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聖誕前後以至新年,都是許多行業的黃金檔期,可惜今年受疫情重創,政府上周又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令不少業界及其員工雪上加霜。
昨晚政府公佈第四輪抗疫基金,擬下周一獲立法會通過後,一月內發放資助予受措施影響行業。政府強調部份行業資助額較上輪增加一倍,相信是大致回復到第二輪抗疫基金水平。
對於小店微企,有關資助無疑有一定幫助,但對於面積較大、租金較貴的業務處所,卻未免杯水車薪。我建議政府考慮按處所規模計算不同資助金額,又應補助同受影響的物料供應商批發商。除了僱主,政府也該向手停口停的員工發放補助,紓緩他們的生活壓力。
雖說這輪資助旨在幫助受影響行業,但實質並未全面。政府禁食肆晚上堂食,該些供應食肆食材、酒類等供應批發商固然大受打擊,而市民減少外出消費,不少商場晚上「水盡鵝飛」,有零售商戶銷售額跌了一半以上。零售與批發環環緊扣,前者不好景,後者自然受累,政府實不應遺漏他們。
歸根究柢,我認為更簡單便捷的援助是再推第三期「補就業」計劃,當然吸取之前經驗,生意逆市上升的行業如超市不應再獲資助,資助應精準幫助有需要行業;另又可設立臨時的短期失業援助金,幫助因疫情而暫時失業人士及未受惠任何援助的自僱人士。
在這非常時期,政府也應用上非常手法,除要向商業租戶提供租金援助,也應如新加坡、澳洲等地立法,促使業主在疫情期間減租及暫緩向有困難商戶採法律行動,這樣大家才能捱過這個寒冬。
立法會議員(批發及零售界)
邵家輝
家輝講場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