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41批南極科考隊本月初從廣州正式出征,奔赴南極。11月6日上午,「雪龍2號」科考船穿越赤道前往南極點,將展開為期七個月的任務。
中國開啟第41次南極考察
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是次科考於本月初從廣東廣州起航,隊員們分別乘坐科考破冰船「雪龍號」和「雪龍2號」前往南極。
CCTV圖片
「雪龍號」和「雪龍2號」將迎接南半球西風帶的惡劣天氣條件
兩艘科考船目前已先後穿越赤道,隨著兩艘船繼續向南航行,它們現在正準備迎接南半球西風帶的惡劣天氣條件。
CCTV圖片
氣象保障隊員劉素芳:8日左右會到龍目海峽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隨船氣象保障隊員劉素芳介紹,「從廣州正式出發以來,我們沒有碰到特別明顯的天氣過程,海況可以説是非常不錯。按照目前的船速來説,大概8日左右會到龍目海峽。出了龍目海峽以後,可能會受到一個涌浪的影響,我們要密切關注這個涌浪,再往南走,可能我們就要開始關注西風帶的天氣系統。」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隨船氣象保障隊員劉素芳(CCTV圖片)
研究人員將調查氣候變遷對南極生態系統的影響
未來幾個月,研究人員將建造南極秦嶺站配套基礎設施,調查氣候變遷對南極生態系統的影響,並進行國際研究和後勤合作。
CCTV圖片
中國科學院團隊在西藏自治區那曲市雙湖縣普若崗日冰原鑽取出長達324米的「冰芯(冰核)」,打破全球中低緯度冰川取出最長冰芯的世界紀錄。
內地科學家成功鑽取324米長「冰芯」
據內媒報導,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長徐柏青帶領團隊,在冰原頂部作業點奮戰一個多月,成功鑽取這一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冰芯。徐柏青說,「冰芯是地球歷史的時間膠囊,通過鑽取、保存冰芯,我們可以從中提取寶貴的歷史信息,瞭解過去的氣候環境變化。」
新華社圖片
最長冰芯有獨特的地理和氣候特徵
徐柏青表示,中低緯度地區的冰芯,是除南北極外研究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自然檔案」,「這裡的最長冰芯有獨特的地理和氣候特徵,記錄該地區長時間的氣候變化和環境信息,包括溫度、降水等關鍵氣候要素的變化歷史,以及火山噴發、大氣污染等環境事件,為研究全球氣候變化的模式、機制以及預測未來趨勢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和樣本。」
新華社圖片
據了解,冰川一旦融化,其封存的地球歷史記錄也將消失,鑽取、保存冰芯尤為重要,即便冰川消融,只要存有冰芯樣本,依然可以從中提取歷史資訊。
或全面了解全球氣候暖化對冰川的影響
大陸中科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姚檀棟強調,藉由測厚、取芯,可以更好地審視這個中低緯度地區最大冰原正發生的變化和其記錄下的環境變化,進而更全面了解全球氣候暖化對冰川的影響。
新華社圖片
打破全球中低緯度冰川取出最長冰芯的世界紀錄
此前紀錄為中美兩國科學家於1992年鑽取出一根長達308.6米、年代跨距超70萬年的冰芯,可以想見,這次取出的冰芯年代跨度將可再次擴大。
微博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