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貌似褒貶不明的成語,因為成語看似分為「老氣」及「橫秋」兩個不同的部分,原句最早出自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風情張日,霜氣橫秋。」可見剛開始的時候是指秋日的天空,為何竟與人有關呢?這得從孔稚珪的故事說起。
南朝時期,齊國的孔稚珪是一個風韻清雅的隱士,當他得知曾經隱居於鐘山的周彥倫要出任海鹽縣令時,覺得周彥倫不是真正的隱士,遠不及巢父及許由有志氣,於是作《北山移文》一文諷刺周彥倫。文中藉著北山山神的口氣,來諷刺當時有一些人表面像是隱者,心裡卻想得到朝廷的重用。
孔稚珪 (網上圖片)
文章先講述有一位周姓朋友,學識淵博,精通玄學,也長於史學。他雖然表面上選擇隱居,但心里卻牽掛著高官厚祿,無時無刻不用升官發財。當他剛到山上隱居的時候,總把自己打扮成一個風韻清雅的隱士,甚至把巢父、許由等歷史上有名的隱士都不放在眼內,風度之高勝於太陽,志氣之凜盛如秋霜。等到皇帝派了使者鳴鑼開道、前呼后擁,捧了征召的詔書,來到山中,這時他立刻手舞足蹈、魂飛魄散,改變志向,暗暗心動。在宴請使者的筵席上,他將隱居時所穿破衣服撕破燒掉,露出了一副庸俗的臉色。
網上圖片
後來他佩帶官印,成為海鹽縣令,把當日隱居時的道家書本及佛家的坐席拋棄,整工忙於公務。彈琴唱歌既已斷絕,飲酒賦詩也無法繼續,常常被綜覈賦稅之類的事牽纏,每每為判斷案件而繁忙,只希望升職做大官。
網上圖片
後世認為,《北山移文》就像是一篇「北山山神的文告」。北山山神貼出文告,告知世人周顒就是這樣一位心在官位的「朝隱」者。文章中的「霜氣橫秋」,後來演變為「老氣橫秋」,本指老練的氣概充塞秋日的天空,轉用來形容人老練而自負的神態,亦用於形容擺架子、自命不凡;或者是偏指「老」和「秋」,形容沒有朝氣,暮氣沉沉的樣子。
中國歷來對於外來文化採取包容的態度,兼收並蓄,唐代便廣泛地招胡人當兵。
有明一代,西方軍事發展一日千里,所造的火槍及火炮威力驚人。當時有識之士紛紛建議加以引進,實行軍事現代化,可視之為明代版本的「洋務運動」,並在戰場上隨即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當時有更大膽的想法是向葡萄牙借兵,甚至是組聯軍抗清,看似十分成功,為何最終功敗垂成?
明代有鄭和七次下西洋之壯舉,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不過隨後實行海禁,把海洋霸權拱手相讓予西方。然而在明末之際,傳教士紛紛來華,傳授西方知識。與此同時,葡萄牙及荷蘭等國積極發展東方貿易,在威迫利誘下積極打開中國市場,也使明室有更多接觸西方知識的機會。而在西方列強中,中國與葡萄牙的關係是比較好的,後者更以年付500兩白銀予明室的代價,順利取得澳門地的使用權達400年之久。當時中國與西方列強的不少事項更會讓澳門的葡萄牙作中間人,可見中葡雙方關係之密切。
徐光啟(右)與利瑪竇 (網上圖片)
1626年,明軍和後金在寧遠一帶交戰,最終明軍大獲全勝,這是明朝軍隊第一次打敗後金,史稱寧遠大捷。這次戰役中,來自葡萄牙的紅衣大炮表現亮眼,炸死後金高官多名,其中包括一名正白旗護軍統領,金兵也受到重創。明朝的有識之士就意識到了紅衣大炮的威力,其中就包括徐光啟。作為中西文化的先行者,徐光啟曾與利瑪竇合作翻譯過《幾何原本》,《測量法義》等書,他還是一位天主教徒。
1629年,剛登基不久的崇禎就遭遇了己巳之變,後金皇太極繞過山海關從蒙古入關,兵鋒直指北京,永平四城失守,畿輔震動。最後在袁崇煥的苦戰之下,皇太極才退去。差點被一鍋端的崇禎嚇破了膽,聽信謠言淩遲了袁崇煥。袁崇煥被殺後崇禎問政于大臣,該怎麼對付後金。時任禮部尚書徐光啟向崇禎說明了紅衣大炮的威力,並提議「置辦火器及取善炮西洋人赴京應用」。崇禎一聽紅衣大炮火力巨大,就採信了徐光啟的建議,派人到澳門購炮招兵。
紅夷大炮複製品 (網上圖片)
葡萄牙人自1553年後取得澳門的居住權,在1616年更開始委任澳門總督,對澳門的葡萄牙人進行自治,當時澳門不僅有葡萄牙艦隊還有軍隊,成為現成可用的軍隊。澳門總督對於明朝派兵的提議很是感興趣,最後雙方達成一口價4萬兩白銀的協定。按曾德昭《大中國志》記載,葡方準備一支400人的部隊,以葡人為主,及部分中國人與少數黑人等所組成。
可是誰知道主張「洋務」的徐光啟卻遭到中央政敵和地方官員彈劾,說引外夷入境,在天子腳下操兵弄器,堂堂天朝怎麼能向蠻夷借兵,於是崇禎只能作罷,急令已經走到南昌的葡軍返回澳門,計畫也因此破產。
雖然聯軍一事無疾而終,但故事並未就此完結,徐光啟的門生孫元化將繼續組建西洋火器營的未竟之業。崇禎四年(1631)三月,徐光啟便將陸若漢等人安排到山東登州,協助自己的學生登萊巡撫孫元化造炮練兵,積極引入葡人炮手,並由工匠護送大炮,這使得登州成為當時中國引進西洋火器技術的中心。
《神器譜》(網上圖片)
登萊與遼東的後金軍僅一海之隔,時有戰事發生,是紅夷大炮實驗其效能的一個理想基地。孫元化等人在登萊編練火車營,以紅夷大炮裝備和訓練士兵。孫元化對西方火器十分熟諳,以為「中國之銃惟恐不近,西洋之銃惟恐不遠,故必用西洋之法。」孫元化更著有《西法神機》,成為中國最早系統介紹了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書藉。
在孫部效力的葡萄牙炮手前期有13人,後來增加到40餘人,他們成立了一支模範炮隊,作為明軍孫元化部炮兵的示範部隊。這批葡籍雇傭軍拿著比周圍明軍官兵高幾十倍的工資,確實幹活也很有職業精神,教授明軍炮手各種技術也十分認真,工作幹得很不錯。
葡萄牙雇傭兵到達登萊僅1個月後,就直接參與了戰事。崇禎四年(1631年)五月,孫元化部屬張燾和葡萄牙統領公沙的西勞等,使用西洋火器 ,在皮島戰役中大敗後金。此次運用西式火器的海陸攻戰「戰艦蔽海,連日進戰,炮煙四塞 ,聲震天地」。戰鬥中能熟練操縱西洋大炮的,主要就是先期到達的13名葡萄牙炮手。據湯若望授、焦勖纂《火攻挈要》所載︰「崇禎四年,某中丞(指張燾)令西洋十三人,救援皮島,殲敵萬餘,是其(指西洋大銃)猛烈無敵,著奇捷之效者此也」。
明軍曾積極引進西方火器 (網上圖片)
此戰是皇太極直接指揮後金兵第一次攻打皮島,借道朝鮮由皮島北面渡海。金兵不會水戰,而明軍有百餘戰船和西洋大炮參戰,其結果不難想像。當時朝鮮人曾記錄下後金兵「扶傷盈路,不可勝記;柞鹵俱漂,草木渾腥」的慘狀。雙方激戰十餘日,後金兵也打得十分頑強,「猶潰而複合,合而複潰,如是者再四」,可是血肉之軀終究不是西洋炮火的敵手,戰鬥意志再強也敵不過炮火,後金兵被迫放棄進攻,「畏縮奔於八十裡之外,不敢複近海岸。」六月二十八日,後金兵自朝鮮撤兵,七月二日回了瀋陽。
不過崇禎五年(1632年)登州之戰中明軍失利,孫元化等人兵敗被處死。崇禎六年(1633),徐光啟與世長辭,明室引進西洋火炮之事無以為繼。加上部分降後金後,使後金軍取得相應之技術,並能通過仿製紅夷大炮,戰事對明軍日益不利。
隨著1644年北京城破,明代自此退出歷史舞台,由南明繼續抗清之業。此後葡萄牙人的火炮繼續發揮其餘熱。然而,儘管西洋大炮威力驚人,但遺憾的是數量太少,不足改變整場戰爭。另外,南明內部的紛爭也給予滿清可乘之機,最終未能扭轉形勢,而中國也錯失一次軍事現代化的機會,以致在鴉片戰爭後及後的戰爭中屢次敗於西方烈強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