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國科研人員在嫦娥五號鑽採月壤樣本中 首次發現「天然石墨烯」

兩岸

兩岸

兩岸

中國科研人員在嫦娥五號鑽採月壤樣本中 首次發現「天然石墨烯」

2024年07月01日 10:20 最後更新:13:52

中國科研人員近日在嫦娥五號攜帶月壤樣本中,首次發現「天然石墨烯」。

嫦娥五號鑽採月壤樣本中  首次發現「天然石墨烯」

據《科技日報》報導,來自中國吉林大學、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國家深空探測實驗室、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等科研人員,通過對嫦娥五號鑽採岩屑月壤的觀察分析,首次發現了天然形成的少層石墨烯,這將為星體的地質演化和月球的原位資源利用等提供重要的參考資訊。

嫦娥五號(新華網圖片)

嫦娥五號(新華網圖片)

採用電鏡-拉曼聯用技術  石墨碳結晶質量較高

在該項研究中,科研團隊採用電鏡-拉曼聯用技術,於月壤樣品中含碳量相對較高的區域進行拉曼光譜的采集,確認月壤樣品中石墨碳的結晶質量較高。值得注意的是,月壤樣品中含碳區域同時存在鐵化合物,與石墨烯的形成密切相關。

嫦娥五號帶回的1731克月壤樣本開箱現場。新華社圖片

嫦娥五號帶回的1731克月壤樣本開箱現場。新華社圖片

此外,科研團隊運用掃描電子顯微成像、透射電子顯微成像等多種技術,並進行多方面嚴謹的測試和比對分析,證實月壤樣品中的石墨碳確實為少層石墨烯。

擴展對月壤複雜礦物組成的認識

報導指出,相關研究為了解月球的地質活動和演化歷史,以及月球的環境特點,提供了新的見解,同時也擴展了對月壤複雜礦物組成的認識,對於月球的原位資源利用有著重要的信息和線索。

星際碳總量中約有1.9%以石墨烯的形式存在

石墨烯以其獨特的物理現象和卓越的特性,在行星和太空科學等廣泛領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據估計,星際碳總量中約有1.9%以石墨烯的形式存在,其形態和性質取決於特定的形成過程。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米裡有肉!中國科學家成功研發「雞肉米」及「豬肉米」 兼具碳水蛋白質營養

2024年07月02日 10:20 最後更新:17:33

中國科學家成功研發「雞肉米」及「豬肉米」,蒸熟後具有米飯和肉類的香味,兼具碳水蛋白質營養。

中國科學家成功研發「雞肉米」及「豬肉米」

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和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的未來食品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已成功研發了「雞肉米」和「豬肉米」系列食品。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主要利用雞肉和豬肉的肌肉細胞及脂肪細胞的貼壁生長特性

據報導,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和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的首席科學家王守偉介紹說,這個團隊開發的雞肉米和豬肉米系列食品主要利用雞肉和豬肉的肌肉細胞以及脂肪細胞的貼壁生長特性。他們將大米、小米或紫米進行預處理,作為細胞生長的支架,為雞肉和豬肉的細胞提供適合生長的微環境。這樣,細胞就能在支架表面增殖和分化,最終形成一種營養均衡且成分可控的組合食品。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兼具碳水蛋白營養

報導指出,雞肉米和豬肉米在保留米飯中的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成分的同時,補充了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增加了動物蛋白質的含量,使其同時具有米飯和肉類的香味,營養更豐富且均衡。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外觀與普通大米及小米沒有明顯區別

王守偉指出,從外觀上看,雞肉米和豬肉米與相應的大米、小米或紫米沒有明顯的區別,但在蒸煮後能同時具有米飯和肉類的香味。未來,這項技術可以通過精準調節動物蛋白質、必需氨基酸、膳食纖維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滿足特定營養需求人群對個性化食品的需求。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江南大學教授周景文認為,雞肉米和豬肉米代表了細胞培養肉研究領域的一個新探索,展示了細胞培養肉多元化應用場景的可能性。隨著技術的進步,中國在細胞培養肉方面的研究步伐還將進一步加快。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