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2月2日,中國考古學者在北京周口店,挖掘出第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化石,我們都稱這人種為「北京猿人」,一般認為他們生活在距今約50萬年前。西方在2009年發表推測結果,上推至68至78萬年前。

北京人復原頭像。(網上圖片)

北京人復原頭像。(網上圖片)

早期參與挖掘的學家。(網上圖片)

早期參與挖掘的學家。(網上圖片)

專家至今仍穿梭北京人遺址發掘及研究。(網上圖片)

專家至今仍穿梭北京人遺址發掘及研究。(網上圖片)

經過研究後推斷,北京猿人四肢骨的大小、形狀、比例和肌肉附著點,基本上具有現代人形式。北京猿人男性高約156厘米,女性約144厘米。北京人的生活,通常幾十人結成一群,他們壽命很短,14歲已經相當「老」。

更多相片
北京人復原頭像。(網上圖片)

北京人復原頭像。(網上圖片)

早期參與挖掘的學家。(網上圖片)

早期參與挖掘的學家。(網上圖片)

專家至今仍穿梭北京人遺址發掘及研究。(網上圖片)

專家至今仍穿梭北京人遺址發掘及研究。(網上圖片)

近年利用科技推斷出,北京人腦部左右不對稱。(網上圖片)

近年利用科技推斷出,北京人腦部左右不對稱。(網上圖片)

瑞典的地質學家早期在周口店發掘出不同的化石,現藏於於瑞典一所古生物博物館。(網上圖片)

瑞典的地質學家早期在周口店發掘出不同的化石,現藏於於瑞典一所古生物博物館。(網上圖片)

北京人生活構想圖。(網上圖片)

北京人生活構想圖。(網上圖片)

考古學家最近在北京人遺址發現更多化石,並顯示更多用火證據。(網上圖片)

考古學家最近在北京人遺址發現更多化石,並顯示更多用火證據。(網上圖片)

近年利用科技推斷出,北京人腦部左右不對稱。(網上圖片)

近年利用科技推斷出,北京人腦部左右不對稱。(網上圖片)

瑞典的地質學家早期在周口店發掘出不同的化石,現藏於於瑞典一所古生物博物館。(網上圖片)

瑞典的地質學家早期在周口店發掘出不同的化石,現藏於於瑞典一所古生物博物館。(網上圖片)

專家發現,北京人住過山洞,有很厚的灰燼層,顯示北京人已經會使用火和保存火種。有學者認為,當時北京人已會製造骨角器,除狩獵,還會食野果、嫩葉,至於昆蟲、雀鳥、蛙蛇等小動物,也是日常的食物來源。

北京人生活構想圖。(網上圖片)

北京人生活構想圖。(網上圖片)

不同地方的考古人員,近百年來先後發掘北京人周口店遺址,先後總共出土40多個個體北京人化石,以及逾10萬件石製品以及豐富的骨器、角器和用火遺跡,至今仍繼續挖掘。

考古學家最近在北京人遺址發現更多化石,並顯示更多用火證據。(網上圖片)

考古學家最近在北京人遺址發現更多化石,並顯示更多用火證據。(網上圖片)

北京人遺址的材料,是全球發現同一階段人類遺址的材料中,最豐富及最具系統的,為研究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及其文化提供了珍貴資料,但最可惜的是,1920年代發現的完整北京人頭蓋化石,因二戰戰亂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