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5資助大學入全球百強 多個學科擠身世界20大 高人:香港發展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有優勢

博客文章

5資助大學入全球百強 多個學科擠身世界20大 高人:香港發展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有優勢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5資助大學入全球百強 多個學科擠身世界20大 高人:香港發展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有優勢

2024年10月10日 17:00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席一個大學校長論壇致辭時表示,本港高等院校高度國際化及多元化,在8所資助大學中,有5所在世界百強之列,令香港成為全球頂尖大學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且不少學院、學科及課程也屬全球首屈一指,獲海內外廣泛認同,將持續優化院校管治,提高香港高教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香港成為全球頂尖大學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不少學院、學科及課程也屬全球首屈一指,將持續提高香港高教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香港成為全球頂尖大學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不少學院、學科及課程也屬全球首屈一指,將持續提高香港高教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蔡局長提及的大學排名,指的是新鮮熱辣出爐的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排名, 本港5間大學躋身全球百強,其中港大穩居第35位、中大則位列44位,比去年上升9位,是繼2022年後重返前50名,亦是中大歷來最佳排名;科大排名則微降2位至66位;城大則躍升至第80位,也創歷年來最高排名;理大則上升3位至84名。

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港大穩居第35位。

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港大穩居第35位。

此外,本月公布的「全球首2%的頂尖科學家」,本港亦有逾千大學學者入圍。這項由美國史丹福大學編製的2024「科學界作者標準化引文指標數據庫」顯示,本港共有1,534名學者入選「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較去年增80人,更有13人打入所屬學科領域的全球十大,如大家熟悉的「樹博士」香港教育大學地理及環境科學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亦「蟬聯」;而獲聘任為下任中大校長的「無創產檢之父」盧煜明,在全科臨床醫學領域排全球第4。另在終身科學影響力方面,共有1,270名香港科學家位列全球前2%,較之前一年增95人。

下任中大校長的「無創產檢之父」盧煜明,在全科臨床醫學領域排全球第4。

下任中大校長的「無創產檢之父」盧煜明,在全科臨床醫學領域排全球第4。

除THE外,另一個重要指標Quacquarelli Symonds(QS)的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 本港大學有4科位列全球十大,包括港大牙醫學排全球第3、港大教育學則排全球第7、中大護理學排全球第8、科大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學科排全球第10。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中大護理學排全球第8。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中大護理學排全球第8。

而理大及教大亦分別有學科入全球二十大,包括理大工程—土木及結構排全球第14、教大教育排全球第20、港大法律及工程—土木及結構分別排全球第20位。

本港高校成績斐然,在世界排名中屢名列前茅,除反映香港人才輩出,也證明本港具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的條件,正如蔡若蓮局長曾形容,未來10年是香港高等教育發展的黃金機會,將積極宣傳和推廣「留學香港」品牌。

Ariel記得去年《施政報告》當局就已提出向「政府獎學基金」額外注資10億元,並將「一帶一路獎學金」的名額每年增至150個,希望吸引更多來自「一帶一路」和東盟的學生來港升學。

據教育局統計,上學年8大資助學士學位課程及研究院修課課程的非本地生中,只有32%來自其他地區或國家,所以政府以獎學金形式可以加強吸引力。

高人話,由此可見,香港發展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有很大優勢。除增加獎學金,引入外國優秀學者來港,亦是吸引歐美及澳洲等地學生來港升學的方法,當然積極外向推廣「留學香港」品牌,也是未來大方向,這批非本地生畢業後,長遠留港工作,從而令本港人才庫更多元化,長遠對本港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施政報告

特首李家超率領香港及內地代表團到訪中東行程緊湊,由卡塔爾轉抵科威特後,已馬不停蹄會與當地官員會面、舉行圓桌會議等。除獲科威特首相顧問薩巴赫及中國駐科威特大使張建衛接機外,今次特首和隨行官員更獲高規格接待,入住當地最具象徵意義、專門用於接待國家元首及最高級別外賓的「白楊宮」,不單體現了對香港行政長官的尊重,也彰顯了科威特對香港作為重要合作夥伴的認可,突顯雙方合作的戰略深度。

特首李家超率團抵達科威特,科首相顧問薩巴赫及中國駐科威特大使張建衛前來接機。

特首李家超率團抵達科威特,科首相顧問薩巴赫及中國駐科威特大使張建衛前來接機。

超哥率領的代表團抵達科威特城,展開兩日訪問行程。特首在社交平台表示,兩地將簽署多份合作備忘錄,促進兩地貿易、投資,加強兩地資本市場和金融服務等領域連繫。

代表團在與科威特展開2日行程,將與官員會面、舉行圓桌會議、到訪當地企業及設施等。

代表團在與科威特展開2日行程,將與官員會面、舉行圓桌會議、到訪當地企業及設施等。

值得注意的是,今次特首及官員代表受到科威特方面的高規格接待,獲安排入住科威特最具象徵意義的國賓館「白楊宮」(Bayan Palace)。

「白楊宮」位處科威特市東南16公里處的椰棗林中,佔地50萬平方米,1987年落成,一大片白色建築群,體現了當地的現代建築藝術,把典雅古樸的伊斯蘭造型同現代建築藝術的華麗結合一起。底層有專門用於接待國家元首的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主客廳。

據了解,「白楊宮」曾接待過阿拉伯國家聯盟峰會領袖、印度總理莫迪、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英國前首相卡梅倫等重要人物,顯示其在國際場合中的崇高地位。

在國際外交中,主權國家接待外賓的住宿安排是「外交語言」,通過地點選擇與規格高低,傳達對來訪者的尊重與雙邊關係的定位,承載了戰略方向。

科威特除了以白楊宮接待特首和隨行官員外,作為國家元首的埃米爾與特首進行超長會談,遠超原定會晤時間。

科威特也派出領導人和多位高層官員,與特區訪問團舉行高層次會議,從王室核心成員埃米爾和王儲,到政府最高層級的署理首相(正國級)、副首相兼內閣大臣(副國級),再到主管對外事務的外交大臣(正部級)等要員悉數出席,彰顯科威特對香港代表團的高度重視,更清晰傳遞出科威特期待深化與香港乃至內地經貿合作的積極訊號。

科威特作為中東重要石油國家,近年積極推動「2035國家願景」,尋求經濟多元化,減少對原油的依賴,重點發展金融、物流及創新科技。

而香港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而且是最大離岸人民幣樞紐,有助正尋求分散投資的科威特主權基金(如KIA),擴大在亞洲的投資。

此外,香港的法律、會計及國際仲裁服務能為科威特企業提供進軍亞洲的保障,尤其在「一帶一路」項目糾紛解決上,香港的普通法體系具國際認可度。

在現時中美博弈的背景下,科威特等海灣國家戰略中心東移,香港憑藉「一國兩制」的優勢,既能對接內地市場,又保留國際化制度,成為中東國家進入中國的門戶。

高人話,今次科威特安排特首和隨行官員入住「白楊宮」,實屬罕見,既體現對本港特別行政區的尊重,亦反映對香港作為獨立經濟實體的重視,期待兩地官政府官員、企業等的交流,令兩地貿易和投資達成更多合作機會,亦讓香港可發揮自身優勢,在法律、金融等專業配套上,協助科威特發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