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26日,美國海軍「明尼蘇達」號核潛艇(SSN-783)抵達美國關島海軍基地。
26日,「明尼蘇達」號核潛艇抵達美國關島海軍基地。美國海軍網站
美國海軍學會網站稱,這標誌著美國海軍當前最現代化的「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首次部署到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要地。美國《星條旗報》則宣稱,關島靠近中國南海,因此一旦中美衝突,關島將成為關鍵樞紐。
「這是美國海軍『印太』地區海軍力量戰略部署計劃的一部分。」
美國海軍宣稱,「明尼蘇達」號抵達關島是美國海軍在該地區的「戰略部署計劃」的一部分,目標是將「美國海軍最有能力的部隊部署在前沿」,「這種態勢為海上和聯合部隊行動提供了靈活性,前沿部署部隊已準備好快速做出反應,遏制侵略並促進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
美軍《星條旗報》稱,「明尼蘇達」號是第10艘「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於2013年服役以來一直以珍珠港為母港。它搭載有140名艇員,並以良好的水下靜音能力著稱,除了可執行反水面、反潛、情報偵察和監視任務外,還可以發射巡航導彈執行對地打擊,或者搭載數十名特戰部隊執行近岸作業與滲透行動。
按照美國海軍近年持續推進的計劃,部署在關島的攻擊核潛艇承擔著快速應對亞太突發事務的重任,它們憑借水下隱蔽行動的優勢,能夠靠近甚至滲透對手附近——美國海軍因此將其作用描述為「矛尖」。關島還是美國海軍僅有的潛艇補給船——「埃默里南蘭德」號和「弗蘭克·凱布爾」號的母港。
但隨著中國海軍的快速現代化,美國海軍部署在關島的攻擊核潛艇開始失去性能優勢。在「明尼蘇達」號抵達關島前,部署在這裡的第15潛艇中隊只有4艘較舊的「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阿什維爾」號(SSN-758)、「傑斐遜城」號(SSN-759)、「安納波利斯」號(SSN-760)和「斯普林菲爾德」號(SSN-761),主要任務是保護印太地區海上通道、刺探其他國家軍事情報、協防盟國以及在必要時對敵人展開偷襲。其中最新的「斯普林菲爾德」號也是在1993年服役,距今已經過去了30年。報道稱,考慮到印太方面遭遇的新挑戰,美國海軍於兩年前宣佈強化關島基地潛艇維護和訓練能力的計劃,試圖對抗「數量上佔優勢的中國海軍艦隊」。
部署在關島的「斯普林菲爾德」號
據介紹,2021年11月之前以關島為母港的美國攻擊核潛艇僅有2艘,但如今第15潛艇中隊建制內有5艘攻擊核潛艇,原先部署在這裡的「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基韋斯特」號在服役35年後已經於2023年返回本土等待退役,「明尼蘇達」號就是接替它繼續強化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水下艦隊。部署在關島的其他4艘「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也已經被列入退役計劃,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它們將陸續同樣被「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替換。
需要強調的是,這是「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首次以關島為部署基地,但並非首次訪問關島,美國先進核潛艇在印太地區的活動早已經常態化。
早先美國海軍「海狼」級攻擊核潛艇「康涅狄格」號在南海水下航行時撞到海底山脈而出醜的消息世人皆知。今年9月,「弗吉尼亞」級「佛蒙特」號攻擊核潛艇曾公開訪問韓國釜山基地,美國海軍宣稱該潛艇駛入韓國港口是為了「在地區行動途中」補充軍事儲備並讓乘員稍事休息。該潛艇入港期間,韓國海軍作戰司令部還與其開展潛艇乘員交流,「加強聯合防禦準備」。10月上旬,美國「海狼」級攻擊核潛艇首艇「海狼」號抵達日本橫須賀基地。這些都足以證明美國先進核潛艇在中國周邊海域非常活躍——如今更多美國先進核潛艇從夏威夷轉到關島基地後,可將其「矛尖」逼近中國的距離縮短數千公里。
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炒作所謂「印太戰略」,並頻繁插手南海等中國內政問題。
對此,中方立場是一貫、明確的。今年早些時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重申,當前亞太地區總體和平穩定,發展與合作是地區各國的共識和呼聲。中國始終堅定捍衛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同時致力於同有關當事國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分歧。個別域外國家在南海炫耀武力,挑動對抗,不利於南海和平穩定。
外交部發言人還強調,北約將手伸向亞太,與中國周邊國家和美國盟友強化軍事安全聯繫,配合美國實施「印太戰略」,所作所為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亞太地區和平穩定,已經引起地區國家的質疑和反對。
對於美國在中國周邊的各種軍事部署、聯合演習以及「放狠話」,中國也見得多了。
不妨看看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的鏗鏘回應:「中國軍隊歷來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有決心、有能力、有手段打敗一切侵犯之敵,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號稱真人版「鐵甲奇俠」的美國億萬富翁、即將上任的美國「政府效率部」部長馬斯克,最近對詬病不斷的F-35隱形戰鬥機項目「火力全開」。他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段中國無人機群飛行表演的視頻,並評論稱「同時,還有白痴還在建造F-35這樣的有人駕駛戰鬥機」。
馬斯克在轉載中國無人機蜂群的影片。
作為特朗普政府新設立的「政府效率部」部長,馬斯克的主要任務就是將「為拆解政府官僚機構鋪平道路,削减多餘的監管法規和浪費的開支,並重組聯邦機構」,而從來沒有通過審計核查的五角大樓,內藏多少腐敗黑幕和資金浪費可想而知。
其中F-35項目從啓動以來就以進展拖沓、成本嚴重超支以及官僚流程而著名,甚至連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也公開承認,五角大樓在F-35項目上犯了一系列錯誤,並希望未來的第六代戰鬥機不要重蹈覆轍——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美國空軍的「下一代空中優勢」計劃(NGAD)因為成本高漲而被叫停。
美國F-35戰機
彭博社最近也發表了一篇題為《五角大樓解密的F-35研究詳述了美國最昂貴武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問題》的報道,揭示了F-35出現的各種奇葩問題,很多都是從未公布過的。例如F-35的機載自動故障診斷系統以每小時一次的頻率告警,原設計標準是「每50小時一次」;F-35目前的維修耗時「至少需要規定的兩倍」;隱身塗層經常需要維修,以至於空軍和海軍的F-35都曾在「沒有完全隱身能力」的情况下執行任務;以及F-35A配備的機炮「無法直綫射擊」等諸多狀况。
因此馬斯克抓住F-35戰鬥機項目集火攻擊,可謂「深得人心」。從馬斯克這條帖子後面的大量網友跟帖,就能看出這一點。
但是,內地軍事博主「憤怒熊貓」又認為,馬斯克集火F-35項目,被很多人認為是他從中國無人機群燈光秀的整齊表演,看到了有人駕駛戰鬥機的「謝幕」,實在是有些過度解讀了。就算未來有人戰鬥機要被取代,也不會是馬斯克視頻中的這種最初級的無人機編隊。
原因很簡單,無人機的核心發展方向之一是智能無人機蜂群,但它們並非馬斯克視頻裏的那種無人機編隊。簡單地說,這些動輒由成千上萬架無人機組成的無人機編隊燈光秀表演已經並不罕見,但它們並非真正的無人機蜂群,因為編隊中的每架無人機只是按照預定程序進行飛行,相互之間不存在信息交互,更談不上任務協同。只能算是無人機群的最初級應用。
俄烏衝突中的無人機都需要控制者進行遙控。
在俄烏衝突中,我們已經看到過多架無人機協同攻擊的情况,雖然這種模式中參與的無人機數量要比參加編隊表演的無人機少得多,但它們已經具備一定的協同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無人機都是依靠背後的無人機控制者遙控指揮的,基本上每架無人機都需要一名控制者。說到底,這種無人機協同的背後還是依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考慮到無人機控制者相互溝通的複雜程度,這些無人機攻擊時不能同時出動太多數量,否則必然會出現因為預先溝通不暢導致的無人機空中相撞。
而真正的智能無人機蜂群,完全自主决策和「去中心化」的,控制者只需要指定攻擊目標,剩下的就完全由無人機自行判斷該采用什麽樣的行動。例如無人機蜂群會指派裝有攝像頭等傳感器的無人機前出識別潜在目標的位置和防禦措施,並將偵察信息傳給無人機蜂群的其他成員;然後無人機蜂群可以選擇機動避開對手攔截,或讓配備攻擊武器的無人機進行攻擊,或利用數量優勢進行飽和式攻擊,甚至出動部分無人機作為誘餌主動吸引對手防空系統的注意力,為攻擊無人機成功突防製造機會。每架無人機可以與其他無人機自主進行信息交換和協作决策,其中任何一架或多架被擊落,也不會令整個機群「崩潰」,甚至剩餘的無人機蜂群還會根據實時戰場情况,重新分配任務,從而極大提高了完成任務的能力。
在剛結束的珠海航展上,中國電科、中國兵器等防務企業都展出了中國在智能無人機蜂群方面的最新成果,目前中國已經能够做到由數十架智能無人機蜂群自行搜索指定區域並攻擊目標的程度,這已經是全球最領先的水平。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馬斯克發表的視頻是中國智能無人機群的協同行動場面,那才算是找對了門路。
馬斯克早前在X平台稱讚深圳無人機表演。
不過當前智能無人機蜂群的最大弱點是每架無人機的續航能力有限,需要由其他運輸平台送到目標附近釋放,它們可以從空中運輸機、地面車輛或水面船隻甚至潜艇上浮到水面快速發射。就目前的技術水準而言,不但智能無人機蜂群還無法完全取代有人駕駛戰鬥機突破對手防禦的角色,而且這些運輸平台本身也需要有人駕駛戰鬥機等提供掩護,因此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裏,有人駕駛戰鬥機,不僅是美國的F-35,而且像中國的殲-20、殲-35隱形戰鬥機等也都不會被無人機群完全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