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明朝漢人移居琉球 建立村莊成四大士族

歷史長河

明朝漢人移居琉球 建立村莊成四大士族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明朝漢人移居琉球 建立村莊成四大士族

2017年11月08日 10:00 最後更新:11月10日 16:35

日本不少著名的女藝人,如安室奈美惠、新垣結衣等,都是來自沖繩縣,亦即時古時稱為琉球的地方。在明朝時代,琉球歸順大明成為藩屬,也有不少漢人移居此地,更成為當地的四大士族之一,因此不少當地人其實是漢日混血。

琉球族 (網上圖片)

琉球族 (網上圖片)

上古時代的琉球群島,已有人定居,後來出現了三個王國,亦即中山、山南、山北,史稱「三山時代」。明太祖建明五年(公元1372年),琉球三國對明朝稱臣,成為了中國的藩屬國。公元1429年,中山國統一琉球,尚巴志王被明朝政府冊封為琉球王,琉球王國正式建國。自此之後,琉球一直按照明朝的禮制隔年向明進貢(滿清入關後,琉球繼續與大清保持藩屬關係,每當新的琉球王即為都要派遣使節請求冊封,從未間斷)。

更多相片
琉球族 (網上圖片)

琉球族 (網上圖片)

《使琉球記》詳述了很多關於琉球國的歷史。(網上圖片)

《使琉球記》詳述了很多關於琉球國的歷史。(網上圖片)

古畫下的琉球那霸城 (網上圖片)

古畫下的琉球那霸城 (網上圖片)

二戰時沖繩飽受戰火摧殘 (網上圖片)

二戰時沖繩飽受戰火摧殘 (網上圖片)

《使琉球記》詳述了很多關於琉球國的歷史。(網上圖片)

《使琉球記》詳述了很多關於琉球國的歷史。(網上圖片)

洪武年間,明帝國與琉球建立關係後,皇帝隨即派遣福建舟工三十六姓赴琉球定居,這些移民被稱為「閩人三十六姓」。閩人三十六姓到達琉球後,在那霸港附近久米一帶的島上建立自己獨立村落,俗稱「久米村」。久米村的居民為華人後裔或者精通漢語而奉旨入籍的琉球人,他們非常重視教育,其漢語水平非常高,在琉球國對明朝的交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接待冊封船和對明貿易的人多為久米士族。

古畫下的琉球那霸城 (網上圖片)

古畫下的琉球那霸城 (網上圖片)

根據乾隆年間學者李鼎元著有的《使琉球記》記載,因為久米人精通漢文,所以在琉球社會中的地位較高。久米士族和首里士族、那霸士族、泊士族,是為琉球四大士族。首里士族長期壟斷王府高官的職位,久米士族則長期壟斷著四個「官生」(指中國明清科舉制度中,以官廕而獲准入讀國子監)的名額。

不過,日本豐臣秀吉在統一日本後不久,便派兵攻打琉球,國王被俘,被強迫寫下誓文,每年要交納糧食。自此,琉球亦同時成為了日本的藩屬。1879年日本政府命令琉球國王尚泰移居東京,並命名為沖繩,琉球國終於滅亡。隨著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戰敗,清政府失去對琉球的發言權。同一時間,許多支持清朝的久米人選擇流亡清朝,其餘的人則逐漸融入了琉球人之中,從事漁業、農耕等行業,從此以後,久米村開始走向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政府為了固守本土,亦即本州、九州、四國、北海道,捨棄救援沖繩,成為日本領土範圍內唯一發生地面戰的地區,導致大量人口死亡,小島慘遭戰火無情摧殘。

二戰時沖繩飽受戰火摧殘 (網上圖片)

二戰時沖繩飽受戰火摧殘 (網上圖片)

戰後27年間,沖繩又被美軍佔領、與本土分離,直至1972年才將主權移交日本。不過,美軍基地未有撤走,導致沖繩縣民至今仍要忍受基地帶來的痛苦與犯罪。因此,過去東京和大阪的房東也會在公寓貼上「不歡迎沖繩人入住」的告示,沖繩人不但在職場會受到歧視評價,日本網路上也充斥著對沖繩的侮辱字句。

日本沖繩縣知事玉城丹尼在宜野灣市與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會面時表示,反對部署將用於反擊能力的長程導彈。

林芳正到沖繩訪問。林芳正X圖片

林芳正到沖繩訪問。林芳正X圖片

玉城丹尼說,今後若計劃將導彈部署在沖繩縣內,可以預見會導致基地負擔增加,並有風險會成為被攻擊對象,得不到縣民的理解。

沖繩縣知事玉城丹尼。Denny Tamaki FB

沖繩縣知事玉城丹尼。Denny Tamaki FB

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計劃在九州率先部署長程導彈,正在進行探討,將來亦可能會在沖繩部署。報道說,部署的長程導彈是12式陸基反艦導彈的性能提升型,射程將涵蓋北韓和中國沿海地區,目的是強化西南地區的防衛。若果西南地區受到攻擊,也能對敵方艦艇等進行反擊。

林芳正同時是沖縄基地負擔輕減擔當大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