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一直都有這樣喪葬習俗:人死後守靈三天,然後出殯。在死者死後第七天會回魂,也就是俗稱的「頭七」。而中國古代的風俗,人死後要停屍七天才能入葬。這其實不是迷信,其中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清代葬禮儀式。 (網上圖片)
在現代的法醫學上,有種名為人類「假死狀態」,即是一個人的生命特徵(呼吸、心搏、血壓、脈搏等)極其微弱,處於似乎已經死亡,其實還在活著狀態。有時我們都會聽聞一些「某位老人死了幾天後復活」,又或者「下葬時傳來棺材撞擊聲」等等報道,更甚者有些例子被形容為「屍變」。究其根本,可能只是這個人還沒有死。我們翻查文獻,都不難發現「假死」個案。

網上圖片。
在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據史載,當時有個人名叫「秦越人」,是一個對醫學有興趣的飯館老闆,他拜了神醫長桑君為師,學到很多看病救人的手段。秦越人遊走趙國,免費助百姓治病,漸漸就受到百姓愛戴。百姓為了感激秦越人,就將上古神醫扁鵲這個名字送給了他,秦越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神醫扁鵲」。

扁鵲畫像。 (網上圖片)
有一次,扁鵲路過虢國,看見虢國百姓披麻戴孝祭祀,扁鵲打聽後了解到,原來是太子突然暴斃,死得突然。扁鵲作為醫生,本能的認為太子是不是沒有死?扁鵲立刻讓人上告虢國國君,說太子並沒有死,自己也可以救活太子。虢國君主得知,立刻召扁鵲進宮為太子看病。扁鵲一眼看就知太子只是「假死」:「夫世子病,所謂尸蹶者,以為不然,試入診,世子股陰當溫,耳焦焦如有啼者聲,若此者、皆可活也。」隨手掏出銀針刺激太子穴位,再配合用藥,沒過一會,太子就「奇蹟般」坐了起來,再進一步治療後完全康復。
扁鵲這一次後揚名天下,成為當世神醫,是一個死人都能救活的神醫。扁鵲自己也解釋,並非自己醫術厲害,而是有些人並沒有真的死去,只是進入了「假死」狀態,這些人在死亡幾天後,都會有可能甦醒。當時他了解過太子的身體後,了解到太子仍然生存。而結果是,他救了虢國太子,自此他起死回生的醫術就不脛而走。

《韓詩外傳》局部。 (網上圖片)
在古時,人們只能透過直接觀察去了解一人的呼吸、心跳、脈搏等來判定是否死亡,當這些表癥十分微弱時,用普通方法都查不出時,這種狀態稱作假死。那些微弱狀態在古代實在難以鑑定,所以為什麼當時的人一死,停屍七天後才入葬,這裡可以給予一個較為科學的答案,就是避免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