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通吃專家服務配對 HelloToby極速吸客

理財

通吃專家服務配對 HelloToby極速吸客
理財

理財

通吃專家服務配對 HelloToby極速吸客

2017年01月14日 10:05 最後更新:10:57

愈來愈多人渴望有自己的生活,不想「打死一份工」,現時每七個勞動人口,就有一個就是Freelancer(自由工作者),且涉及各行各業,有80後便看中這個龐大的「炒散」市場,成立大包圍模式的網上服務中介平台HelloToby,開業短短數個月,已累積8,000多個配對個案,更獲得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旗下創投基金注資。

圖為共同創辦人鄭會杰 Jason(左)、管理層Derek(中)和共同創辦人譚君傑Ed。

圖為共同創辦人鄭會杰 Jason(左)、管理層Derek(中)和共同創辦人譚君傑Ed。


曾在大企業從事市場營銷工作、80後的首席執行官譚君傑指,HelloToby就像互聯網普及前的超市告示板,客人列出服務要求及酬金,合資格的服務提供者就會收到通知,並自行決定是否報價,雙方談妥條件並完成交易後,客人直接支付酬勞予服務提供者。

更多相片
圖為共同創辦人鄭會杰 Jason(左)、管理層Derek(中)和共同創辦人譚君傑Ed。

圖為共同創辦人鄭會杰 Jason(左)、管理層Derek(中)和共同創辦人譚君傑Ed。

譚君傑形容HelloToby就像互聯網普及前的超市小告示。

譚君傑形容HelloToby就像互聯網普及前的超市小告示。

平台的收入來自服務提供者報價,每次收取費用10至70元不等。

平台的收入來自服務提供者報價,每次收取費用10至70元不等。

平台現時有13名全職員工。

平台現時有13名全職員工。

HelloToby早前獲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旗下創投基金承諾注資1,000萬元。

HelloToby早前獲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旗下創投基金承諾注資1,000萬元。



然而,不同於坊間流行的收入分成制,HelloToby的收入來自服務提供者每次報價,平台會視服務類別,每次收取費用10至70元不等,其後再無任何收費,如客戶無翻看其報價,收費會獲全數退還服務提供者。譚君傑指,有服務提供者曾花費數十元,投得數十萬生意,可謂「刀仔鋸大樹」。

譚君傑形容HelloToby就像互聯網普及前的超市小告示。

譚君傑形容HelloToby就像互聯網普及前的超市小告示。


此外,每張單最多只接受四個報價,採用先到先得模式,譚君傑解釋,太多報價會令消費者混淆及更難下決定,而且服務提供者以真金白銀購買報價機會,要保障其成功率達一定水平,未來會按個別行業情況,調整最高報價數量及收費。



平台設有服務提供者評級制度,並在服務分類內設立十大服務提供者名單,他們亦可上載履歷、以往服務成果、專業資歷等資料供客人參考。該公司產品總監鄭會杰稱,通常往績良好的更受歡迎,報價成功率較高,但新人夠主動仍有機會突圍而出。

平台的收入來自服務提供者報價,每次收取費用10至70元不等。

平台的收入來自服務提供者報價,每次收取費用10至70元不等。


HelloToby主打家居、學習進修、商業、健美、娛樂及活動五大類服務,各類別再細分不同服務。譚君傑坦言,客人與服務提供者建立穩定關係後,對配對服務需求會下降,因此平台主打客人在不同服務需求的「第一單」生意。



現時該公司全職員工13名,租用New Frontier物業辦公,每日有百多個配對,2,000多個註冊服務提供者,當中逾半數為活躍用戶。

平台現時有13名全職員工。

平台現時有13名全職員工。


平台市場推廣預算不多,但由於獲得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前黑石集團董事總經理吳啟楠等名人牽頭的新風天域(New Frontier)創投基金入股,獲得了一定的曝光,此外亦會在網上搜尋引擎購買關鍵字廣告。



由去年5月組成團隊到8月正式出街,HelloToby至今累積8,000多個配對個案,涉及總金額近300萬元,隨著配對記錄累積,平台開始為部分服務提供參考價。該公司業務總監郭迪豪希望平台可令裝修、法律服務等傳統行業的運作更透明,長遠將向搜尋引擎方向發展。

HelloToby早前獲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旗下創投基金承諾注資1,000萬元。

HelloToby早前獲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旗下創投基金承諾注資1,000萬元。


他指平台會與服務提供者合作,按服務類別制訂問卷,簡化客人使用流程同時,確保服務提供者有充足資訊提供報價,然而該措施消耗人手及資源,要覆蓋所有服務類別需時,正研究以人工智能自動產生問卷。



產品總監鄭會杰補充,HelloToby的智能電話App暫時只有服務提供者使用版本,用家仍須使用網頁作配對,會盡快推出用家App。此外,集團將發展開鎖、修理爆裂水喉等緊急服務的人工智能即時配對,毋須再等報價。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與團結香港基金,就香港青年於大灣區創業的挑戰,發表聯合研究報告,並提出10項政策建議。

大灣區。資料圖片

大灣區。資料圖片

研究團隊走訪大灣區6個內地城市,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肇慶和惠州的13間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與包括於當地創業的人士等95名持份者訪談,透過基礎服務、資源對接、孵化能力及可持續性4方面,分析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的實際情況。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10項建議當中,包括推動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在香港成立服務中心,向香港創業青年提供選擇和入駐基地及公司註冊等服務,並建議兩地雙創基地互推互認機制,為雙創基地初創企業搭建平台,配對公私營機構業務需求。孵化能力方面,報告建議擴大企業跨境徵信合作範圍,允許港青港企透過預期能獲得的政府補貼和獎勵,作為抵押或擔保來獲取銀行貸款,以紓緩現金流不足。而為加強可持續性,報告同時建議,建立制度為私營雙創基地提供資金保障。

大聯盟秘書長、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表示,有關建議措施是希望加強兩地在創業政策方面的合作,從而推動資源共享、簡化創業流程,並培育更多跨境創業項目。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