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計算,截至本周四中國已發行或已公布發行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地方債規模19953億元人民幣。
財政部11月初宣布新增地方債額度6萬億元,分3年發行,即2024至2026年每年平均2萬億元。河南省上月中率先開啟發行這類債券。
單計11月,地方政府債券共計發行逾1.3萬億元,創去年10月以來新高,以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再融資專項債為主,比重達到83%。
錢財事
外電計算,截至本周四中國已發行或已公布發行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地方債規模19953億元人民幣。
財政部11月初宣布新增地方債額度6萬億元,分3年發行,即2024至2026年每年平均2萬億元。河南省上月中率先開啟發行這類債券。
單計11月,地方政府債券共計發行逾1.3萬億元,創去年10月以來新高,以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再融資專項債為主,比重達到83%。
內地官媒《經濟日報》刊登評論文章指,為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要促進消費結構升級。
與此同時,需注重優化投資結構,要通過科技創新催生新增長點,創造新市場需求。
署名金觀平的文章指出,要通過加大財政對終端消費直接投入、提升社會保障水平等方式,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讓居民敢消費、願意消費。
文章指出,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第一動力,一方面持續優化消費環境,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建立健全信用體系;另一方面鼓勵發展新零售、電子商務、直播帶貨等新興消費模式,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精準匹配供需,滿足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
文章說,投資是擴大內需另一重要引擎,投資目標要聚焦於「補短板、增後勁」,在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同時,應注重優化投資結構,將資金更多投向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新能源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以及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短板領域。
文章又指,要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投入,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特別是在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製造等領域,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和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