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絨毛公仔細菌含量比馬桶坐墊高兩倍 家電品牌教清洗3步曲:記得套入洗衣袋

生活事

絨毛公仔細菌含量比馬桶坐墊高兩倍 家電品牌教清洗3步曲:記得套入洗衣袋
生活事

生活事

絨毛公仔細菌含量比馬桶坐墊高兩倍 家電品牌教清洗3步曲:記得套入洗衣袋

2025年04月28日 07:00

英國一項研究指出,絨毛公仔的細菌含量實際比馬桶坐墊還高兩倍,建議應定期進行清洗。

絨毛公仔細菌含量比馬桶坐墊高兩倍

不少孩童入睡前喜愛將泰迪熊等柔軟絨毛公仔摟在懷中,殊不知這些看似無害的玩具,暗藏的細菌含量竟是普通馬桶座墊的2倍。英國一間床褥公司研究團隊分別在毛毯、兒童泰迪熊、垃圾桶及馬桶座墊4種常見物品的7個部位抽取樣本,並以 ATP(三磷酸腺苷)生物發光測試檢測污染程度。ATP是存在於活細胞周圍的分子,含量愈多,代表微生物含量愈多。

示意圖

示意圖

絨毛公仔及毛毯污染指數超標

結果顯示,43%的毛毯與29%的泰迪熊污染含量超過1000RLU(相對發光單位)。相比之下,馬桶座墊污染含量為 864 RLU,而垃圾桶僅為294 RLU。換言之,這些柔軟的毛毯及絨毛公仔比馬桶與垃圾桶更易藏污納垢。

示意圖

示意圖

醫生警告:病菌可致敏感兒童感染

醫生指出,除了灰塵之外,上述樣本更可能含有金黃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對免疫系統尚未成熟的兒童尤其危險,「這些細菌可能引發感染、呼吸道問題、皮膚炎等疾病」。另外,絨毛公仔和毯子容易累積細菌、黴菌以及塵蟎,對過敏或哮喘兒童構成隱患。

示意圖

示意圖

清洗絨毛公仔3步曲

為保持絨毛玩具潔淨,日常應定期進行清洗,以下為知名家電品牌提供的清洗建議:

1. 先把絨毛公仔放入洗衣袋、拉鏈枕袋或以枕袋綁緊開口作保護

2. 選用洗衣機的「精緻衣物」、「手洗」或「柔洗」模式,以冷水清洗,避免褪色或損壞,普通或溫和洗衣劑皆可使用

3. 清洗後將公仔平放或吊掛晾乾防止變形,不建議使用乾衣機,以免公仔上的膠件或塑膠受熱熔化。

示意圖

示意圖

醫生指出,「挖鼻孔」暗藏3大危機,嚴重感染時恐引發敗血症,還可能傷及大腦。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挖鼻孔暗藏3大風險

不少人在無聊或緊張時會不自覺伸手挖鼻,殊不知這個看似平常的小動作,背後竟暗藏3大風險。胸腔及重症專科醫生黃軒近日於社交平台發文指出,「挖鼻孔」在醫學上被稱為「鼻腔挖掘」(rhinotillexis),他引用《J Clin Psychiatry》期刊研究指出,幾乎所有青少年都曾挖過鼻孔,部分人甚至一天超過20次,成為一種頻繁卻尷尬的社交禁忌。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鼻腔為呼吸系統第一道防線 空氣乾燥污染易催生「鼻屎」

黃軒醫生指出,鼻腔作為人體呼吸系統的第一道防線,負責過濾空氣中的灰塵、病菌及花粉。當空氣乾燥或污染嚴重時,鼻黏液會乾成鼻屎,誘發不適,這時便會促使人「挖鼻孔」清理,幾乎成為一種本能反應。

挖鼻孔屬自我安撫行為

除了生理因素外,心理學研究也顯示,這可能是一種微妙的「自我安撫行為」。重複挖鼻與咬指甲、撥弄頭髮以及咬筆桿等行為一樣,當人類處於壓力或焦慮狀態時,透過重複性行為釋放壓力,甚至可能促使大腦釋放多巴胺,產生短暫愉悅感。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3大潛在健康風險

1. 鼻腔感染引發敗血症

手指細菌易經鼻前庭小傷口入侵,誘發鼻前庭炎,嚴重可致敗血症。

2. 黏膜損傷造成慢性發炎

反覆挖鼻孔可能刮傷黏膜,造成流鼻血、慢性炎症甚至傷及鼻中隔,嚴重時需要動手術修補。

3. 或增神經退化疾病風險

有研究顯示,長期挖鼻孔的人士,鼻腔長期微創傷口或可能增加細菌侵入中樞神經系統的機會,理論上與某些神經退化疾病(如阿茲海默症)等腦退化風險相關,但目前仍待進一步證實。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醫生建議4招改善

1. 保持鼻腔濕潤

多飲水及使用生理鹽水噴鼻,減少結痂。

2. 重視手部清潔

必要清理時應先洗手,並以紙巾輔助,避免直接用手指深入挖鼻。

3. 減少無意識動作

留意自己處於壓力或焦慮時是否特別愛挖鼻,適時以按摩指尖等替代動作。

4. 及早求醫

若長期鼻塞、頻繁流鼻血或持續疼痛,應及時諮詢耳鼻喉科醫生。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