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曹純-三國時期容易被忽略的戰神

歷史長河

曹純-三國時期容易被忽略的戰神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曹純-三國時期容易被忽略的戰神

2019年04月03日 10:00 最後更新:04月04日 17:20

《三國演義》「尊劉抑曹」,即使曹操陣營中很多名將,能力都被嚴重弱化,故意被忽略,在《演義》成為一些籍籍無名的角色,有的甚至連名字都沒出現。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曹純。在正史記載,他在平定河北、掃蕩烏桓、擊敗劉備,一系列戰事中有精彩發揮,堪稱「軍神」。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眾所周知,「虎豹騎」是曹操開設霸府之後組建的侍衛軍,因作戰時像虎豹勇猛,故有此稱。據正史記載,虎豹騎的成員全來自於軍中最驍勇的士兵,一旦有所傷亡,甚至要由百夫長遞補,戰力可想而知,而統率虎豹騎的正正就是曹純,《三國志》注引《魏略》載:「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三國志》講述曹純的部分 (網上圖片)

《三國志》講述曹純的部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演義》中的趙雲在長坂坡斬曹營上將50有餘,百萬軍中懷阿斗全身而退,成為佳話 (網上圖片)

《演義》中的趙雲在長坂坡斬曹營上將50有餘,百萬軍中懷阿斗全身而退,成為佳話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曹純也是率領虎豹騎,於建安十年的南皮之戰(公元205年)中名揚戰場。據《三國志》載,當年曹操以袁紹的長子袁譚背棄盟約為藉口,率軍進攻袁譚率重兵屯駐的南皮。由於敵軍的戰鬥力極強,曹軍傷亡慘重,一度使得曹操打算撤走。

《三國志》講述曹純的部分 (網上圖片)

《三國志》講述曹純的部分 (網上圖片)

此時,曹純出言勸阻,並親率「虎豹騎」猛攻,「督虎豹騎從圍南皮」,並徹底扭轉局勢,更在亂軍之中斬殺袁譚。經此一戰,曹操基本上肅清袁氏家族在河北的勢力,勢力大增。

在擊殺袁譚兩年後(公元207年),曹純又跟隨曹操北征遼西烏桓,並在白狼山遭遇敵軍數萬精銳騎兵的阻擊,形勢一度非常危急。此時,曹純率領「虎豹騎」猛衝烏桓軍陣,一戰將之擊潰,斬殺敵酋長蹋頓單于。此後,曹操乘勝進軍,肅清烏桓叛軍,迫使胡、漢二十萬眾投降。戰後,曹操獎賞曹純的功勞,進封他為高陵亭侯。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而曹純最後一次名揚戰場,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長坂坡之戰。這場戰役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必定是趙子龍七進七出曹營、單騎營救劉禪,或者是張飛單騎據守當陽橋頭,大喝長板橋嚇死夏侯傑。這只是《演義》的部分,而就史實而論,長坂坡之戰中真正出彩的是曹純。

《演義》中的趙雲在長坂坡斬曹營上將50有餘,百萬軍中懷阿斗全身而退,成為佳話 (網上圖片)

《演義》中的趙雲在長坂坡斬曹營上將50有餘,百萬軍中懷阿斗全身而退,成為佳話 (網上圖片)

戰事中,曹純奉曹操之命,率領五千「虎豹騎」,以日行三百里在長坂坡追上劉備,迅速擊敗對方數萬大軍,迫使劉備在慌亂中僅帶著諸葛亮、趙雲、張飛等數十騎逃走,相當狼狽。到了戰事結束,曹純不僅繳獲了大量的輜重、糧草,收降大批離散的敵軍士兵,還抓獲劉備的兩個女兒。經此一戰,劉備元氣大傷,近乎賠光全部家底。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長坂坡之戰後,曹純又跟隨曹操進佔江陵,不久後便遭遇赤壁之敗。赤壁戰敗後,曹純率軍護送曹操返回老家譙郡,此後再沒有參加過任何戰事。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純因病去世,終年41歲。曹純死後,曹操哀慟不已,許久都沒能悲傷中走出來。魏文帝曹丕在公元220年即位後,追諡曹純為威侯。

作為一代蓋世名將,曹純正值壯年撒手人寰,沒機會再取得更輝煌表現,令人扼腕嘆息。曹純作為「虎豹騎」統領,他去世後,曹操也找不了合適人選,索性由自己統領,可見曹純地位難以取代。

往下看更多文章

郭象出仕 「口若懸河」受讚賞

 

「口若懸河」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世說新語.賞譽》,當中有言:「王太尉云:『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西晉玄學家郭象少有才學,對於日常生活中之事,他總能在當中找到不平凡之處。每每接觸到一些現象,他都會留心觀察,然後再冷靜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說他智周萬物也不為過。他不僅知識淵博,甚至對於老莊學說有著獨到的見解。當時,有不少人因仰慕其才名而慕名而來。然而,郭象並不向往官場,所以凡是請他出仕的,他都一概謝絕。每天不是埋頭研究學問,就是和志同道合的人談論哲理。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恪守「不做官、只做學問」的人生原則,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活得自在。可是朝廷又怎麼暴殄天物呢?朝廷多年來都不放棄,哪怕多次被郭象拒絕,也要派人來請他出仕。郭象實在推辭不掉了,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下來。朝廷一見郭象把事情應了下來,馬上就把他封為「黃門侍郎」。要知道,黃門侍郎在晉朝已經有副宰相的地位了!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到了京城,郭象很快就憑著自己豐富的知識在官場上站穩了腳。加上,他口才很好,對什麽事情都能講得頭頭是道,所以人們都愛聽他那生動且深刻的論述。當時太尉王衍也十分欣賞郭象,認為他不但立論新穎,講話還條理清楚,所以他常常在別人面前讚揚郭象說:「聽郭象說話,就好像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滔滔不絕地往下灌注,永遠沒有枯竭的時候。」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提煉出「口若懸河」這個成語,而「懸河」即瀑布之意,所以這個成語比喻人說話滔滔不絕,像河水傾泄一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