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表示,投資騙案上月有逾380宗,較與九月的315宗相比,急升近2成4,涉案金額亦由9月的1.87億到10月上升了約3成3, 呼籲市民要多加提防。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高級督察溫璧而表示,今年頭9個月接獲的網上投資騙案有3468宗,較去年同期的4331宗下跌近兩成,損失金額由約28億元下跌至約22億元。受害人年齡界乎14至90歲,受害人以40至59歲人士佔最多,有近五成;有近一成無業,其他各行各業,部分是學生和家庭主婦,損失金額從300到7847萬港元,逾7成被騙逾10萬,497宗被騙過百萬,佔14.3%。
其中最大單一損失金額約7847 萬港元,案件發生在今年1月,事主是一名38歲本地女士,任職虛擬貨幣公司主管。她收到騙徒的白撞信息,因自己也有意向投資,於是進入騙徒所提供的虛假鏈接,也有與騙徒進行視像通話。視像通話期間,輸入電子錢包密碼時被騙徒看到,雖然未進行投資,但錢被全部轉走。
另外一名受害人K小姐(化名)是一名地產文員,被騙金額23萬。今年9月她從FB認識一位客人,聲稱想來港租樓開公司,並給K小姐提供卡片、電郵、公司資料等,說了大概什麼時候來香港約睇樓,這也讓K小姐相信是與平常客人無異。
其後對方開始進一步向K小姐講述自己公司的架構,K小姐也有查過資料,發現是真實的公司,對方之後讓K小姐下載其公司的應用程式,並開始讓K小姐投資,一開始獲利約5、6萬,但無法提款,騙徒其後指涉及非法獲取盈利,已進入司法程序,要求K小姐交保證金才能提款。K小姐發現有問題,於是報警。
警方表示,近期有騙徒假冒警方高層及反詐騙協調中心人員向市民發出即時通訊軟件信息,訛稱涉及洗錢等非法活動,要求提供銀行帳戶交易記錄及其他敏感個人信息,協助調查案件,最終令事主損失金錢。
警方提醒市民,反詐騙協調中心人員絕不會要求披露個人或銀行認證資料,不會要求將款項轉入任何帳戶作為保證金,亦不會相約市民在警署以外地方見面。市民應保持警惕,對任何可疑的聯絡要保持懷疑態度,在需要時可致電防騙易熱線18222,核實相關人員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