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尊劉抑曹」,即使曹操陣營中很多名將,能力都被嚴重弱化,故意被忽略,在《演義》成為一些籍籍無名的角色,有的甚至連名字都沒出現。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曹純。在正史記載,他在平定河北、掃蕩烏桓、擊敗劉備,一系列戰事中有精彩發揮,堪稱「軍神」。

網上圖片
眾所周知,「虎豹騎」是曹操開設霸府之後組建的侍衛軍,因作戰時像虎豹勇猛,故有此稱。據正史記載,虎豹騎的成員全來自於軍中最驍勇的士兵,一旦有所傷亡,甚至要由百夫長遞補,戰力可想而知,而統率虎豹騎的正正就是曹純,《三國志》注引《魏略》載:「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
曹純也是率領虎豹騎,於建安十年的南皮之戰(公元205年)中名揚戰場。據《三國志》載,當年曹操以袁紹的長子袁譚背棄盟約為藉口,率軍進攻袁譚率重兵屯駐的南皮。由於敵軍的戰鬥力極強,曹軍傷亡慘重,一度使得曹操打算撤走。

《三國志》講述曹純的部分 (網上圖片)
此時,曹純出言勸阻,並親率「虎豹騎」猛攻,「督虎豹騎從圍南皮」,並徹底扭轉局勢,更在亂軍之中斬殺袁譚。經此一戰,曹操基本上肅清袁氏家族在河北的勢力,勢力大增。
在擊殺袁譚兩年後(公元207年),曹純又跟隨曹操北征遼西烏桓,並在白狼山遭遇敵軍數萬精銳騎兵的阻擊,形勢一度非常危急。此時,曹純率領「虎豹騎」猛衝烏桓軍陣,一戰將之擊潰,斬殺敵酋長蹋頓單于。此後,曹操乘勝進軍,肅清烏桓叛軍,迫使胡、漢二十萬眾投降。戰後,曹操獎賞曹純的功勞,進封他為高陵亭侯。

網上圖片
而曹純最後一次名揚戰場,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長坂坡之戰。這場戰役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必定是趙子龍七進七出曹營、單騎營救劉禪,或者是張飛單騎據守當陽橋頭,大喝長板橋嚇死夏侯傑。這只是《演義》的部分,而就史實而論,長坂坡之戰中真正出彩的是曹純。

《演義》中的趙雲在長坂坡斬曹營上將50有餘,百萬軍中懷阿斗全身而退,成為佳話 (網上圖片)
戰事中,曹純奉曹操之命,率領五千「虎豹騎」,以日行三百里在長坂坡追上劉備,迅速擊敗對方數萬大軍,迫使劉備在慌亂中僅帶著諸葛亮、趙雲、張飛等數十騎逃走,相當狼狽。到了戰事結束,曹純不僅繳獲了大量的輜重、糧草,收降大批離散的敵軍士兵,還抓獲劉備的兩個女兒。經此一戰,劉備元氣大傷,近乎賠光全部家底。

網上圖片
長坂坡之戰後,曹純又跟隨曹操進佔江陵,不久後便遭遇赤壁之敗。赤壁戰敗後,曹純率軍護送曹操返回老家譙郡,此後再沒有參加過任何戰事。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純因病去世,終年41歲。曹純死後,曹操哀慟不已,許久都沒能悲傷中走出來。魏文帝曹丕在公元220年即位後,追諡曹純為威侯。
作為一代蓋世名將,曹純正值壯年撒手人寰,沒機會再取得更輝煌表現,令人扼腕嘆息。曹純作為「虎豹騎」統領,他去世後,曹操也找不了合適人選,索性由自己統領,可見曹純地位難以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