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唯美馬首是瞻,北約談何價值觀?

博客文章

唯美馬首是瞻,北約談何價值觀?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唯美馬首是瞻,北約談何價值觀?

2024年07月03日 19:32 最後更新:19:46

北約今時今日還想擴展到亞太地區,也許北約本身不可恨,只恨北約有如2500年前唯晉國馬首是瞻的小諸侯,打的是小算盤,最終恐怕徒勞無功。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AP圖片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AP圖片

有記者向外交部提問:「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日前表示,北約認為中國的行為挑戰了北約的價值觀、利益和安全。俄羅斯從中國進口先進技術生產導彈和無人機,中國是在助長二戰以來歐洲最大的衝突。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發言人毛寧回應︰「不知道北約的價值觀是什麼。如果是以意識形態劃線,製造矛盾、挑動對抗、加劇緊張,那中國確實不能認同。事實上,是北約不斷挑戰中國,干涉中國內政,歪曲抹黑中國內外政策,嚴重挑戰中國的利益和安全。」

北約的價值觀說來話長,俄烏戰事發生兩個月,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於2022年4月1日在記者會上稱︰「上世紀90年代初,時任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向蘇聯總統戈巴契夫承諾『北約將不會向東擴張哪怕是一英寸』。作為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和最大推手,美國主導北約在1999年後的20多年裡搞了五輪東擴。北約成員國從16個增加為30個,向東推進1000多公里,直抵俄羅斯邊境,一步步將俄羅斯逼到牆角。」

今天,毛寧再次申明中國對北約的態度,她表示︰「對於烏克蘭危機,中方始終致力於勸和促談,推動政治解決。北約應當反思危機的根源,反思自身為歐洲和世界和平做了什麼,而不是推卸責任、轉嫁矛盾。」

歐盟與北約都是同一個角色,前者響應美國對華發起的電動汽車貿易加徵關稅,指責中國產能過剩、破壞世界貿易公平;北約則指中國軍援俄羅斯,站在不正義的一邊。斯托爾滕貝格早前向BBC稱︰「中國分享了許多技術,比如微電子技術,這對俄羅斯製造導彈和用來對付烏克蘭的武器至關重要。」他比歐盟更囂張的表示︰「如果中國不改變行為,我們應該考慮讓中國承受某種代價。」

故事令人聯想起當年似強實虛的晉國,公元前562年晉悼公在鄭國舉行13個諸侯國盟會,誓師伐秦以阻其崛起,像極美國總統拜登的「民主峰會」、「G7外交」,晉國向諸侯號令「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餘馬首是瞻」,可是晉軍不肯打頭陣。其他人怎樣想?如果秦國那麼容易對付,諸侯國無妨上前擴大戰果,如果需要付出重大代價助晉國稱霸,但又沒有把握,這盤數怎算?結果一哄而散,淪為歷史笑柄。

歐洲國家為了扶美制華,何止「填平水井,拆掉爐灶」?中歐貿易戰有可能迎來中國稀土與關鍵礦產出口的反制,現在還要「只許前進,不許後退」,你真的以為中國還要統你們的戰,笑著同你高歌友誼萬歲?

駐法大使盧沙野今年3月9日出席全國政協委員會議向北京傳媒直白︰「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中國不能夠再像過去那樣一味地韜光養晦了,這光也韜不住了,晦也養不住了,你成為一頭大象了,你不可能再躲在樹後面。」

美西方一向唯我獨尊,但請細心閱讀中國的態度轉變,不小心碰上大樹由自可,撞到大象可不得了!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工黨上場,中英「黃金再十年」?

2024年07月05日 20:36 最後更新:20:41

工黨贏得大選,有些人憧憬中英關係是否又再復一次黃金十年;屆時香港是不是又可發揮中西橋樑角色?我肯定的說一句︰不會!

工黨黨魁施紀賢。AP圖片

工黨黨魁施紀賢。AP圖片

英國已經走不回20年的中間路線,撇開感情看世界,英國未來依然唯美國馬首是瞻。1998年,工黨首相貝利雅上任翌年在華盛頓與美國領導人舉行會談,他首次向外表達要為21世紀的國際社會,創造一種全新的政治改革。不過,這似乎是遙遠的設想,始自1848年馬克思提出「一個幽靈在歐洲徘徊」,共產黨只能在「徘徊」,與此同時資本主義應敗卻未倒。然而,貝利雅的「第三條路」(Third Way)——以包括社會主義手段改革自由資本主義失調下的貧富懸殊——可謂一時無兩,直到2012年,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時正式提出「中國式現代化」,國際才目睹釋放幽靈以救世的希望。

2004年,中英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雙方建立兩國總理年度會晤、戰略對話、經濟財金對話等幾十個高層次對話機制,就雙方關切的重大事務保持密切、及時、充分溝通,雙邊關係穩健發展,《人民網》稱︰「英國正成為西方國家發展對華關係的『新典範』。」2015年,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威廉王子首次訪華,並轉交女王的邀請信稱熱切期待習近平訪英。

習近平訪英是年成行,中英簽訂多項重大投資,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連續用了四個「黃金」來形容習主席此次訪英的意義:「今年是中英關係的黃金年,這將是一次黃金訪問,它證明中英關係的發展處於黃金時期。訪問將確立中英面向21世紀的全球夥伴關係,開啟中英關係史上的黃金10年。」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方興未艾,中英率先在新能源汽車促成合作,不過,2019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改變對華政策,要求西方陣營聯手遏止中國發展進步,如是者,中英的「黃金十年」未過一半便逆轉了。當然,20多年前貝利雅的「第三條路」已經改為單程路,與中國不同領域背道而馳。

即將當英國首相的工黨黨魁施紀賢主張英國在貿易和科技上擺脫對中國依賴,

組閣之後可望接任外交大臣的拉米日前表示,工黨將「全面審視」英國所有政府部門的英中關係,以「確立對中政策的方向和進程」。總言之,工黨上下身不由己,也沒有準備重建另一個中英黃金十年,有人稱「英國自己都上過美國人的功能表了」,你對她有什麼期望?

中英關係不如既往,中英經濟關係亦然,始於奧巴馬任內,經過特朗普、拜登的年代,美國已經確定與中國硬脫鉤的路線,而中國亦同樣全力啟動全新以一帶一路為牽引的全球化2.0。香港不必指望英美的什麼人馬當選主政,從而把「緩和」的預望拔高,也不需用傳統智慧「穩住」所謂的國際投資信心。

一句話,香港要轉過頭來看中國未來路向,全球化2.0不再以太平洋、大西洋的美西方海權為主導,而是放眼向歐亞洲大陸一體化的陸權時代,香港是一帶一路其中一個起點,大灣區向西接連南下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的東南亞圈,而成渝雙城則連雲南、貴州、四川把產業經緬甸輻射到孟加拉灣,經印度而至中亞再通中亞,匯合而成可至非洲大陸。

香港未來的國際觀今非昔比,我們要去的是與發展中國家一起實現「去殖民化」,英國大選與我們何有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