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16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今年主題為「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重點包括發展經濟,如發展低空經濟、減烈酒稅,200元以上部分稅率減至10%,以促進烈酒貿易;另又大力吸引人才,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容許投資住宅物業,高收入人才首個簽證期限延至3年;另又協助青年置業,居屋白表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可多一個抽籤號碼等。
吸引人才
— 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 , 由政務司司長任主席,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擴大銜接連貫,推動育才、匯才、科技協同發展,同時推動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
— 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即日起容許投資住宅物業,成交額須為5000萬元或以上,投資於房地產獲計算入投資總額上限為1000萬元。明年3月1日起,透過申請人全資擁有的合資格私人公司的投資可計入合資格投資金額內。
— 更新「人才清單」,加入推動「八大中心」所需人才; 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大學名單,加入13間海內外頂尖大學至198間,把計劃內高收入人才的首個簽證期限由兩年延長至三年;
— 優化「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新增渠道吸引年輕及具經驗而人力極短缺的指定技術工種專才
— 延長本港大學的大灣區校園畢業生納入「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的試行安排,為期兩年。
發展低空經濟 減烈酒稅 發展新質生產力
— 發展低空經濟,成立「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 ,制訂低空經濟發展策略和行動計劃,開拓低空飛行應用場景,修訂相關法規包括放寬「超視距飛行」和無人機重量和載貨, 與內地商討共同建設低空跨境航線、出入境及清關安排和基礎設施配套等,研究部署低空基礎建設 ,如起降場和充電站等。
— 成立「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 , 由政務司副司長任組長,加強跨部門統籌,結合社會力量,在地區發掘和建設匯聚人氣、富吸引力的旅遊熱點。
— 成立「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 , 由政務司副司長任組長,制訂措施加速發展銀髮產業,滿足長者生活需要。
— 發展成為黃金交易中心,吸引國際黃金現貨在香港儲存,推動黃金交易、清算和交割,帶動投資交易、衍生產品、保險、倉儲、貿易和物流服務等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 設立「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推動更多航運業商業主導人和海運服務企業落戶香港,加大推廣現有航運服務稅務寬減措施,擴展「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納入綠色能源課程和海事保險考試等,並打造香港為綠色航運中心,明年完成構建港口智慧系統。
— 減烈酒稅,促進烈酒貿易及高端餐飲消費等發展,即日起進口價200元以上的烈酒,200元以上部分的稅率由100%減至10%,而200元及以下部分,及進口價在200元或以下的烈酒,稅率則維持不變。
— 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賦能實現高質量經濟發展,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積極培育新興產業。
— 支援中小企, 再推「還息不還本」,容許「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借款企業申請最多12個月「還息不還本」,並將八成和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的最長貸款擔保期分別延長至十年和八年,向兩種擔保產品下新造貸款提供「部分本金還款」選項。
支援青年置業
— 房委會由下期居屋單位的40歲以下白表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分派多一個抽籤號碼;並由下一期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起,增加1 500個配額,全數撥予40歲以下的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
— 就青年宿舍計劃,成立了專責小組,協助與酒店業主商議,盡早達成協議,現時宿位數目已增加到約3 000個。
— 啟德社區隔離設施設立「青年驛站」旅舍和青年文化藝術交流空間等配置,在南昌社區中心設置「連青人網絡」實體互動平台。
— 優化「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放寬資格至29歲或以下及持副學位或以上學歷,上調向企業發放就業津貼的上限至每月12,000元,並探討雙向安排。
— 優化「展翅青見計劃」,易名「展翅青年就業計劃」,放寬年齡上限至29歲,並增設大灣區工作實習機會。
培育人才
— 打造「留學香港」品牌,設立「香港未來人才深造獎學金計劃」,2025/26學年起,每年為最多1 200名修讀指定研究院修課課程的本地學生提供獎學金;透過獎學金等吸引更多境外尤其東盟及其他「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來港升學;推出先導計劃,在規劃、地政、建築圖則審批方面拆牆鬆綁,鼓勵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改裝酒店和其他商廈,增加學生宿舍供應。
— 建設北都大學教育城計劃,在北都預留至少80公頃用地,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發展綱要將在2026年上半年公布。
— 發展應用科學大學,應用科學大學聯盟今年內將成立,進行聯動推廣,加強與各地應用科學院校交流合作等,政府已撥款1億元作為聯盟的啟動資金。
推動「無處不旅遊」
— 今年內公布《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開拓生態旅遊 ,如印洲塘跳島遊,加快建設「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等
— 開拓中東和東盟旅客客源 ,包括在機場提供阿拉伯語資訊和鼓勵的士車隊以阿拉伯語提供車隊服務資訊,整合提供清真食品的餐廳名單,酒店內提供禮拜設施;
— 拓展具特色旅遊產品 :在香港仔避風塘擴建部分、前南丫石礦場和紅磡站臨海用地項目推動遊艇旅遊;積極推動熊貓旅遊、賽馬旅遊等;保安局今年內把沙頭角開放計劃的每日旅遊限額提升至3 000人,並透過人面辨識科技,讓在中英街居住和工作人士試行「無感」暢通方式進出中英街。
— 恢復深圳「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及擴大「一周一行」個人遊簽注政策試點城市範圍等。
建設體育爭議解決制度
隨着體育運動和產業發展,體育糾紛愈趨複雜,研究為體育爭議設立解決制度,推廣體育仲裁,發揮香港爭議解決的體系優勢。
推動跨境醫療 支持籌建第3間醫學院
— 包括改革藥械審批制,擴展「1+」審批機制至所有新藥,包括疫苗及先進療法製品,完善評審制度以加快註冊,體現「好藥港用」。
— 擴展「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至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利用醫健通平台,擴大跨境醫療紀錄互通。
— 全方位推進基層醫療發展,制訂社區藥物名冊及推出社區藥房計劃,並訂立生命周期健康促進策略,按不同年齡和健康狀況,制訂市民健康管理計劃;又會研究人工智能,協助肺癌篩查,以及推行乙型肝炎篩查,以防治肝癌。
— 政府支持本地大學籌建第3間醫學院,當局會成立工作組,邀請有意開設新醫學院的大學提交建議書。政府會在北都牛潭尾預留土地,發展新醫學院校舍及新綜合醫教研醫院。
— 明年內會公布《中醫藥發展藍圖》,同時擴展中西醫宬作服務至呼吸科疾病,滕骨關節炎等疾病種類,逐步推展癌症治療至所有醫院聯網。
扶助基層 支援安老
— 明年推出為期3年的試驗計劃,資助選擇赴粵養老的綜援受助長者入住指定在粵院舍。每名合資格長者每月可獲5000元資助,名額共1000個。
— 擴展「社區客廳試行計劃」,明年於「劏房」戶集中的地區新增3個社區客廳,預計惠及約1 300個目標住戶,每年為約20萬人次提供服務,若計及已推出的4個社區客廳,預計可為約3050個劏房戶、每年約47萬人次提供服務。
— 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將增加兩成,增至6000張;又會優化「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參加計劃的安老院今年11月起將由現時4間,增加至11間
— 政府正和銀行業商討可行方法,讓在粵閩兩省養老的香港長者更便捷經銀行領取政府的援助金。
推動綠色運輸
— 資助的士業界和專營巴士公司購置電動車輛,在新能源運輸基金預留約7.5億元,資助的士業界和專營巴士公司購置電動車輛,並推出氫燃料電池重型車輛資助試驗計劃。
— 協助業界建設太陽能製氫裝置,作為產業示範,明年提交條例草案,確保氫燃料安全使用,政府亦會擬備香港氫能標準認證模式。
— 壓縮 3個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項目的推展時間,通過創新的推展方式及建造方法,目標較原先估計提早3年落成啟德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