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名護師指出,花椒既是調味料也是一味養生食材,擁有4大驚人功效,對身體益處多!
花椒是一味內外兼用的良藥
一提到花椒,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廚房裡必備的調味料。但許多人不知道,花椒不僅限於料理用途,實際上也是一味內外兼用的良藥,具有很多用處。
示意圖。設計圖片
花椒的4大功效
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科護師陳周燕就介紹了花椒在身體保健方面的四大功效:
1. 改善老年便秘
陳護師指出,一個簡單的方子包括7顆花椒、1顆桂圓以及艾絨,這些材料按1:2:1的比例混合後,取0.5克的分量(約指甲蓋大小)放置於肚臍眼上壓緊,即可達到溫煦身體、散寒祛濕的效果,常用此方法可以治療老年便秘。
示意圖。設計圖片
2. 緩解感冒咳嗽
對於感冒初期的咳嗽與不適,陳護師建議使用花椒水泡腳。將花椒用水煮開20分鐘後,先趁熱熏蒸雙腳,待水溫適中時再泡腳。中醫講究「上病下治」,用花椒水泡腳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呼吸系統的屏障功能,從而緩解由於邪氣入肺導致的咳逆,減少感冒發生和促進睡眠。
3. 堅固牙齒頭髮
此外,花椒還有助於鞏固牙齒與頭發,且具有明目的功效。它可以煎湯內服,或製成丸劑、散劑外用。還可以用於燉湯、製作蘸料,也可直接用花椒粉調味。
示意圖。設計圖片
4. 脾胃虛寒腹痛
花椒味辛,性溫熱,對於陽虛人群而言,花椒能起到補陽氣的作用,除了單獨調味食用,還常用於搭配乾薑、飴糖等同用,有溫和散寒的功效,尤其適合心腹冷痛、中焦虛寒而腹痛的人群。
使用注意事項
陳周燕護師提醒,花椒雖然有諸多保健功效,但若將其作為調理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以避免可能出現皮膚瘙癢或疼痛等副作用。
示意圖。設計圖片
醫生指出,「挖鼻孔」暗藏3大危機,嚴重感染時恐引發敗血症,還可能傷及大腦。
示意圖。設計圖片
挖鼻孔暗藏3大風險
不少人在無聊或緊張時會不自覺伸手挖鼻,殊不知這個看似平常的小動作,背後竟暗藏3大風險。胸腔及重症專科醫生黃軒近日於社交平台發文指出,「挖鼻孔」在醫學上被稱為「鼻腔挖掘」(rhinotillexis),他引用《J Clin Psychiatry》期刊研究指出,幾乎所有青少年都曾挖過鼻孔,部分人甚至一天超過20次,成為一種頻繁卻尷尬的社交禁忌。
示意圖。設計圖片
鼻腔為呼吸系統第一道防線 空氣乾燥污染易催生「鼻屎」
黃軒醫生指出,鼻腔作為人體呼吸系統的第一道防線,負責過濾空氣中的灰塵、病菌及花粉。當空氣乾燥或污染嚴重時,鼻黏液會乾成鼻屎,誘發不適,這時便會促使人「挖鼻孔」清理,幾乎成為一種本能反應。
挖鼻孔屬自我安撫行為
除了生理因素外,心理學研究也顯示,這可能是一種微妙的「自我安撫行為」。重複挖鼻與咬指甲、撥弄頭髮以及咬筆桿等行為一樣,當人類處於壓力或焦慮狀態時,透過重複性行為釋放壓力,甚至可能促使大腦釋放多巴胺,產生短暫愉悅感。
示意圖。設計圖片
3大潛在健康風險
1. 鼻腔感染引發敗血症
手指細菌易經鼻前庭小傷口入侵,誘發鼻前庭炎,嚴重可致敗血症。
2. 黏膜損傷造成慢性發炎
反覆挖鼻孔可能刮傷黏膜,造成流鼻血、慢性炎症甚至傷及鼻中隔,嚴重時需要動手術修補。
3. 或增神經退化疾病風險
有研究顯示,長期挖鼻孔的人士,鼻腔長期微創傷口或可能增加細菌侵入中樞神經系統的機會,理論上與某些神經退化疾病(如阿茲海默症)等腦退化風險相關,但目前仍待進一步證實。
Getty示意圖
醫生建議4招改善
1. 保持鼻腔濕潤
多飲水及使用生理鹽水噴鼻,減少結痂。
2. 重視手部清潔
必要清理時應先洗手,並以紙巾輔助,避免直接用手指深入挖鼻。
3. 減少無意識動作
留意自己處於壓力或焦慮時是否特別愛挖鼻,適時以按摩指尖等替代動作。
4. 及早求醫
若長期鼻塞、頻繁流鼻血或持續疼痛,應及時諮詢耳鼻喉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