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多間本地大專院校均曾公開表示有意開辦醫學課程,醫務衞生局發言人表示,會按本地大專院校開設課程的一貫機制,考慮任何院校開辦醫學課程的建議。
醫務衞生局。 政府新聞網圖片
局方指出,自從科大去年表示有意開辦醫科課程後,醫衞局與科大一直保持溝通,到目前為止局方收到科大方面數頁的初步構思及介紹初步構思的投影片,並從科大得悉有關計劃尚在構思階段,詳細方案仍在制訂當中。現時科大仍未向政府正式提交有關計劃的詳細方案,現階段評論有關計劃言之尚早。
醫務衞生局指,審視醫學課程的建議時,會考慮醫療系統發展需要、本地醫療人力推算、教學和培訓人手供求、相關教學及培訓設施等因素。另會與相關政策局商討大專院校發展、所需財政資源、校園土地供應等配套,方作進一步考慮。
他亦指,開辦醫科課程及提供培訓設施會涉及龐大的公帑投入,課程需要經香港醫務委員會評審並獲得認可,畢業生才有資格註冊成為本地醫生。
立法會三讀通過有關訂立預設醫療指示的《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決定條例草案》。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形容立法工作別具意義,標誌著本港的晚期照顧服務發展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讓晚期病人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能夠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旅程,享有更大的自主權。他指出,在評估晚期病人的最佳利益時,不能單從醫療維生指數去考慮,更需要理解和尊重病人的個人價值觀,而預設醫療指示,正正回應了這個重要訴求。
盧寵茂說坊間或有誤會,以為訂立預設醫療指示,拒絕維持生命治療是等同於安樂死,他重申安樂死與預設醫療指示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預設醫療指示的目的在於病人在生命晚期不能自決時,在符合指明先決條件的情況下,例如患了末期疾病或陷入持續性植物人的狀態等,停止或不給予病人指明拒絕的維持生命治療,目的是在於照顧病人最佳利益,讓病人自然死亡,是合乎倫理及法律的做法。
政府新聞處圖片
他表示,通過立法後,政府會預留18個月準備期,給醫療機構、相關部門和團體有充足時間更新指引、記錄和系統,並為前線人員提供必要培訓。在過渡期間,政府將與各持份者保持緊密聯繫,聯合推展各項相關工作,包括加強公眾對晚期照顧的認識、深化生死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