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關島快遞」大批量生産? 59架東風-26整齊排開令西方震驚

博客文章

「關島快遞」大批量生産? 59架東風-26整齊排開令西方震驚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關島快遞」大批量生産? 59架東風-26整齊排開令西方震驚

2024年10月29日 12:22 最後更新:12:33

前幾天央視公布的解放軍東風-26中遠程彈道導彈旅帶來的衝擊還沒有散去,西方情報機構又詫異地發現,在中國某導彈生産設施附近,竟然整整齊齊地擺著多達59輛東風-26導彈發射車。

據《觀察者網》軍事評論文章,英國簡氏防務網站25日最先報道了這個消息,稱9月9日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照片顯示,在北京某地的相關企業附近,停放著59輛東風-26導彈的運輸-起竪-發射車。進一步的衛星照片顯示,2023年到2024年期間,這裏至少生産了72輛東風-26的發射車,理論上可以裝備2個完整的東風-26導彈旅。

報道提到,儘管還無法確定是否一輛發射車就對應一枚東風-26彈道導彈,不排除中國有意用更多發射車來混淆對手的情報追踪,但從這些發射車的大批量生産也可以看出,東風-26顯然正在高速生産中。

美國國防部去年10月發布的《2023年中國軍事力量報告》猜測,中國還在持續增加包括東風-26在內的各型彈道導彈庫存,其中東風-26的裝備總數已經超過250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FAS)表示,根據簡氏防務網站的分析,解放軍至少已經有7個旅裝備了東風-26導彈,它們的部署地點遍布中國多處戰略要地,突顯了中國關於該導彈實現區域覆蓋的部署戰略。

西方情報機構對於中國導彈,尤其是執行戰略威懾任務的洲際導彈,以及核常兼備、同時承擔反航母重任的東風-26,向來異常重視。中國網友們給於東風-26的「關島快遞」昵稱,也已經被西方媒體廣泛引用。

以下是外媒關於東風-26導彈的部分介紹,相關內容的真實性自然難免有所出入,但看看它們對於東風-26的緊張程度,也頗有意思。

印度《歐亞時報》提到,東風-26導彈發射車的快速增加,反映了中國致力於加强其中遠程彈道導彈部隊的努力,這是美國及其印太地區盟友嚴重關切的問題。簡氏防務網站的最新發現,也與美國最近報告「核挑戰:戰略競爭對手和地區競爭對手不斷增長的能力」的結論一致,該報告明確提出,解放軍火箭軍正在繼續擴大其公路機動東風-26彈道導彈的庫存數量。

讓西方如此關注東風-26的原因,其實就三點:首先,該導彈可以携帶核彈頭,執行戰略打擊任務。「保加利亞軍事」網站提到,東風-26中遠程彈道導彈能携帶核彈頭和常規彈頭,射程可達4500公里甚至更遠,這使得美國在關島的關鍵軍事資産處於中國導彈的打擊距離之內。其中包括了在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和海軍基地,它們對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行動至關重要。「將關島列為東風-26的潜在打擊目標表明,中國的戰略目標是挑戰美國使用關島基地的權利,後者為美國在該地區的力量投送提供了關鍵的出發點」。

其次,東風-26還具備高精度的常規對地打擊能力。報道提到,東風-26長約為14米,直徑為1.4米,發射重量約為20噸。它使用兩級固體燃料推進系統,比需要更多準備的液體燃料導彈發射速度更快。固體燃料的東風-26提高了中國在緊張時期或衝突爆發時的快速反應能力。

報道還提到,該導彈的精度通過衛星輔助慣性制導得到增强,命中精度150米以內,適用於高價值目標,如軍事基地、機場和海軍設施。東風-26采用的公路機動發射模式使其更難被對手跟踪,並增加戰略靈活性。「在局勢升級的情况下,中國能够迅速定位和激活這些導彈,瞄準美國在該地區的基地。由於東風-26的運輸-起竪-發射車能够跨越不同的區域,為中國提供廣泛的戰略靈活性。軍事分析人士認為,這些發射車能實現分散的發射戰略,减少對手先發制人打擊的效果,並使外國情報部門的跟踪工作複雜化。」

第三,東風-26同時還具備對海上目標的常規精確打擊,可能是采用了增强命中精度的末制導技術。《歐亞時報》提到,這一點對美國國防戰略家來說尤其令人擔憂。因為在潜在的衝突中,美國將嚴重依賴其航母艦隊,然而東風-26的這種對海上目標的精確打擊能力構成了重大威脅,特別是對象徵美國海軍優勢的航母。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美軍報告承認,未來台海衝突爆發時,美軍必須考慮如何在東風-26的實際威脅下作戰。

報道提到,「雖然一些西方專家仍對東風-26的有效性表示懷疑,但中國軍方持續擴大其庫存的舉動表明,他們對這種導彈的能力非常有信心。」

前美國海軍潜艇指揮官湯姆•舒加特强調了其中的戰略考量:「毫無疑問,在海上戰爭中,解放軍如果有足够的東風-26導彈,將非常樂意用一枚導彈(或幾枚)來交換一艘驅逐艦或者更大的軍艦——每枚導彈的成本可能在2000萬美元左右,而一艘驅逐艦需要花費數十億美元。」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今年6月,當時剛上任的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 Paparo),曾狂言要用無人機、無人艇和無人潜航器讓台灣海峽變成「地獄景觀」。半年過去,大概是更多認識到中美在無人裝備方面的差距,尤其是珠海航展上中國展示的海陸空系統化的無人作戰體系,帕帕羅改口說:「僅靠無人機無法解决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挑戰」。

美國海軍學會網站19日稱,帕帕羅上將當天在布魯金斯學會發表講話時表示,較小的無人駕駛平台無法在印度洋-太平洋的廣闊海洋中完成任務。

報道提到,過去三年裏,西方觀察家試圖將未來的台海衝突與正在進行俄烏衝突進行比較,部分人認為,烏克蘭使用無人機和其他新技術來挫敗規模更大的俄羅斯軍隊,可能適用於未來的台海衝突。很多人甚至鼓吹,美國應該鼓勵台灣大力發展類似的廉價無人作戰平台,用於「摧毀解放軍登陸船隊」。帕帕羅今年6月剛就任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就公開宣稱,針對解放軍對台行動,美軍將依托「複製器」計劃,在台灣海峽部署數千艘無人潜艇、無人艇和無人機,把台灣海峽變為「地獄景觀」。同月,27家美國防承包商組成的代表團抵台,與台軍工企業交流合作生産無人艇等武器裝備事宜。

但如今帕帕羅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轉變。他表示:「俄烏衝突中的確有很多東西要學,但如果你認為這就是全部,我們可以放弃太平洋的其他一切,那就錯了。你知道,如果我們完全放弃在太平洋的空中和海上優勢,我們將如何維持其他一切?」對於那些主張無人機「包打一切」的主張,帕帕羅諷刺地說,「好吧,中國有2100架戰鬥機,他們有3艘航母,他們有200艘驅逐艦組成的戰鬥力量。好的,我們有什麽?一些無人機。沒有問題。你知道,我們已經解决了烏克蘭問題。」

由於現有無人機和無人艇的自主作戰能力有限,必須依靠後方指揮人員的遠程遙控。在帕帕羅看來,烏克蘭無人機、無人艇在黑海行動時基本不受任何阻礙,它們能够在北約的情報支持下,大搖大擺抵抵近俄黑海艦隊基地,後方的指揮人員可以放心遙控。

而在台海方向,情况截然不同。

帕帕羅解釋了為什麽不能照搬烏克蘭的經驗:如果美軍在台灣海峽等相對封閉的區域部署無人機,以阻止解放軍的行動,那麽美軍仍需要從沖繩遠程控制這些無人平台。「台灣海峽和沖繩之間的距離約為436海裏,這片水域需要海空資産的保護來確保海上通信綫路通暢」。

因此如果沒有足够的海空力量提供保護,一旦美軍失去了對這些區域的控制權,那麽失控的無人機根本就不可能對解放軍構成威脅——當然我們很清楚的是,如今在解放軍遠程打擊火力面前,沖繩的美軍基地自身難保,更不要說以此為基地指揮無人機作戰,甚至連這些美軍無人機和無人艇恐怕都出發的機會都沒有,就有可能被摧毀在倉庫裏。

至於說解放軍爭奪台海附近控制權的作戰能力,帕帕羅在採訪中承認,今年他目睹了中國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聯合演習:「今年夏天,我看到了我所見過的中國最大規模的聯合演習,以及我作為觀察員,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所見過的最廣泛的空中、導彈與海上力量的聯合行動。我看到中國在海上出動了152艘艦艇,其中包括四分之三的兩栖部隊。我還看到了中國出動了43個旅執行包括突破障礙,在城市地形上進行軍事行動等演練。」

在剛剛結束的珠海航展上,中國各大防務企業展示了海陸空全套的無人裝備,從空中的大型隱形無人機、智能化蜂群無人機,到地面的機器狼群和履帶式無人作戰車輛,再到水上的「虎鯨」隱形無人作戰艦艇與無人艇「鯊群」,其種類之齊全、智能化水平之高、配套戰法之成熟,就連西方媒體也為之驚嘆。

內地軍事博主「憤怒熊貓」分析認為,除了帕帕羅提到無人系統的控制能力受限外,如果未來美國有意與中國展開大規模無人裝備的競賽,那麽更是「鶏蛋撞石頭」——無人作戰的對抗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於工業化大規模生産能力。美國引以為豪的「複製器」計劃,其實也不過是企圖在18到24個月內快速製造數千個低成本、可消耗的無人系統,實現面向對手的飽和攻擊。從「複製器」計劃中,區區「數千個無人系統」的規模就可以看出,美國想與全球頭號工業强國比無人裝備的製造能力,實在是打錯了算盤。

11月10日,人民空軍還在其官微發布《極低成本無人機競優比測活動通知公告》,這背後的意圖,美國讀懂了嗎?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