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軍一艘導彈護衛艦3月7日上午突發爆炸事故。據台媒報道,成功級「張騫」艦於於高雄外海,進行76快砲射擊訓練時,因不明原因發生膛炸意外,幸沒造成人員傷亡,艦隊指揮部立即命其返航調查事故原因,並檢視同型武器狀況。
據台媒發布的照片來看,「張騫」艦爆炸的這門Mk75型76毫米艦炮外罩已經被拆下,並放到了直升機甲板上。有趣的是,可看到其砲管主體仍然完整,故很有可能是砲管根部發生炸膛,但沒將砲管炸飛。
成功級「張騫」艦於於高雄外海,進行76快砲射擊訓練時,發生膛炸意外。
今次事故引起外界猜測分析之聲此起彼落,有說法是有是台島自造的76毫米砲彈有問題,如引信早炸,又或者是彈殼工藝比較差;又或該炮服役時間太久,在二十多年的使用過程中沒進行較好的膛膛,導致這次金屬維修事故。
據中國政法大學曹興教授在《騰訊網》發表分析說,這次事故把台軍裝備問題的醜像給徹底揭開了。
曹教授指,據2024年審計報告顯示,成功級護衛艦的零件庫存滿足率不到60%,且那些關鍵的砲管鍍鉻層已經五年沒更新過。
而彈藥管理的混亂,似乎也催生了今次事故。曹說,為了省錢,台海軍把訓練彈的儲存週期從標準的5年拉長到8年。在2024年的庫存檢測中,發現有30%的批次推進劑已經變質,可這些彈藥還是照常使用,簡直是火上加油,在火藥桶旁「玩火」的操作。
「成功」級飛彈護衛艦「張騫」。
「成功」級飛彈護衛艦,其實就是美國的「佩里」級飛彈護衛艦。這次發生爆炸事故的「張騫」艦,1998年加入台海軍現役,目前已經服役了27年,屬於一艘「老艦」。
曹教授認為,作為美製佩里級護衛艦的仿製品,它從一開始就帶著各種「犧牲和妥協」。為加裝上「雄風三型」反艦飛彈,艦體結構強度被削弱,這樣一來,艦艇的穩定性就大打折扣,這樣的水平在海上不要掀翻就謝天謝地了。
此外,為了擠入40毫米副砲系統,艦上的電力系統長期超負荷運轉,況且它依然使用老掉牙的機械掃描雷達,其探測精度只有解放軍054A型護衛艦的1/5。如此的裝備,在現代化的海戰中,就像睜眼瞎一樣。
曹教授指,台海軍裝備的老化程度實在過於嚴重,主力艦艇的平均艦齡已達28年。與解放軍052D型驅逐艦那種僅服役5到8年的狀態相比,是代差懸殊。
近年來解放軍的海空軍力量不斷壯大,新的航空母艦、兩棲攻擊艦、六代戰鬥機等先進裝備層出不窮。且解放軍的作戰素質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甚至讓美國感忌憚。
曹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對「出兵保台」一直諱莫如深,當被問及台海問題時,特朗普也總是含糊其辭,說明美方不想「引火焚身」。
另一方面,外長王毅最近再次強調統一的重要性。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率先改變了過去的模糊立場,開始強調「兩岸問題必須靠兩岸交流解決」,算是率先向美日等外部勢力劃清界線。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部署在紅海的美軍航空母艦「杜魯門號」,再有戰機墮海。據美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涉事的為一架F-18戰機,周二在航母著陸後未能成功剎停,最終滑出甲板墮海,機上2名飛行員在戰機墮落前彈射逃生,被救援直升機救起,一人受輕傷。美軍暫時沒有回應。這是一周內,第二架F-18戰機墮海,也是半年內第三架。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6日晚上報道,「杜魯門號」航母又一架F/A-18「超級大黃蜂」戰機近日在紅海墜落,目前事故原因尚未查明,調查仍在進行中。
一周內,有二架F-18戰機從「杜魯門號」墮海,也是半年內第三架。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戰機在嘗試降落時出現某種「攔阻系統故障」,機上前座飛行員和後座武器操作員彈射逃生,隨後被救起,但戰機墜入海中尚未被打撈上來。另據消息人士稱,就在戰機墜毀當天,胡塞武裝曾向該航母進行攻擊,目前尚不清楚這兩起事件是否有關聯。
美國防部長辦公室將針對事件的查詢轉交給美國海軍和美國中央司令部方面,惟相關部門暫未發表評論。
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與胡塞武裝達成表面停火協議,特朗普表示,胡塞武裝向美方表明他們不想戰鬥,亦不會再攻擊船隻,因此美國尊重對方承諾,停止轟炸對方。惟知情人士透露,胡塞仍向「杜魯門號」發射攻擊,目前尚不清楚這兩宗事件是否有關聯。
F/A-18「超級大黃蜂」戰機。
但無論如何,這是一周內美國第二架戰機從「杜魯門號」上墜落,4月28日一架「超級大黃蜂」F/A-18E戰機,因航母躲避一枚胡塞武裝發射的導彈而進行急轉彎而出現側傾時,導致一架正在舷側升降機上調運的「超級大黃蜂」連同拖車一起落入海中,事故造成了1人輕傷。這款戰鬥機每架造價約7000萬美元。
而自2023年11月以來,美國海軍在紅海的軍事行動,引發了也門胡塞武裝對美海軍艦機的持續反擊以來,當中已頻頻發生多次相當危險的事故,令人質疑美海軍的戰鬥力。如去年初,一艘美國海軍驅逐艦曾使用20毫米「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上擊落一枚導彈,當時導彈距離軍艦只約1.6千米,這距離擊中軍艦「只需要幾秒鐘」。
在糽海的美國「杜魯門號」航母事故頻仍。
另去年12月21日晚上,一架「杜魯門號」的F/A-18F「超級大黃蜂」在紅海上空飛行時,被航母打擊大隊中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CG-64「葛底斯堡號」(USS Gettysburg)上誤射的「標準」SM-2艦空導彈擊中,機組兩人彈射逃生,飛機則墜入紅海。更離譜的是,「葛底斯堡號」當天還向另一架「超級大黃蜂」發射了導彈,但飛行員緊急進行機動動作,幸運地在約30米的距離上與導彈擦肩而過。
今年2月,「杜魯門號」又在靠近埃及的地中海上與一艘貨輪相撞,航母右舷後部和艦尾部分受不同程度的損傷,隨即前往希臘進行緊急維修,這次事故導致時任艦長的斯諾登(Dave Snowden)上校被撤職,由希爾(Christopher Hill)接手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