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高薪碩士生為湊囡辭職當全職爸 2個月暴瘦22磅疑患「產後抑鬱」

Plastic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Plastic

      Plastic

      高薪碩士生為湊囡辭職當全職爸 2個月暴瘦22磅疑患「產後抑鬱」

      2025年04月28日 13:30 最後更新:04月29日 23:35

      內地一名33歲碩士畢業生原本有份好工,為了愛女辭職成為「湊仔公」,卻在2個月暴瘦22磅,一度懷疑自已患上「產後抑鬱」,他將個人經歷拍片記錄轉型成為育兒KOL,得到許多新手爸媽的共鳴。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高薪碩士成為「湊仔公」

      更多相片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茉莉爸」是獸醫專業碩士畢業,以前從事寵物食品銷售工作,月入2萬人民幣。幾年前,他在交友軟件上認識了前妻,意外懷孕,2年前生下女兒。為了照顧女兒,他放棄高薪工作,成為全職爸爸專心湊女。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全職爸爸陪女玩足全日

      他全職照顧女兒已經1年多,坦言從未快樂過,每天的湊女工作從早上6時開始,女兒醒來就要沖奶粉和陪玩。午餐時間,他餵食女兒後就會帶她到家附近的公園或室內遊樂場玩耍「放電」。到下午5時左右,女兒又會因為玩累而午睡。趁著女兒睡著的空檔,他會準備晚餐食材,烹煮好女兒的晚餐待7、8時醒來的時候吃。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他形容一邊吃,一邊要播放卡通片或說說故事為女兒解悶。晚上11時,父女兩人終於準備上床睡覺,而睡前故事一定少不免說來哄女兒睡。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長期失眠兼暴瘦22磅

      幼童很容易在半夜扎醒,他都深深體會到這一點,因女兒大概每3小時就會醒來一次。身為爸爸就要時刻關注女兒的睡眠情況,根本不能夠安睡。他一直想念以前的工作,與現在的生活相比,落差感很大,加上生活的壓力襲來,一連失眠好幾個月,身體亦日漸消瘦,僅2個月就瘦了22磅,懷疑自己患上「產後抑鬱症」。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記錄湊女日常當育兒KOL 

      「茉莉爸」深深體會到湊女的辛酸,並決定轉型做「育兒KOL」,開始社交平台拍片分享育兒辛酸,希望能夠讓更多人體諒全職媽媽在家照顧初生嬰兒的辛勞。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不被諒解離婚收場

      女兒如今快將2歲,平日在家湊女等待妻子回家,一心想著妻子會說出體諒他辛勞照顧女兒的說話,沒想到卻聽到她指責他的疏忽,久而久之演變成離婚收場。「茉莉爸」成為新手媽媽界的熱話,當中記錄的育兒經歷引起她們的共鳴,而前妻看過他的短片後,理解到他的感受,慢慢肩負起做母親的責任,多抽空陪伴女兒。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黑猩猩不只會用叫聲與同伴聯絡,還會敲打樹木產生節奏來溝通,而且每隻猩猩有各自的節奏特色。

      涉及11個野生黑猩猩族群

      《美聯社》報道,維也納大學、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羅馬大學和法國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認知科學研究所(ISC)等多國機構合作的這項研究,分析非洲多地11個野生黑猩猩族群,總共371段牠們穿梭叢林時,敲擊樹木板根行為。

      敲打像人類音樂中節奏感

      分析敲擊模式後發現,黑猩猩敲打樹木是有節奏的,每次敲打的時間點並非隨機,就像人類音樂中的節奏感。不同的亞種有不同節奏模式:「西部黑猩猩」的敲打節奏平均,「鼓點」較多,也就是節拍較快;「東部黑猩猩」的會長、短拍交替。此外,西部黑猩猩比較早就會將牠們發出的「喘吼聲」(pant-hoot) 與敲擊聲結合。

      遠在1公里外也能聽到

      這份9日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 期刊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猩猩這種敲擊樹木產生的低頻聲,有時遠在1公里外、甚至更遠處都能聽到,科學家相信,這是一種長距離溝通方式,或許意在提醒其他猩猩,某隻猩猩正在等待或者其行進方向。

      選擇有利傳播聲音樹木敲擊

      聖安德魯斯大學靈長類學家霍拜特 (Catherine Hobaiter)說,「在社交層面上來說,這是一種報到」,每隻猩猩有各自的「節奏特色」,也就是打擊模式,方便辨識某種敲擊聲是由誰發出的。研究團隊成員、法國CNRS靈長類學家克洛克福德 (Catherine Crockford) 指出,黑猩猩還會選擇有利於在茂密叢林中傳播聲音的特定形狀樹根和木種敲擊。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