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之所以能夠從一個販賣草鞋、織草蓆為業的草根人物,成為建立帝王霸業的君主,不少人都認為主要的原因是他禮賢下士,有不少賢才輔佐。有諸葛亮、龐統、法正等人為他出謀劃策,也有不少大將為劉備衝鋒陷陣。然而,在劉備奮鬥過程中,可能錯過了這一名人才-荊州牧劉表大將文聘。

影視中的劉備入蜀 (網上圖片)
文聘,字仲業,是三國時期的一員名將。在劉表生前,他一直為劉表麾下率兵鎮守南陽郡,為劉表抵禦北方諸侯的屏障。文聘被形容為「荊州第一勇將」,劉表十分倚重他。而當劉備駐守荊州新野時,特別是在劉表病危時,劉表曾想將荊州讓給劉備。據《三國志·先主傳》注引《英雄記》載:「表病,上備領荊州刺史」;《魏書》注引亦載:「表病篤,托國於備,顧謂曰: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

《三國志》注引劉表有意讓荊州予劉備 (網上圖片)
在這個時候,劉備是有機會拿下荊州收編文聘,但劉備心念二人同為漢室宗親,不忍趁人之危奪取劉表的荊州,所以沒有接受劉表的推讓,可能因為如此,錯失了這一員大將。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表死後,次子劉琮繼位。當曹操起兵南征荊州時,劉琮不發一兵一卒,舉荊州之地投降曹操,文聘也在此時加入了曹操。

網上圖片
《三國志·文聘傳載》,文聘當初不響應曹操的傳召,後來文聘與曹操相見時,被曹操問到為什麼不響應召見,文聘說:「先日不能輔弼劉荊州以奉國家」,對自己不能防禦外敵而慚愧;曹操對他的忠誠行為感慨:「仲業,卿真忠臣也。」並加以厚待。同時,曹操也佩服文聘的忠勇,在赤壁之戰後,曹操封文聘為關內侯,讓他率領重兵駐守荊州重地江夏,抵禦孫劉聯軍的進攻。

《三國志·文聘傳》局部 (網上圖片)
文聘這一守就是幾十年,和江東的孫權、鎮守荊州的關羽都打過仗,而且他不負重托,戰績斐然,威震敵國。《文聘傳》載,文聘曾經和樂進一起進攻關羽,雙方大軍在尋口大戰,文聘取得不小的戰績,被曹操封為了討逆將軍。後來,文聘又率軍在漢津口消滅了關羽的輜重部隊,在荊城燒毀了關羽麾下的戰船:「與樂進討關羽於尋口,有功,進封延壽亭侯,加討逆將軍。又攻羽輜重於漢津,燒其船於荊城。」關羽乃劉備的頭號大將,被譽為「武聖」,但是關羽在數次交戰中都吃了文聘的虧,沒在文聘身上佔到一點便宜,可見文聘勇猛。

影視中的關羽。關羽沒在文聘身上佔到一點便宜 (網上圖片)
《文聘傳》也記載了魏文帝黃初七年(226年)秋八月,孫權親率五萬大軍攻打石陽,當時應戰的文聘被重重包圍,情況危急。但文聘堅堅守城池,孫權屢攻不下,連續攻打了二十多日也沒有取得決定性戰果,正值秋雨連綿,孫權只好撤兵。文聘見狀,大開城門領兵追擊,大破吳軍而還。此戰後文聘威名赫赫,他獲增邑五百戶,並前共計千九百戶:「孫權以五萬眾自圍聘於石陽,甚急,聘堅守不動,權住二十餘日乃解去。聘追擊破之。」

網上圖片
在眾多三國統軍名將中,文聘絕對是當中的代表之一。《三國志》評價文聘:「江夏數十年,有威恩,名震敵國,賊不敢侵」這也說明曹操的眼光,也是文聘是位能征善戰的大將的最好證明。後來文聘死後,還被隨奉入曹操的宗廟祭祀,可見文聘在曹魏諸將中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