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飛將軍李廣 智勇雙全卻言而無信

歷史長河

飛將軍李廣 智勇雙全卻言而無信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飛將軍李廣 智勇雙全卻言而無信

2024年11月01日 10:00

盛唐著名詩人王昌齡留有一詩《出塞二首其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了解到「飛將軍」李廣,他驍勇善戰、智謀雙全,出擊匈奴時,連匈奴單于都佩服他。不過,後世也對他有一些不好的評價:心胸狹隘,言而無信。

李廣像 (網上圖片)

李廣像 (網上圖片)

李廣是秦朝名將李信之後,將門世家出身。他在西漢時期的文帝、景帝、漢武年間任職,先後率領士兵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在雁門、代郡等地打擊匈奴。籠統去計,李廣曾率兵征戰七十多次,立下多次戰功。也曾率領數百騎兵,智騙上千匈奴大軍,全身而退。匈奴人一聽到李廣的名字,都十分害怕,都敬佩李廣的才智與謀略。

明代顧繡《竹石人物花鳥合冊》之李廣靖邊 (網上圖片)

明代顧繡《竹石人物花鳥合冊》之李廣靖邊 (網上圖片)

李廣小時樹立遠大志向,要成為驍勇善戰的將士,保衛國家。因此他從小便練習射箭,擁有精湛射箭技術。他的故事至仇仍在民間廣泛流傳,包括「巧計退兵」:漢景帝年間,匈奴進攻上郡,漢景帝讓心腹宦官監督李廣練兵。

期間,宦官帶著幾十名騎兵在野外馳騁,恰好碰見三名匈奴人並交戰。宦官倉皇而回,將這件事情告知李廣。李廣帶了一百名騎兵,前去包抄,李廣追上射死了兩人,留下一名俘虜。李廣將俘虜綁在馬時,看見前方有數千匈奴騎兵。匈奴大軍也看到了李廣,以為他們施誘敵之計,不敢輕舉妄動。李廣率領的百名騎兵非常驚慌,李廣則告之:「匈奴肯定以為我們誘敵,不敢襲擊。」隨後李廣命令全體士兵前進,大約與匈奴還有兩公里時停下來,讓騎兵解鞍下馬。匈奴軍看見李廣隊伍鎮定自若,堅信是誘敵。最終李廣隊伍安然無恙回到駐兵處。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故事可看出李廣智勇雙全,加上他一生征戰南北,但統治者並沒有給李廣封侯拜相,似乎對李廣很不公平。初唐詩人王勃在看李廣的事跡時,在《滕王閣序》中寫到:「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典故出自文章《史記·李廣將軍列傳》,從中可得知《史記》作者司馬遷對李廣的評價,王勃與司馬遷一樣,也為李廣沒有封侯拜相感到憤懣不平。

西漢文帝曾說:「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可以得知漢文帝非常欣賞李廣,他認為李廣生不逢時,如果他生於高祖年間,李廣獲封萬戶侯是承擔得起的。因為他智勇雙全、處事冷靜、臨危不懼,看清大局沉著摧毀匈奴主力。其次,他愛惜兵士,與下屬關係親密。在景帝及武帝年間,李廣即使立下戰功,但不驕不躁。司馬遷曾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總結世人對李廣的評價。

司馬遷《史記》的「太史公曰」對李廣的評價(網上圖片)

司馬遷《史記》的「太史公曰」對李廣的評價(網上圖片)

圍繞李陵所產生的爭議從未間斷,後世對李廣的評價還有一點便是,他是一個心胸狹隘、錙銖必計的人。如果別人得罪了他,一定會想辦法報復。記一次,李廣在貶謫時遭到霸陵尉奚落,到了李陵再受重用時,毫不猶豫殺掉霸陵尉。另外,李廣鎮守隴西時,恰逢羌人起義,李廣誘騙八百多羌人投降,承諾不會傷害他們。但是,李廣最終將他們坑殺,因此成為了一個言而無信的人。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戒話古今文章「迥然不同」 曹植只算第二

2025年01月20日 20:00

形容兩人性格完全不同,可以用「判若天淵」或「截然不同」,但若想文章能夠與眾不同的話,不妨考慮使用「迥然不同」。成語出自宋.張戒《歲寒堂詩話》卷上:「文章古今迥然不同,《詩品》以〈古詩〉第一,子建(曹植)次之,此論誠然。」

鍾嶸《詩品》善本(明嘉靖年間刻本) (網上圖片)

鍾嶸《詩品》善本(明嘉靖年間刻本) (網上圖片)

中國洋洋數千年歷史,詩文之多浩瀚如煙,如何有系統地整合起來,並分出高下,讓後世易於閱讀呢?終於,在南朝梁武帝時,著名文學評論家鍾嶸作《詩品》一書,成為現存最早的詩論專著。書上把自漢代至南朝梁的一百二十二位五言詩人,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包括李陵、班婕妤等十一人及無名氏古詩;中品包括秦嘉、徐淑等三十九人;下品包括班固、酈炎等七十二人。對於曹植,鍾嶸尤其欣賞,稱「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而對於他的父親一代梟雄曹操則抑居下品。

顧愷之《洛神賦圖》中的曹植(坐著者)及洛神 (網上圖片)

顧愷之《洛神賦圖》中的曹植(坐著者)及洛神 (網上圖片)

曹植的詩作十分有名,傳說他可以七步成詩,流傳《洛神賦》背後與甄宓的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至今已成經典文學作品。南朝宋國詩人謝靈運曾稱他「才高八斗」,難怪鍾嶸《詩品》也對曹植大加稱讚。如此文學巨擘,為甚麼說他只得第二呢?那麼便得再看張戒的《歲寒堂詩話》。

張戒是南宋時人,主張好詩應該具備「意」、「味」、「氣」、「韻」四個要素。他認為「意」及「味」可以通過學習得到,但「氣」及「韻」屬於作家天生的氣質及秉性方面的因素,不可強求。他在《歲寒堂詩話》卷談到,歷代作家如曹植、陶淵明、李白、韓愈及杜甫在這四個要素中各有其優越之處,為他人所不及。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接著,張戒表示自古以來,文章的形式及內容差異很大,甚至變得完全不一。當然是非今天不如古代呢?實有商榷餘地,但張戒偏好古詩,所以推鍾嶸《詩品》以古詩為歷代詩作中的第一,曹植的詩作次之。只能說張戒有其道理,古詩既為後代各家詩風的源頭,而曹子建詩風最近古詩,所以只能得第二。

後世取「文章古今迥然不同」一語,演變成「迥然不同」成語,形容彼此不同,差異很大。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