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希望孩子能夠順從和合作,但在育兒的道路上,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孩子的對抗性行為。對抗性行為通常表現為孩子故意反抗父母或老師的指令,這種行為不僅考驗著家長的耐心,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自我意識覺醒的一個重要標誌。

在心理學家卡茲 (Kazdin, 2005) 的研究中,對抗性行為被描述為孩子在發展過程中尋求自我主張和獨立性的一種表現。卡茲指出,這些行為雖然令人頭痛,但也是孩子學習如何處理情緒和社交互動的必經階段。家長的任務是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而不是簡單地壓制或忽視這些行為。

同時,教育學家格林 (Greene, 2014) 在其著作中提出,對抗性行為往往是孩子在面對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的一種反應。他強調,通過理解孩子的困難和需要,父母可以更有效地幫助孩子克服這些挑戰,而不是僅僅對行為進行懲罰。

作為一位父親,我深刻體會到處理孩子對抗性行為的挑戰性。每當我的小女兒拒絕聽從指令,或是與我有意見對立時,我都會深呼吸,提醒自己,這是她在學習如何獨立和自我表達的過程。我試圖與她進行開放的對話,了解她的感受和動機,而不是直接下達命令。

例如,當她不願意整理玩具時,我會問她是不是因為感覺遊戲還沒玩完,或是有其他的想法。這種對話有助於她了解到,表達自己的想法是被允許的,並且我們可以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不僅減少了對抗性情況的發生,也幫助她學會了更成熟的溝通方式。

當然,處理對抗性行為並非總是那麼順利。有時候,無論我多麽努力,似乎都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在這些時候,我會尋求專業的幫助或與其他家長交流經驗,這對我來說是一種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總之,對抗性行為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自然的一部分,作為家長,我們的角色是提供支持、理解和適當的引導。

下期再談,主內平安。

https://blog.ulifestyle.com.hk/clcscbbb

2024/6/21




三孩老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