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司兩年前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以深化大灣區便利惠民的互利合作,以及推進大灣區發展和建設,去年再在專責小組之下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律師顧問小組」。政府本月初委任兩個小組合共7名新成員,包括居住在深圳的香港人、網紅「西DorSi」謝承益,亦是專責小組唯一並非來自法律界又長居內地的港人成員。
政府本月初委任兩個小組合共7名新成員,包括居住在深圳的香港人、網紅「西DorSi」謝承益(右二)。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網紅「西DorSi」謝承益,是專責小組唯一並非來自法律界又長居內地的港人成員。西DorSi FB圖片
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主席、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表示,為了做好機制對接、規則銜接及人才連接,當局希望了解前線情況,希望透過熟悉內地情況的港人,在制定措施時更加「貼地」,加上謝承益的社交頻道有超過30萬訂閱,因此破格委任KOL入專責小組,亦希望將來有新政策出台,可透過謝承益向內地港人或其他人介紹,並更好掌握民意。
點擊看圖輯
政府本月初委任兩個小組合共7名新成員,包括居住在深圳的香港人、網紅「西DorSi」謝承益(右二)。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網紅「西DorSi」謝承益,是專責小組唯一並非來自法律界又長居內地的港人成員。西DorSi FB圖片
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主席、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謝承益表示希望透過自身經歷為專責小組提供「貼地」意見。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謝承益的個人頻道已營運了約8年,自2020年底搬到深圳居住。西DorSi FB圖片
謝承益的個人頻道已營運了約8年,自2020年底搬到深圳居住。西DorSi FB圖片
張國鈞表示希望了解前線情況,透過熟悉內地情況的港人,在制定措施時更加「貼地」。資料圖片
張國鈞表示希望了解前線情況,透過熟悉內地情況的港人,在制定措施時更加「貼地」。資料圖片
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主席、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去年施政報告提及政府要推動設立大灣區法律資訊平台。張國鈞說,明年將完成設立平台的工作。他相信謝承益的頻道可協助律政司了解港人需要知悉的資訊內容。
謝承益表示希望透過自身經歷為專責小組提供「貼地」意見。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謝承益的個人頻道已營運了約8年,自2020年底搬到深圳居住。西DorSi FB圖片
謝承益表示,已營運個人頻道約8年,自己自2020年底搬到深圳居住,發現不少港人在內地遇到各式各樣問題或困難但不懂處理,包括他早前在深圳與網約車司機發生不愉快事件,希望透過自身經歷為專責小組提供「貼地」意見。
謝承益的個人頻道已營運了約8年,自2020年底搬到深圳居住。西DorSi FB圖片
另外,張國鈞說專責小組及顧問小組的新成員中,包括澳門律師,亦有來自內地法律界人士,他希望了解澳門及內地律師的視野,從而讓律政司在制訂政策時顧及三地的視覺,並充分利用大灣區「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獨特優勢。
張國鈞表示希望了解前線情況,透過熟悉內地情況的港人,在制定措施時更加「貼地」。資料圖片
張國鈞表示希望了解前線情況,透過熟悉內地情況的港人,在制定措施時更加「貼地」。資料圖片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表示,期望25年內啟動體育爭議解決先導計劃,在年中物色到合適的仲裁機構,在本港開展體育爭議的相關服務,如果遇到需要調解的問題,可以向這個機構求助。
領導律政司體育爭議解決諮詢委員會的張國鈞在一個電台節目說,過去幾年本港體育產業發展做得越來越好,過程中亦有出現爭議事件,例如涉及運動員選拔、體育資源分配、轉播權及肖像權等。體育界及法律界都希望當局在解決爭議方面可以做一些事。
泳壇曾爆出方力申旗下泳會運動員在泳總賽事選拔時出現疑似不公。何敬康 Adrian Ho FB
張國鈞說,25年亦會在體育界加強教育及宣傳,令業界明白遇到內部解決不到的問題,可透過爭議解決方式去處理,亦希望業界在「未有交拗」前,可以預先修改章程,令將來出現問題時透過調解仲裁解決。
張國鈞一月時曾在網誌上表示,香港擁有穩健可靠的仲裁和調解法律以及制度,也匯聚了大量具備專業知識及豐富經驗的仲裁員和調解員。國際調解院的總部25年將正式落戶香港,成為全球首個專門以調解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政府間國際法律組織,旨在為解決國際爭議提供友好、靈活、經濟和高效的新選擇,並助力打造香港成為國際調解之都。由此可見,香港在發展體育爭議仲裁和調解方面極具潛力。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政府新聞處圖片
張指出,為優化香港在體育方面的爭議解決制度,律政司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一直積極與持份者溝通,了解本港體育界的需要。根據2024年《施政報告》,政府會積極支持業界推出「體育爭議解決先導計劃」,建立中立、公平、高效的機制來處理和解決體育爭議,推動香港體育運動的可持續發展。律政司剛剛在1月初正式成立體育爭議解決諮詢委員會,並舉行首次工作會議,期望25年內正式啟動先導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