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科學界應重新探討長非編碼RNA的識別和功能。
香港中文大學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團隊,最近發現一些非編碼核糖核酸(RNA)能夠產生小蛋白質(小肽),對生物發育及抗逆調控等起關鍵作用。研究結果打破現今科學界對長非編碼RNA的廣泛定義,或有助開拓新疾病療法及改良農作物。
香港中文大學。資料圖片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陳廷峰教授一直研究IncRNA的識別和生物信息學分析。團隊透過最新的質譜儀發現部分小肽是源自IncRNA,這一發現推翻非編碼RNA不會合成蛋白質的認知,意味科學界應重新探討長非編碼RNA的識別和功能。
此外,團隊亦發現小肽的轉錄可隨著環境壓力的轉變而產生變化,因此IncRNA產生的小肽或會有其他生物功能,例如在植物中的小肽可調控生長、調控生物性及非生物性抗逆反應等。
中大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團隊,開展一系列關於植物與環境基本互動機制的研究,旨在開發新的植物和農業技術,令可持續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而陳廷峰教授的團隊負責IncRNA的識別和生物信息學分析,冀深入了解植物的基因組學,並結合倪世明教授質譜分析的專業意見,以及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中心主任林漢明教授的大豆研究技術,為改良大豆及其他農作物抗逆能力提供新研究方向。
由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和香港科學院合辦的「2024未來科學大獎周」3日於香港科學館舉行「獲獎者與青少年對話」,今年大獎的主題為「年度科學盛事 啟迪未來之光」,希望通過不同活動,激發年輕人對科學的興趣和潛能。
「獲獎者與青少年對話」活動,旨在通過獲獎科學家與香港學生的面對面交流,分享科研經驗,傳承科學精神。(圖片由未來科學大獎提供)
近250名本地中學生與今年四位未來科學大獎的獲獎者,包括「生命科學獎」獲獎者鄧宏魁、「物質科學獎」獲獎者張濤及李亞棟,以及「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孫斌勇,就不同的科學議題即場交流,分享科研經驗。
「獲獎者與青少年對話」活動旨在通過獲獎科學家與香港學生的面對面交流,分享科研經驗,傳承科學精神。(圖片由未來科學大獎提供)
活動由香港青年科學院院長及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研究)岑浩璋教授和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的張詩欣同學共同主持。參與的學生踴躍提問,氣氛熱烈。不少同學關注獲獎人在科研路上面對的困難。
香港青年科學院院長、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研究)岑浩璋教授及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學生張詩欣同學擔任特邀嘉賓主持活動。(圖片由未來科學大獎提供)
2024年未來科學大獎的「生命科學獎」得主鄧宏魁介紹了他的研究成果,闡述了如何利用化學方法將體細胞重編程為多能幹細胞,進而改變細胞的命運和狀態。鄧宏魁形容,生命科學的範圍尚有很多未知的領域,相信21世紀是屬於研究生命科學的世紀,「物質科學獎」得主張濤和李亞棟則分享了他們在「單原子催化」方面的開創性研究。張濤席間提及,失敗的過程中,總會有成功線索,勉勵同學在科研路上要堅持,不要害怕失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得主孫斌勇則談到了他在李群表示論上的重要研究。
2024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獎者鄧宏魁闡述其獲獎成果,包括他利用化學方法將體細胞重編程為多能幹細胞,改變細胞命運和狀態方面的工作。(圖片由未來科學大獎提供)
2024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獲獎者張濤(圖)及李亞棟,講述他們對「單原子催化」的發展和應用所作出的開創性研究。(圖片由未來科學大獎提供)
2024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孫斌勇分享他在李群表示論上的研究。(圖片由未來科學大獎提供)
「獲獎者與青少年對話」活動旨在通過獲獎科學家與香港學生的面對面交流,分享科研經驗,傳承科學精神。(圖片由未來科學大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