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一個小地方,經濟要擴展,就受到土地、勞動力等各方面的限制。
在中央支持下,澳門的面積不斷擴大。澳門回歸祖國時,只有21.45平方公里,中央多次批准澳門填海造地,並劃定陸地邊界,澳門的陸地面積增至33.3平方公里。單以一個新城A區填海區為例,填海面積已達1.38平方公里,主要興建公營房屋,規劃人口9.6萬人。
澳門新城A區填海區。
中央還把海域劃歸澳門。2015年,中央將澳門的海域面積明確定為85平方公里,澳門面積大幅放大,與33.3平方公里陸地面積相銜接,統籌《城市總體規劃》,建設宜居城市、發展海洋旅游、開展區域合作。
澳門新城區。
到2021年,中央再把106.46平方公里的橫琴島作為粵澳深度合作區,實現粵澳雙方實行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管理體制,使澳門的發展空間擴大到224.76平方公里。澳門已經不再是「小澳門」,管理的空間已經增至回歸時的10倍多。
澳門回歸後陸地面積大幅擴大。
《人民日報》形容,國家對海洋資源和土地資源的重大調整,為澳門經濟社會發展拓展了必要的新空間,充分體現了「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也體現了國家對澳門特區的關愛和支持。
而擴大的不只實實在在的地域空間,也包括政策空間。回歸以來,澳門發展的制度空間、政策空間擴展從未間斷。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發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為合作區建設擘畫美好藍圖;
2022年12月,「澳車北上」政策正式施行;
2023年12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正式公布,明確合作區未來10年至15年的發展藍圖和指導方針;
2024年3月,橫琴「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封關運作;
5月,出台6項政策措施,為赴澳門開展商務、參展、就醫或從事演藝等活動的內地居民提供更便利簽注,允許內地游客以「團進團出」方式經橫琴口岸多次往返澳門與橫琴;
7月起,自澳門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免稅額度從5000元提高至1.2萬元,為非中國籍澳門永久性居民簽發往來內地通行証、便利往來內地;
11月出台珠海市戶籍居民赴澳門旅游「一周一行」簽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戶籍居民和居住証持有人赴澳門旅游「一簽多行」簽注新政策。
回歸25年來,中央持續出台一系列支持澳門發展的政策措施,不間斷派出科技、教育、醫療、文化等各領域人才,持續開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全方位向澳門開放內地廣闊市場,引領帶動澳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澳門有了第4條跨海大橋。
另外,澳門的大型基建,也少不了中央的大力支持。
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澳門工聯總會副理事長梁孫旭表示;「眼見著四橋飛架南北,聯通澳氹,澳門有了第4條跨海大橋——澳門大橋,這是國家支持澳門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將進一步便利交通出行。」得益於祖國內地多支出色的建設隊伍團結協作,大橋僅用4年多的時間就開通運營,成為澳門和內地心手相牽的見証。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那時的澳門,黑道橫行,治安不靖。誰想到25年後,有如今太平安樂的日子。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2月20日南下澳門,出席澳門回歸25周年大會,並視察澳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人民日報》近日發表長文,高度表揚澳門特區在中國恢復行使主權後的成功發展。
25年前國家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25年,澳門天地變了。在政治、經濟、社會民生各方面,都有巨大進步。
在政治方面,《人民日報》形容,澳門歷任行政長官及特區政府管治團隊都把堅守「一國」之本放在首位,一以貫之。嚴格按照《國家憲法》和《澳門基本法》辦事,堅決維護中央憲制權力。正確把握《憲法》、《基本法》精神,堅決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維護《憲法》和《基本法》權威,確保澳門一國兩制實踐始終不變形、不走樣。去年澳門修訂《維護國家安全法》,不斷健全維護國家安全的組織體制和執行機制。
《人民日報》說:「澳門回歸祖國的25年時間,是歷史上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高,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強的時期。」
在經濟方面,澳門25年進步驚人。回歸前,澳門由於治安很差,經濟連續4年負增長,失業率超過6%。回歸初期,在中央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提出「固本培元、穩健發展」的施政方針,將提振經濟和促進就業作為重要任務,有效保障本地居民就業。2012年以來,澳門總體失業率多年保持在2%以下,本地居民失業率保持在2.5%左右。總體就業人口月收入中位數由1999年的4920澳門元增加至2023年的1.75萬澳門元,大升256%。
回歸25年,澳門GDP變大7倍。
如果睇整體經濟數字,澳門進步驕人。1999年,澳門地區生產總值是519億澳門元。到2023年,澳門的地區生產總值是3795億澳門元,經濟增長了631%。
過去25年澳門人口增長了,以美元計的人均GDP,1999年,澳門的人均GDP是15380美元;到2023年,澳門的人均GDP約71000美元,增長了362%。
回歸之初,澳門整體經濟規模相比周邊「亞洲四小龍」差距較大,人均GDP在全球各經濟體中僅排在40名前後。回歸以來,得益於「一國兩制」方針的全面准確實施、內地經濟騰飛帶來的廣闊機遇以及澳門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澳門經濟社會發展發生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由於澳門人口較少,只有69萬,其人均GDP排到全球第2位,僅次於歐洲小國盧森堡。
澳門發展和賭業快速發現在現代化有關,由回歸前1個賭牌發展到6個賭牌。《人民日報》指,近年來,在中央堅強領導下,澳門特區政府系統修訂完善博彩業相關法律法規,規範博彩業依法健康有序發展。2023年新一輪批給週期開始後,博彩收入結構持續優化。另外澳門亦大力發展旅遊、展覧 、娛樂等其他行業,非博彩行業佔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1.7%,博彩業「一業獨大」的局面正逐步改變,澳門經濟的穩定性及抗風險性增強。
澳門經濟在過去25年,出現翻天覆地的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