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盛唐皇家建築設計最高水平的代表。
隨著考古人員對華清宮朝元閣遺址的持續發掘,發現了大量唐代建築構件和銘文板瓦,一座保存較為完好的唐代高台建築遺址已顯露真容。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邢福來介紹,考古發掘證實朝元閣為唐代華清宮驪山禁苑內規模最大的建築群,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唐代高台建築遺址,是盛唐皇家建築設計最高水平的代表。
朝元閣為唐代華清宮驪山禁苑內規模最大的建築群。網上圖片
朝元閣為唐代華清宮驪山禁苑內規模最大的建築群。網上圖片
朝元閣遺址位於西安市臨潼區驪山西繡嶺第三峰峰頂北端,始建於唐天寶年間,利用山頂原有地貌削岩填坡,修整成一座現存高度達6米的夯土高台。據悉,在驪山禁苑的眾多建築之中,朝元閣是唐玄宗親臨次數最多的一座。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從2018年開始,考古人員對朝元閣遺址開展發掘工作。發掘面積1,550平方米,全面揭露了夯土高台、主體建築、東西踏道、廊房等,厘清了遺址的層位關係,發現了疊壓在唐代遺址上方的晚期建築基址,探明了唐代夯土的範圍與深度,清理了殘存的唐代建築木構件,並對遺址開展了航空測繪、激光掃描等精細測繪工作。
湖北省博物館將於2025年舉辦「湖北歷史文化陳列」展,館方近日公佈鎮館之寶「鄖縣人頭骨化石」樣貌復原像,這是全球首次對距今100萬年古人類頭骨化石進行科學相貌復原。
百萬年古人類頭骨化石全球首次相貌復原
據內媒報導,「湖北省鄖縣人頭骨化石高精度掃描及相貌復原研究」於2017年6月啟動。這項研究由湖北省博物館、山西大學、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武漢大學和北京聯合大學等多家科研機構組成的跨學科、跨領域的強大科研團隊共同進行,經過近八年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果。
微博圖片
「鄖縣人」寬鼻深邃大眼模樣曝光
研究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對頭骨化石和顱骨進行高精度掃描,研究團隊利用工業級掃描儀重建鄖縣人頭骨化石的模型;第二階段則在顱骨模型的基礎上,依據人體頭面部的解剖學規律,運用雕塑、繪畫和數位圖像等技術,塑造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肌膚和毛髮等細部,重建顱骨生前的面貌。
微博圖片
研究結果:女性一號頭骨及男性二號頭骨 距今約100萬年
研究結果顯示,一號頭骨化石為女性,年齡介於25至45歲,距今約100萬年;二號頭骨化石為男性,年齡也在25至45歲之間,距今同樣約100萬年。
微博圖片
對古人類化石相貌復原極具參考價值
此前,北京人、陝西藍田人、四川資陽人、安徽華龍洞人等古人類化石也曾進行過相貌復原,但因大多數化石保存不完整,缺失了許多關鍵部位,導致復原效果不佳。至於保存較完整的北京人相貌復原結果,中外學者間也存在不一致的情況。因此,此次鄖縣人頭骨化石的相貌復原,集結了古人類學家、刑偵專家、3D復原專家及舊石器時代考古專家的力量,最終成功完成了復原工作。
微博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