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政治漩渦的特斯拉星期二發佈了一份核心業績慘淡的第一季度財報。財報多次提及關稅政策的衝擊,間接批評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同日,馬斯克表示,他計劃在5月「大幅」減少為特朗普政府工作,以專注於特斯拉。

馬斯克計劃下個月分配給「政府效率部」的時間將會大幅減少,以專注於特斯拉。AP圖片
核心指標全面遇冷 汽車業務創三年最差表現
據悉,特斯拉當日公佈第一季度凈收入為4.0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1%。截至22日下午,特斯拉股價收於每股238美元,較年初下跌近37%。

特斯拉股價自年初以來累計下跌37%,市值蒸發逾30億美元。
財報數據顯示,特斯拉首季錄得營收193.35億美元,較市場預期的213.48億美元低9.4%,較去年同期213億美元下降9.2%。
拖累業績的核心因素來自汽車銷量。首季總交付量僅336681輛,同比下降13%,創2022年以來最差季度表現。佔總收入72%的汽車業務收入同比下滑20%至139.67億美元,儘管能源與儲能業務營收同比增長67%至27.3億美元,仍難以扭轉整體頹勢。
與此同時,由於AI研發投入持續擴大,運營費用不降反增,營運利潤同比銳減66%至3.99億美元。營業利潤率更跌至2.1%,較去年同期下降343個基點。若非出售監管積分獲得5.95億美元,當季將出現淨虧損。
分析認為,特斯拉淨利潤大幅下跌的原因是該公司難以克服海外競爭壓力,以及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扮演的角色帶來的「聲譽衝擊」,或損害其品牌形象。
撤回全年增長展望 間接抨擊特朗普關稅計劃
今次財報最引人注目的,是特斯拉首次明確提及「快速變化的貿易政策」對供應鏈的衝擊。
特斯拉在財報中表示,快速變化的貿易政策,對全球供應鏈和特斯拉的成本結構產生不利影響,汽車和能源市場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加。再加上政治情緒的變化,可能會對特斯拉產品的需求產生重要影響。
財報還披露,當前的關稅形勢對能源業務影響更甚於汽車業務。分析指出,這一判斷的原因是特斯拉的大型儲能電池Megapack,使用從中國進口的磷酸鐵鋰電池。相較而言,特斯拉在美國銷售的汽車全都在本地組裝,不過也會受到零部件進口關稅的影響。
值得玩味的是,特斯拉並未如過去般給出2025年增長預期。管理層表示,將在次季財報重新審視2025年的指導預期,顯示出對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憂慮。
馬斯克明言「大幅」減少政府工作 續倡下調關稅
特斯拉發布財報同日,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他5月份分配給「政府效率部」的時間將會大幅減少。
此外,馬斯克也就關稅問題發表了看法。他表示,特斯拉有足夠的實力應對特朗普的任何決定,但當利潤率仍然較低時,關稅對企業來說會非常艱難。馬斯克又強調稱:「關稅的決定權完全在於美國總統……我會提供自己的建議。」馬斯克表示支持降低關稅,並將繼續倡導關稅下調。
此前,馬斯克就曾表示想在5月底前辭去政府特別僱員職務,作為政府的特殊僱員,馬斯克只能在白宮任職130天。馬斯克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他相信自己能在「規定的時間框架內」,也就是在5月底卸任之前,完成削減1萬億美元政府開支的目標。

3月以來,全美爆發「反馬斯克」示威。AP圖片
身兼科技巨頭掌門與政府官員,馬斯克的「雙重角色」一直備受質疑。自馬斯克領導政府效率部以來,該機構採取的行動已推動超過3萬名聯邦工作人員被解雇,另有約7.5萬名聯邦僱員接受了「買斷離職計劃」,引發全美多地抗議。
馬斯克上月在威斯康星州舉行的一場活動上稱,在政府效率部工作讓他「付出了很多」。有人試圖向他和特斯拉公司施加巨大壓力,而特斯拉股價大約「縮水一半」。
市場數據顯示,特斯拉股價自年初以來累計下跌37%,市值蒸發逾30億美元。有分析師警告,若接下來兩季無法扭轉營收跌勢,投資者耐心可能見底。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