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13年花20萬支教做公益 內地畫家組義工隊深入大山教逾4千名孩子畫畫

美善人生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13年花20萬支教做公益 內地畫家組義工隊深入大山教逾4千名孩子畫畫

      2025年04月19日 10:00 最後更新:04月22日 15:27

      內地畫家因為一次採風寫生開始支教,13年自費逾20萬人民幣用於支教及幫助特殊群體,累計惠及超過4000名孩子。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一次採風之旅開啟支教生涯

      更多相片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綜合內媒報導,內地一名37歲青年畫家余振華於2012年大學畢業後,因為對未來職業方向尚未明確,來到清遠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的山區寫生,原以為只是一次簡單的採風之旅,結果意外開啟了他長達13年的支教生涯。

      畫家萌生「公益美術教育」的想法

      當時,余振華坐在鄉間小路上專心繪畫時,一群孩子好奇上前圍觀。這些孩子們身著樸素,皮膚被曬得黝黑,但臉上均洋溢著純樸的笑容。余振華見狀問他們,「你們喜歡畫畫嗎?」孩子們不約而同回答,「喜歡,但是我不會」。孩子們的質樸和純真打動了余振華,同時也讓他對孩子們缺乏美術教育而感到惋惜。從那一刻起,余振華心中開始萌生了一個堅定的信念,他要做「公益美術教育」,為這些孩子帶來藝術的啟蒙和快樂。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畫家將畫室收入用於美術支教事業

      2012年,余振華創辦個人畫室,初期因為缺乏知名度和教學經驗,畫室的生意並不理想。最艱難的幾年里,他的生活十分拮據,經常為了生計熬夜作畫。儘管如此,他仍堅持將部分收入用於美術支教事業,並利用空閒時間去山區小學支教,為山區孩子提供免費的美術教育和自費為學校購買畫材等。2014年5月,余振華發起「大愛連山·關愛山區留守兒童」活動,成功募集善款和自有資金共計1萬餘元(人民幣,下同,約1.1港元),全部用於購買學習用品並送至連山的幾所小學。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帶動同事、好友及美術家協會義工加入支教隊伍

      余振華在藝術道路上的精益求精讓他贏得了業界的廣泛認可,畫室也度過了困境,而他的公益之路也越走越寬廣。多年來,他始終致力於山區義工服務,發現山區最緊缺的是教育資源,「我當時想的是,孩子們最需要的是穩定的師資,但僅憑我一個人是沒辦法滿足這麼多山區孩子的教育需求的。」於是,余振華開始組織團隊,從同事、好友到市青年美術家協會的義工。在他的推動下,參與山區支教的義工隊伍逐年壯大。自此,他不再孤軍奮戰,而是帶領著一支志同道合的畫家義工隊伍深入山區支教。

      用美術教育幫助特殊群體康復與融入社會

      支教期間,余振華留意到山區的孩子們在寒冷的冬季缺乏禦寒衣物。於是,他又自掏腰包購買了250件童裝,獨自驅車數百公里將衣物送到孩子們手中。2015年起,余振華每年帶領團隊到公益機構進行美術義工服務,通過美術教育助力孤獨症、聾啞、多動症以及唐氏綜合徵等特殊群體康復與融入社會。此外,他還連續2年參加康智康復中心的週年活動,捐贈自己的美術作品用於愛心義賣活動,並將拍賣所得的近萬元善款全部捐出用作特殊群體治療經費。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13年自費20多萬(人民幣)惠及逾4000名孩子

      2016年,余振華在清遠市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支教半年,每週為聽力殘疾學生開設兩節美術課程。除了定期給特殊群體捐贈物資外,余振華還為特殊兒童籌辦公益畫展等慈善活動,並將展出的作品善款逐一轉交給作者監護人。自2012年至今,余振華已累計自費20多萬元(約21萬港元)用於山區美術支教及特殊群體支教事業,累計惠及超過4000名孩子。13年來,他用畫筆繪就了一條充滿愛與希望的公益之路,讓無數缺乏教育資源的孩子有機會接觸色彩繽紛的世界。他對此表示,「只希望我的到來,能夠讓孩子們的眼中多些色彩,臉上增添點笑容」。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湖南一名78歲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婆婆深夜離家尋「住院孫」,結果意外蕩失街頭,獲警員冒雨陪伴1小時。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腦退化婆婆深夜尋「住院孫」蕩失路

      綜合內媒報導,湖南長沙岳麓區4月30日深夜上演一幕溫情畫面。當天,一名患有阿茲海默症的78歲劉姓婆婆因掛念多年前「住院的孫子」而獨自離家尋人,結果意外蕩失路在街頭徘徊。熱心民眾發現異樣後,立即報案處理。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民警獲報後趕到現場

      岳麓派出所民警朱繼威與同袍獲報後趕到現場,當時劉婆婆正柱著拐杖在街上行走,口中不斷念叨要去醫院探望「住院的孫子」,朱繼威隨即意識到老人可能患有「老年癡呆」。

      婆婆拒絕上警車 民警冒雨陪行1小時

      由於多番勸說仍未能說服劉婆婆上車,朱繼威唯有放慢腳步,在細雨中陪婆婆步行,同時耐心與對方交談,嘗試拼湊有用線索。經過近1小時交談,朱繼威終於從零碎對話中得知家屬的姓名,於是迅速透過系統比對鎖定家屬的聯絡方式。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婆婆被家人安全接回家

      凌晨時分,家人趕到現場接劉婆婆安全接回。朱繼威事後表示,能幫劉婆婆找到家人,他感到非常欣慰。另外,警方也呼籲,失智長者家屬應在他們的衣物上加註聯絡方式或配戴定位裝置,以防發生走失意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