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返鄉直播助農賣滯銷農產品 浙江90後女帶領村民增收逾20萬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返鄉直播助農賣滯銷農產品 浙江90後女帶領村民增收逾20萬

2024年11月30日 10:00

浙江90後女子返鄉直播賣山貨及滯銷農產品,成功帶領當地村民增收逾20萬元人民幣。

女子返鄉做直播幫助村民賣農產品增加收入

綜合內媒報導,浙江仙居溪港鄉百花村一名90後女子陳玉琴自小在農村長大,家鄉有著豐富的農產品,但許多村民辛苦勞動的成果卻因苦於沒有好的銷售渠道而滯銷,最終只能爛在地裡。陳玉琴對此心生不忍,也激發了她改變家鄉命運的決心。由於早年曾和丈夫外出創業從事女鞋製造與互聯網銷售,擁有超過10年的電商銷售經驗,因此她逐漸萌生了一個想法,「可以通過電商直播將這些農產品銷售出去,幫助村民增收」。於是,懷著對家鄉獨特情懷的陳玉琴決定回到家鄉做直播幫助村民們賣農產品增加創收。2024年2月,她加入「共富生活委員」隊伍,註冊了名為「浙里有山貨」的抖音帳號,正式開啟了助農直播帶貨之路。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村民對電商直播持懷疑態度 女子銷售自家和親戚的產品打消村民顧慮

然而,陳玉琴的山貨銷售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剛開始做助農直播時,村民並不信任她,總覺得她在「瞎折騰」。由於村民們長期居住在農村,對線上直播銷售沒有任何概念,根本不相信僅憑一台手機就能將產品賣出去。為了打消村民們的顧慮,陳玉琴決定先拿自己家裡和親戚的東西進行銷售,親自向村民們展示直播帶貨的可行性。

女子直播人數增多銷售額開始增長

萬事開頭難,陳玉琴在帳號建立的100多天拍攝了83個作品,收獲了440個關注、2.7萬粉絲,但作品始終沒有掀起「水花」。起初她也想過放棄,但堅持的時間長了,直播間也開始有人觀看。逐漸地,直播間人數越來越多,其銷售額也開始成倍增長,「第一次銷售成功,我紀錄的營業額是200多元(人民幣,下同,約215港元),後來到400多元(約430港元),甚至是600多元(約646港元),這樣慢慢往上走」。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女子和丈夫擴大直播範圍讓全鄉更多農戶享受電商平台的便利

隨著鏡頭前的農產品被搶購一空,一箱又一箱的農產品被運出大山,村民們開始主動將自家農產品拿到她的直播間讓她幫忙銷售。百花村的成功,給了陳玉琴極大的信心,她與丈夫一同擴大直播業務的範圍,努力讓全鄉更多的農戶能享受到銷售便利。得到了鄉黨委政府和鄉賢群體的大力支持後,陳玉琴開始走出村莊,帶領更多農戶在各村的共富工坊的直播間和鄉賢搭建的電商平台進行線上銷售。

助農成效顯著 女子帶領村民增收20萬人民幣收入

通過直播帶貨,陳玉琴不僅讓這些鄉村產品走出大山,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還幫助鄉親們實現了經濟上的「飛躍」。 從最初僅有2個村民的零星土貨,到如今每場直播穩定成交200單上下,線上線下累計成交超過7000單,她成功幫助村民們增收了20萬餘元(約21.5萬港元),其中包含滯銷的1萬多斤生薑和2萬多斤的土豆。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女子看到村民臉上的笑容超有成就感

陳玉琴始終堅持親自記錄每一筆交易,她隨身攜帶賬本,仔細核對每一筆收入。由於許多村民習慣使用現金,她還貼心地將錢從銀行提取出來,一一上門將收入發放到村民手中。每當看到村民們拿到錢後臉上洋溢的笑容,陳玉琴總是感到滿滿的成就感,「能用自己的能力,幫鄉親們的山貨土貨賣出去,幫助他們實現增收致富,收獲大家的笑容是很開心的事!」。

女子計劃擴大助農直播規模向周邊鄉鎮擴展帶動更多農特產品銷售

陳玉琴也透露,她計劃未來擴大助農直播的規模,爭取讓更多地方的農民也能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收入提升,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下一步,我們想以溪港鄉線上集市為出發點向周邊鄉鎮擴張,帶動更多農特產品銷售,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我們的身影」。談到未來,陳玉琴信心滿滿:「未來,我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村民增收,也希望用我的影響力改變我的村莊,同時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加入到鄉村振興隊伍,讓我們所熱愛的鄉村充滿煙火氣」。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新疆73歲官員退休15年致力於治沙種樹工作,傾盡畢生積蓄將200公頃的沙漠變成果園。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官員退休15年投入治沙種樹工作

綜合內媒報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一名73歲官員李鵬(音譯)於退休後15年致力於沙漠化治理,並將畢生的積蓄投入其中,幫助當地村莊在沙漠中建成了200公頃的防風林和果園。

官員定居阿日希村種植棗樹果園

據悉,現年73歲的李鵬曾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和塔城地區行政公署副專員。2009年退休後,他拿出畢生積蓄來到地處和田地區策勒縣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的阿日希村,並選擇定居於此種植棗樹果園,自此他開始在這裡展開和風沙的「較量」。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沙漠種樹艱難 樹苗常被風沙掩埋

初到阿日希村時,李鵬租住在當地農民家一間僅幾平方米的破舊房子裡,每日吃三餐需要走上6公里的沙土路。但最為艱難地是,樹苗栽下後不到一個月,就被風沙掩埋。李鵬回憶道,「我們剛來的時候這裡不是棗園,而是沙包、沙丘、沙坑、沙漠。每年的風沙很厚,種了3年小麥,到第二年6月份割小麥的時候,小麥只有這麽高了,下邊的小麥埋掉了二三十釐米」。

官員賣掉房產支付工人工資

在沙漠裡植樹造林遠比李鵬最初設想的還要艱難,當時巨大的開銷,導致他的治沙計劃一度陷入困境,甚至最後不得不賣掉烏魯木齊的房屋用於支付工人的工資。在這個最艱難的時期,李鵬得到了年逾9旬爸爸的支持和鼓勵,給予他極大的動力。由於一直掛念離家的兒子,李鵬爸爸還堅持搬到了阿日希村,陪伴他度過那段最艱難的時光。直到幾年前爸爸不幸離世,他於離世前還留下了最後的叮囑,「他不斷告訴我,『兒子,爸爸走了以後你就把我埋在沙漠裡,讓我繼續陪著你,你幹的是一件好事,我不願意離開你』」。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官員致力於沙漠工作15年從未離開

自從來到阿日希村種樹後,李鵬已經生活在這個村莊中長達15年,甚至連節假日也未曾離開。李鵬透露,家人曾多次勸說他放棄治沙種樹的工作,但他始終沒有動搖。妻子劉延平表示,「說過勸過沒有用,他不幹,他說他懂這個,他就要在這種地」。李鵬雖然能明白家人的苦心,但他還是選擇留下和村民一同治沙種樹。

官員繼續治沙事業 家人理解並支持其決定

隨著年齡的增長,李鵬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妻子和女兒因放心不下,每年都會抽出時間來阿日希村陪伴他。女兒李丹坦言,「你想讓他離開這塊地方,離開他這個事業,是不太可能的。隨著他年紀確實是越來越大了,我說要不還是過來,在這兒幫幫他看看他也行,看看他陪陪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200公頃沙地已種植超過5萬餘棵防風林和80餘萬棵果樹

如今,阿日希村這片200公頃的沙地已經種植了超過5萬餘棵防風林和80餘萬棵果樹,成功在這片沙漠中建成了一道牢固的綠色屏障。

官員期盼能繼續致力於治沙事業

李鵬希望自己的身體狀況能有所改善,未來能夠繼續投身這項事業,「就是盼我的身體好一點,能多活幾年,能在這裡多幹幾年,給老百姓再多做一點事情。我就是活一天,幹一天,幹到最後一天」。

中國沙漠化治理成果顯著

據早前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一份造林工作報告指出,自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沙漠化土地面積已減少約430萬公頃。報告稱,過去12年裡,中國已有效恢復了53%的可治理沙漠土地。一直以來,中國持續實施重大沙漠化治理項目,如「三北」 (北部、東北和西北部地區)護林計劃,並促進科技創新來應對這一問題。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