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超哥今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字裏行間透出一股「改革」銳氣,在開首第一章,就強調他的革新理念,其中兩點是政府體系內「有嚴重缺失的,要撥亂反正;有瓶頸、短板或阻礙的,要突破瓶頸、清除障礙」,政圈朋友的解讀是,這幾句重話預告超哥將針對內部一些「頑疾」,進一步動手術,因為障礙如不清理,香港將難以高速發展。
政圈朋友說,其實超哥所提的變革,已在不同政策中落實,也漸見成效,例如北都新發展區首批土地,由規劃到平整的時間,已由13年減至約7年;而啟德集體運輸系也壓縮了程序,可提早3年完成。不過,深層次的障礙仍然頑強,這場仗絕不易打,戰果如何,要看超哥和整個團隊的戰鬥意志了。
超哥上任不久,其實已看到治理體系和官場文化的老問題,是施政一大阻力,如不改變,難以解決民生經濟難題。其中要「撥亂反正」之一,是部門各自為政,欠缺統籌,他開設財政司副司長和政務司副司長兩個新職,就是由上而下,統率跨部門工作,例如防風災、解決劏房問題等,這新模式的成效也立竿見影。
所以超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將此改革意念擴而大之,設立了4個跨部門委員會和工作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做主席,「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由財政司副司長任組長,「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和「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則由政務司副司長領軍。官場文化根深蒂固,如不出重力,不易改變,以這兩年的經驗,有了高級數「大佬」坐鎮之後,部門之間隔閡便大大減弱,合作順暢得多,解決問題也事半功倍。
然而,因為政府內部各種程序沿用多年,牢不可改,公務員多固步自封,按章辦事,形成極強慣性,要扭轉絕非易事,其中在土地規劃、建屋造地方面,守舊心態特別頑強。曾有大發展商同我講,過往一些新界物業發展項目,經歷10多20年仍未能成事,大部分時間要與政府不同部門「搓波」。專業界朋友也捱過同樣苦處,則師樓的建築師要用逾三分一時間處理政府程序,而非花在設計工作上。
發展局當然知道這是個大問題,它近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香港建造成本居世界第9位,在亞洲排第一,比內地和新加坡都高很多,原因除了勞工工資高,還由於審批流程過長,產生大量行政工作,不但降低施工效率,也令整體成本高昂。香港建屋又慢又貴,成為發展一塊絆腳石,業界早已牙痛咁聲。
超哥當然也聽到不少人吐苦水,也知道問題影響經濟,故在今次施政報告中,表明會針對建屋造地程序「拆牆鬆綁」,大力精簡,具體措施包括簡化程序、善用業界資源提速、減低建造成本、擴大項目等。
政府官僚主義令交通建設「蝸牛化」,也是超哥要銳意變革的範疇。業界朋友同我講,在超哥上任之前,政府搞某些交通建設竟一拖十多年,最後爛尾收場,簡直可嬲又可笑。表表者是啟德的環保交通系統,2009年已做了可行性研究,兩年後再在施政報告提出,但之後一直得個講字,成為文件上的空中樓閣。特首林鄭於2020年施政報告提出「多元組合」概念,等於啟德運輸系統告吹。
超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終於實牙實齒說,將全力推展3個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其中啟德項目的建造時間,更可大大壓縮,可較原先估計提早3年。業界朋友說,這完全是程序「改革」的成果,運輸及物流局早前指出,這系統的決定程序,與設計程序同步進行,因而可以提早招標,動工便可大大加快。
我聽完新一份施政報告,再看看不同政策項目的種種難處,更覺得超哥推動治理體系「大改革」,是一項開山劈石的艱巨工程。其實受政府內部行政「路障」所阻的政策,又豈止建屋造地和運輸建設?觀乎此,就知道必要改革不可。
內地同樣面對許多大挑戰,所以「改革」從不鬆懈。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說「香港要積極穩妥進行改革」,而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也對超哥說過,「希望香港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這些都是肺腑之言。
我深信超哥也都能心領神會,在未來一年奮力革新,清除「頑疾」,把香港推上發展的快車道。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