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政府宣布新一批總額19.88億美元的對台軍售,中國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7日警告台灣賴清德當局,「買武器買不來安全,只會讓台灣更加兵兇戰危」。儘管台灣方面聲稱今次對台軍售中最受關注的NASAMS防空系統曾「經過俄烏衝突的實戰檢驗」,不過,《環球時報》訪問的中國專家分析,其戰場表現「含金量」非常低。
台灣《自由時報》27日稱,美國國務院批准售台的武器包括NASAMS系統及相關設備,總價11.6億美元;AN/TPS-77、AN/TPS-78雷達系統及相關設備,總價8.28億美元,兩筆軍售總額約19.88億美元。
今次軍售核心是3套NASAMS系統,屬於機動防空系統,可搭配多型防空導彈,未來將成為台灣防空的「新銳武器」。不過,之前台灣傳出的消息是美方將提供4套NASAMS,結果美國最終只批准3套。台軍方人士說,這3套系統將部署在大台北外圍及重要軍用機場,以強化台灣空軍基地及台北的防衛戰力。
NASAMS由美國與挪威聯合研制,每套發射裝置採用6聯裝模式,可快速部署,結合AN/MPQ-64「哨兵」雷達、多型中近程防空導彈以及Link 16軍用數據鏈之後,是功能強大的中近程地面防空系統,可根據需要採用雷達或光學制導,配套的「哨兵」雷達探測距離為120公里,能同時跟蹤超過60個空中目標,並實現自動探測、追蹤、識別和分類。
NASAMS系統具較強的兼容功能,可搭配的防空導彈彈種比較多,包括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AMRAAM)及其增程型號AMRAAM-ER,近程的AIM-9X 「響尾蛇」格鬥導彈、德制IRIS-T近程防空導彈等,最大防空射程達40至50公里。美方宣布售台3套NASAMS系統時,也包括配套的3套「哨兵」雷達和123枚AMRAAM-ER空對空導彈,可反制無人機、直升機、巡航導彈與固定翼戰機等。
NASAMS系統在設計時就注意戰時持續作戰的問題,必要時可將原本裝配在戰鬥機上的各式空對空導彈拆下來,直接用在NASAMS系統上,增加作戰狀況時的武器調度及選擇性。台灣《聯合報》稱,NASAMS系統的這種能力對台軍相當重要,「因解放軍一旦發動對台作戰,台軍各重要軍用機場、跑道都有可能是第一波轟炸攻擊目標,若戰鬥機無法在短時間內出動,戰機配置的導彈就可先行移做NASAMS系統防衛之用」。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表示,美國雷神公司此前曾表示可以將台灣自制的「天劍-1」「天劍-2」空對空導彈整合到NASAMS系統,進一步簡化台軍防空導彈的彈藥種類。
台灣「國防部」則宣稱,「面對解放軍於台海周邊頻密的軍事行動」,美方售台的NASAMS系統具備自動化偵搜、火力分配指管與情資整合能力,「經俄烏衝突實戰驗證,有助於提升台軍整體防空作戰效能」;同時美國還向台灣提供兩型新式雷達,可增加目標偵獲率與提升抗干擾功能,戰時與台軍現役中遠程防空部隊的彈性部署,建構多層防空能力。
《聯合報》引用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所」所長蘇紫雲稱,通過這次美國對台軍售,台軍正加速機動化以提高戰場存活能力,如AN/TPS-77、AN/TPS-78雷達都屬於可快速機動部署的防空警戒雷達,可提供300公里以上的探測範圍,能夠探測巡航導彈、無人機以及貼海飛行的航空器等覆雜環境下的空中目標,具有高抗干擾與降低被反輻射導彈鎖定的能力。而NASAMS搭配「哨兵」雷達則可提高台軍機場等設施的防空能力。
此外,NASAMS還具備快速部署和接戰能力,抵達作戰位置後,NASAMS可在15分鐘部署完畢,並在探測到目標後10秒內發射導彈。在任務執行完畢後,NASAMS的裝載、撤離時間只需3分鐘,大幅降低遭到對手襲擊的概率。
儘管台軍極力吹噓NASAMS系統的作戰能力,但該系統在烏克蘭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環球時報》訪問的中國專家表示,西方向烏克蘭提供NASAMS系統,其實是迫不得已,因烏軍原有的蘇聯時代防空系統基本損耗殆盡,而「愛國者」等美制防空系統過於昂貴,無法大規模部署,因此才用相對便宜、且防空導彈較充足的NASAMS系統。
美國《動力》網站指,NASAMS系統可以發射西方援助烏克蘭的多型防空導彈和空對空導彈。但從實戰表現而言,NASAMS系統受限於發射的導彈性能,主要用於對付俄軍發射的廉價自殺無人機,本質上是用「低端防空系統」攔截「低端空中威脅」的過渡性武器裝備,其實戰經驗的「含金量」非常低。
此外,該防空系統主要採用拖曳式部署模式,無法做到「即打即走」,在密布無人機和巡飛彈的俄烏前線生存力堪憂,俄軍就多次快速發現並摧毀該系統,還發布了相關視頻。
專家認為,NASAMS系統其實反過來也暴露了台軍防空能力當前陷入的困境。台軍以往聲稱「擁有全球最密集的防空火力」,但其防空武器大部分都已過時。《聯合報》透露,台空軍將在未來5年內全部退役35毫米防空速射炮、AIM-7「麻雀」防空導彈和T82式20毫米防空機炮等已服役20年到30年的裝備。同時,台軍原計劃用NASAMS系統替換執行機場等要地防空任務的「天兵」近防系統,後者服役至今已經數十年,性能早就過時,但由於台軍僅採購了3套NASAMS系統,根本無法真正取代老舊「天兵」系統。
據台媒透露,直到去年台軍才全部退役了服役近半個世紀的美制「霍克」中程防空導彈,接替它的「愛國者」和「天弓」系列防空導彈性能更先進,但備彈數量明顯不足。據統計,台軍擁有的防空導彈總數約4000枚,包括美制「愛國者」系列580枚、48套600枚「天弓-1」和「天弓-2」,十幾套300枚「天弓-3」,其餘都是「小槲樹」「毒刺」「覆仇者」等輕型防空導彈。
對比俄烏戰場消耗,烏軍每次大規模攔截俄軍無人機和巡航導彈襲擊時,動輒就要發射數以百計的防空導彈,因此台當局近年也承認,台軍的防空導彈不但在性能上難以對抗解放軍新一代彈道導彈,而且在數量上無法應對大規模衝突的消耗。
2023年,台當局宣布大規模導彈擴充產能計劃,其中包括將「天劍-2」導彈的年產量從40枚提升為150枚,「天弓-3」導彈的年產量由48枚提升為96枚,同時在全台增設12處發射陣地,但這些舉措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台軍防空能力不足的困境。
專家認為,台軍引進NASAMS系統的目的,顯然是希望「解放」庫存的大批空對空導彈,將其轉為防空用途,以緩解台軍防空能力不足的麻煩。但僅3套NASAMS系統防御範圍有限,何況台軍庫存的大部分空對空導彈性能並不先進,從空射轉為地面發射後,作戰半徑還要再打折扣,故所能提供的空中保護實在薄弱。再加上NASAMS系統的部署模式並不適應現代戰場,戰時的生存力非常低。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