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與教育局於6月底至7月初安排教師到內地考察,了解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為期5日的行程,先後訪問鄭州、安陽、洛陽等三大古都,實地考察考古博物館和考古遺址,並聽取考古學家的講解。
弘揚辦總監伍志和說,考察團分別參觀了安陽博物館、洛陽博物館、殷墟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及二里頭遺址等,見到不少歷史原物,當中亦有考古學家與隨團教師進行面對面交流,有助教師向學生分享經驗。
教育局高級課程發展主任朱治夫說,今次考察團主要針對任教中國文化歷史的教師,希望透過考察團加強教師及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擴闊教師的眼界及知識。
教育局。政府新聞網圖片
有份參與考察團的鳳溪第一中學副校長葉天賜說,考察團中導賞員的講解清楚,會連結學生平日關注的問題,有助教師在學校教導學生。
弘揚辦與教育局協作推出的「中國歷史文化教師培訓系列」,支援中小學教師。內容包括中國歷史文化、藝術、科技、非物質文化遺產等。9月新學年起,亦會安排有關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中國文化的展覽活動、電影放映、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以古代天文為題的講座活動等。
政府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提出四大發展方向及六大原則,合共71項措施,願景是將香港打造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目標到 2034年,文創產業增加值達2千多億,就業人數達到約26萬4千人。
藍圖其中一個發展方向是「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發展香港特色文化內涵」,政府表示,要培養熟悉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人才及配合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措施包括完善博物館體系,當局計劃在北部都會區建設一所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博物館,涵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資料,以及中國共產黨歷史、國家安全等議題。政府又會透過「電影發展基金」,資助業界製作弘揚中華文化的電影。
措施包括完善博物館體系,圖為香港故宮博物館(巴士的報記者攝)
另一發展方向是發展多元及國際化的文化藝術產業,措施包括在政府辦公室及設施大樓展示本地藝術家及設計師的作品,建立「流行文化館」展示香港流行文化成就,政府又會研究放寬不同場地限制,提供更多表演及展覽場地,包括工廈改為小型劇場或黑盒劇場。
鼓勵各項藝術演出。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第三個發展方向是建立國際平台,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措施包括透過「文化藝術盛事基金」吸引海外大型文創活動落戶香港,培育本地文化盛事品牌。
第四個發展方向是完善文藝創意產業生態圈,當局提出全面檢討現時資助藝團的制度,包括主要表演藝團、中小型藝團和粵劇的資助制度,以及表演場地的預訂分配制度,引入以表現和藝術水平掛勾為標準的制度,採用績效指標作為評核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