
李慧琼認為,香港要爭取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地,還有兩個關鍵詞,一、主動,二、積極。
李慧琼指出,本次會議其中一個重點,是審議國務院關於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工作情況的報告。
第二個對談環節由原全國人大常委、立法會前主席范徐麗泰主講,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主持。
文灼非提到,香港回歸早年幾屆立法會不少政策被卡關,是否因為立法會「太自由開放」才不如新加坡?
范徐麗泰強調,問責官員沒有政黨支撐是香港政治其中一個問題。
單偉建表示,無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中國都有很大的政策空間,這些都是90年代日本沒有的條件。
灼見名家管理層、主禮嘉賓和贊助機構代表舉杯共慶灼見名家十周年,祝願灼見名家業務不斷攀升。
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表示,周年論壇從未中斷,灼見名家始終堅持「艱苦我奮進,困乏我多情」的精神,不斷創作優質內容。
李家超:展望2025年3個重點方向
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外向開放型經濟體,全球經濟、投資、社會環境不斷變遷,香港面對各種機遇和挑戰,但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之下,香港的機遇大於挑戰。要把握機遇,必須看清方向,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
特首李家超表示,香港既擁有中國的支持,又具備國際優勢,總體而言是機遇大於挑戰。
展望2025年,李家超提出3個重點方向,包括一、體現愛國愛港力量於實際行動,共同建設香港;二、主動識變、應變、求變,自我革新,推陳出新。香港的商界和企業家都是香港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更應該是貢獻者,而不是旁觀者、不只做評論員;三、要擴闊全球網絡,在世界舞台上說好香港故事。李家超表示希望社會各界和專業傳媒從業員,都以自身的成功經歷和客觀持平的新聞報道,向世界宣揚香港的優勢、成就和機遇,讓世界真正認識東方之珠的魅力和光芒。
特首李家超受邀擔任灼見名家十周年慶典主禮嘉賓,與灼見名家傳媒董事會主席潘燊昌博士(右)和文灼非社長(左)合影。
唐英年、陳坤耀討論香港新征程
第一個討論環節「香港新征程」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著名經濟學家陳坤耀教授主講,資深媒體人郭一鳴主持。
第一個討論環節氣氛熱烈,圍繞「香港新征程」主題,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著名經濟學家陳坤耀教授主講,資深媒體人郭一鳴主持。
唐英年認為不出10年,文創產業必定可達到佔本地GDP份額10%,因為香港早在2020年超越倫敦,成為全球第二大當代藝術市場。「數字是最誠實,產業同仁默默耕耘,可以成為國際級文化藝術之都。」早前西九舉辦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便成功邀請了世界各地多個具影響力的文博機構代表來港擔任講者,並且與超過20間享負盛名的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充分體現西九在全球文化舞台上的獨特魅力。「有西九之後,香港打文化牌變得更加亮麗,可以和世界一流機構並駕齊驅。」
唐英年表示,文化創意產業必須推進產業化,如要靠政府不斷支撐,發展空間不大。
陳坤耀教授則表示,不擔心特朗普上台會有很壞的變化,特朗普是商人出身,陳坤耀相信,他對資本市場會較放寬,令美國市場看好。他又表示,香港資源有限,可用資源去提升管理軟技巧,如昔日的日本品質圈,也可令生產率增加,通過最小成本獲取最大效益,也可以是香港背靠中國,聯通世界下可以實現的獨特優勢。
陳坤耀教授相信,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對資本市場會較放寬,令美市場看好。
第一個討論環節結束,陳坤耀教授(左二)、唐英年(左三)、郭一鳴與灼見名家傳媒董事會主席潘燊昌博士(左一)和文灼非社長(右一)合影。
梁鳳儀、陳繁昌、譚新強討論國際大變局
第二個討論環節「國際大變局」由香港證券及事務監察委員會行政總裁梁鳳儀、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榮休校長陳繁昌教授、中環資產投資基金行政總裁譚新強主講,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主持。
梁鳳儀指「沙特當局及資產管理機構均認為,能將一隻極具代表香港的港股ETF在沙特掛牌,是沙特金融市場走向國際化的第一步」,會以擴大香港的發行人及投資者基礎,積極與中東市場加強溝通。中東好多都是高等收入國家,但目前主要投資在美元及歐美金融市場,梁鳳儀指原因之一可能是中東國家對於中國及香港市場並不了解,所以香港要積極爭取中東國家的資金。
梁鳳儀表示,會協力拓展海外市場,以擴大香港的發行人及投資者基礎,積極與中東市場加強溝通。
第二個討論環節結束,梁鳳儀(左二)、陳繁昌教授(左三)、譚新強(左四)與灼見名家傳媒董事會主席潘燊昌博士(右一)和文灼非社長(左一)合影。
陳繁昌教授認為中東積極和亞洲國家和中國打好關係,中國和香港也要把握好這個機會,不只尋找貿易機會,也要打造好文化上的民間交流。談到美國大選結果,陳繁昌則認為目前的結果很好,假若特朗普以很小的比例輸給賀錦麗,擔心美國會發生內戰。而且,這個大選反映,民生經濟遠比意識形態更重要。
陳繁昌教授認為,沙特的地緣位置很重要,是貿易的必經之路、兵家必爭之地。
譚新強指出,很多人一直唱衰美元崩潰,但期間美匯指數卻上升30%。所謂去美元化、人民幣國際化及開放資本帳,並非獨立的3件事,而是相互關連。他建議中國應逐步放寬資本帳,才能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對於反對開放資本帳,譚新強相信是中央不想熱錢來投機人民幣,但他寧願外資入來炒爆人民幣。
譚新強表示,就他了解,中東國家希望導引中港資金到當地,但要知道過去25年,香港恒生指數變化不大。
李慧琼:香港要才又要財 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地
第一個主題對談「如何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地」由全國人大常委、立法會議員李慧琼主講,資深傳媒人郭一鳴主持。被問到有人疑惑投資移民跟高才優才計劃有無矛盾?李慧琼回應道:「高才通的確好多人申請,最近特區政府優化了一些政策,吸引投資人才,香港最重要是聚財,國際領軍高端人才跟真金白銀的錢財都重要,吸引海外資金可旺起本地金融市場及其他產業,更好發展香港優勢,融入中國發展大局。」
第一個討論環節「如何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地」由全國人大常委、立法會議員李慧琼主講,資深傳媒人郭一鳴主持。
李慧琼認為,香港要爭取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地,還有兩個關鍵詞,一、主動,二、積極。
人大常委會會議剛剛在京閉幕。李慧琼指出,本次會議其中一個重點,是審議國務院關於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工作情況的報告。李慧琼表示爭取到機會提出了有關如何加強內地雙一流大學與香港的合作問題,教育部也給出了積極的回應。「不止是教育部長,其他國家重要單位如法改委也給予了意見。香港雖然只是彈丸之地,也有5所大學打入2025 QS世界大學排名,在教學、研究方面都具備一定國際水平,可以進一步貢獻國家。」
李慧琼指出,本次會議其中一個重點,是審議國務院關於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工作情況的報告。
范徐麗泰:香港問責班子須保持危機感
第二個主題對談「香港在改革中邁進」由原全國人大常委、立法會前主席范徐麗泰主講,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主持。范徐麗泰認為,改革與心態攸關,「香港因緣際會繁榮了很久」,而且背靠中國這一座大山,早已不像新加坡政府那樣充滿危機感。所以,我們要改變思維,追上不斷更迭的潮流。
第二個對談環節由原全國人大常委、立法會前主席范徐麗泰主講,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主持。
文灼非提到,香港回歸早年幾屆立法會不少政策被卡關,是否因為立法會「太自由開放」才不如新加坡?
她表示,以往某項政策不一定保證立法會可以通過時,政府官員要想清楚怎樣回應議員們的質疑,思索為什麼要做某項政策、當中的細節等等。她認為,目前反對派、抹黑的媒體雖然減少了,但危機沒有減少,政府官員不可疏於準備,更加要想清楚政策之目的、怎樣更有效率地落實。
范徐麗泰強調,問責官員沒有政黨支撐是香港政治其中一個問題。
單偉建:中國都有很大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空間
太盟投資集團執行董事長單偉建博士表示,特朗普於2016年當總統時對華啟動貿易戰,目的是減少對華貿易的倚賴。他說,過去六年,中國對美出口佔美國進口的總額從20%下降到不足15%。表面上,美國對中國進口的依賴是減少,但是美國對華的貿赤反而是增加了,也就是說,中國的出口絕對值和相對值增加了,美國繼續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原因是中美之間不但有直接的貿易,還有間接的貿易。
單偉建表示,無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中國都有很大的政策空間,這些都是90年代日本沒有的條件。
他並稱,東南亞國家、印度和墨西哥從中國的進口都大幅度增加,對美國的製成品出口亦大幅度增加,若是看數據,這些國家對美出口的最終產品的數量大大低於中國進口的產品的數量,也就是說中國現在把中間產品出口到東南亞國家,從而向美國出口最終產品。
單偉建認為,貿易戰對中國製造業加工的深度發展,實際上起著積極的影響,所以他認為,真正能夠遏制中國發展的不是美國,無論是貿易戰或是制裁措施,也未能阻止中國經濟的發展,真正能阻止中國經濟發展的是中國自己,特別是中國政策出現錯誤的話。
灼見名家管理層、主禮嘉賓和贊助機構代表舉杯共慶灼見名家十周年,祝願灼見名家業務不斷攀升。
由灼見名家傳媒主辦、香港恒生大學 ESG 研究中心協辦的第三屆 ESG 大獎,於香港交易所金融大會堂隆重舉行,今屆共有 5 位業界精英、18 家企業和機構獲嘉許。
第三屆 ESG 大獎,於香港交易所金融大會堂隆重舉行。
今屆主題為「低碳經濟 開創香港綠色新機遇」,除原有的典範大獎、披露獎(高瞻大獎)外, 增設卓越領導獎、企業傳訊獎和 E、S 項目獎等大獎,得獎企業會獲贈一份有關公司的 ESG (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智能分析報告,以及為期一年的 ESG 業界精英會企業會員資格, 旨在為獲獎機構提供平台,讓大家互相幫助,不斷在 ESG 方面取得卓越成就。
第三屆 ESG 大獎,於香港交易所金融大會堂隆重舉行。
主辦機構認為,ESG 獎項的頒發應經過嚴格和科學的評估,才是對 ESG 作出認真承諾、聲譽 卓著的公司或機構的尊重與嘉許,目標是將獎項定位為香港認可程度最高的獎項之一。
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
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表示,灼見名家邁向 10 周年,今年 ESG 大獎難得移師至港交 所舉行頒獎典禮,而報名公司及機構數量也破紀錄。有賴專業的評審團隊、協辦及支持機構, 活動才得以成功舉行,謹此致謝。他指出,氣候暖化現象不斷惡化,今年異常天氣的日子特 別多,他感謝得獎機構不懼困難、致力於 ESG 工作,紓緩氣候危機,並不吝提供資料以供評審, 形容 ESG 大獎並不容易獲取,恭喜所有得獎者。
評審委員會主席、香港恒生大學何善衡博士銀行及金融學教授暨 ESG 研究中心主任鄭子云形容,ESG 大獎可媲美奧運會的獎項。坊間雖不乏相關主題的獎項,但這次活動所需資源 亦不少,評審過程十分嚴格,可見其素質之高。在座得獎者都值得給自己掌聲。
香港恒生大學何善衡博士銀行及金融學教授暨ESG研究中心主任鄭子云形容,一個有素質的評審過程需要投入不少資源。
主禮嘉賓、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大家都對極端高溫天氣有深切體會。他 引用世界氣象組織數據,表示 2023 年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年份,海洋熱量、海平面上升和南 極海冰消融均打破紀錄,而極端天氣也阻礙社會經濟發展。同時,環球市場對於綠色金融需 求甚大,估計達到 2030 年,全球每年氣候投資需要達到 9 萬億美元。而截至今年 3 月底,香 港共有 224 個獲證監會認可 ESG 基金,資產管理規模超過 1700 億美元,基金數目及資產規 模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近兩成和逾一成,可見金融市場應變得很快,推出相應產品配合綠色 融資需求。
許正宇指出,要實踐好 ESG 這個長遠的承諾,各行各業的一致目標、相互支持及積極創新是 不可或缺的。特區政府也十分贊同這個理念,所以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正積極以 3 個方 向──主動帶領、推動業界和提升能力──朝着國際綠色金融樞紐的方向邁進。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面對氣候變化日益嚴重,金融市場應變十分快,推出多種綠色金融產品。
許正宇表示,綜觀環球各地,不論政府、學術界,金融或非金融業界,均對實踐 ESG 理 念及推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積極有為。他非常樂見今日的獲獎者涵蓋法定機構、非牟利機構 及從事不同業務的企業,希望大家繼續共同攜手,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首席發展顧問陸恭蕙榮獲本年度的 ESG 翹楚大獎。
東華三院行政總監蘇祐安、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廣東凱普生物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建瑜、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榮獲 ESG 卓越領導獎。
和記電訊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恒基兆業地產集團、香格里拉(亞洲)有限公司、香港中華煤 氣有限公司、港鐵公司、國泰航空有限公司 6 家企業榮獲 ESG 典範大獎。華潤啤酒(控股) 有限公司、粵豐環保電力有限公司榮獲 ESG 披露獎。
東華三院、香港房屋協會、華懋集團榮獲綠色環保獎及社會參與獎,嘉柏環球有限公司榮獲 綠色環保獎,香港海洋公園榮獲社會參與獎。中海物業集團有限公司、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 公司、恒隆地產有限公司、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榮獲 ESG 企業傳訊獎。
灼見名家傳媒董事局主席潘燊昌(右二)、社長文灼非(左一)、香港恒生大學ESG研究中心主任鄭子云(右一)向陸恭蕙(左二)頒發ESG翹楚大獎。
陸恭蕙感謝主辦機構頒發翹楚大獎。她在演講中指出,有綠比沒有綠好,這個時代什麼都 可以很完美,只要有一個開始就可以了,她不同意香港人總覺得自己不好的說法,指出像 港隊在奧運中成功爭奪多個獎牌,許多個人、公司、學校亦做得很好。
陸恭蕙以改變理論(Theory of Change)呼籲港人,在考慮社會問題時,同時思考保護大自然, 「近年大家都在討論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大家在發展時能否加入 相關考慮?」港府近年以盛事推動經濟,但她認為,推動生態文明發展才是香港發展的概念 誘因(conceptural driver),並詰問「香港能否以生態文明來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陸恭蕙又以市區老化為例,指出市區有龐大的舊建築群正等待維修,人人皆問錢從何來?她就提 議,「我們能否想像香港有一個 20 年的大型樓宇維修計劃?在技術上完全可行,但有一項工 作仍待進行,就是政策制定者、業主、業界、財經界能否坐在一起討論怎樣做?我們要有 "can do"的心態,這是香港政經向前走的一個機會。」
陸恭蕙強調,香港有無限的力量,但由誰去推動?「希望政界和商界中心可以合作推進社會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