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成立僅4年,引投資意向4550億元!東莞濱海灣憑什麼?

大灣區

成立僅4年,引投資意向4550億元!東莞濱海灣憑什麼?
大灣區

大灣區

成立僅4年,引投資意向4550億元!東莞濱海灣憑什麼?

2021年10月12日 19:57 最後更新:10月13日 11:10

昨天(10月11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發佈《東莞濱海灣:成立僅4年,引投資意向4550億元》,聚焦東莞濱海灣新區發展。小編今日特轉載此文,以饗讀者。

風起珠江畔,潮湧交椅灣。「雙區」建設如一股強勁的政策東風,吹拂珠江沿岸一眾城市。其中,有一片備受關注的價值新區——東莞濱海灣新區。OPPO、vivo、正中集團等重大項目紛紛入駐,產業、交通、生態等領域悉數涵蓋;今年,又一批15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額超100億元。至此,成立僅4年的濱海灣新區達成投資意向4550億元。

更多相片

機遇:粵港澳大灣區的「潛力板塊」

翻開大灣區的地圖,濱海灣新區西臨廣州城市副中心的南沙,東南連接深圳大前海。近年來,濱海灣的陸海空立體交通網路日漸完備,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輕軌、高速公路、國際機場、港口碼頭彙集於此。未來,新區可實現軌道交通6分鐘到深圳、35分鐘到廣州、40分鐘到香港,全面融入廣深港「半小時通勤圈」。

濱海灣新區的區位優勢

2017年10月,濱海灣新區在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機遇中應運而生。這片與深圳一河之隔、約84平方公里的連片土地,被賦予粵港澳大灣區特色合作平台、粵港澳協同發展先導區、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核心平台等重要戰略定位。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佈,明確提出支持東莞與香港合作開發建設濱海灣地區。

2020年12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將濱海灣新區列入省重大發展平台,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東莞舉全市之力將濱海灣新區打造成為面向全球的高水平對外開放高地、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發展的「灣區樣本」、代表東莞“未來城市”形象的標杆片區。

「莞深合作特色平台」,這是今年7月,東莞市委書記肖亞非首次給濱海灣新區的發展定位。毗鄰港澳,緊連穗深,濱海灣新區正吸引著越來越多優質資本的青睞,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極具投資價值的「潛力板塊」,亦成為東莞融入「雙區」建設的重要能極。

發展:4年形成極富競爭力產業集群

成立僅4年,濱海灣新區已引入OPPO全球總部、vivo智慧終端總部,以及正中科技園等產業項目,並與華潤、天安、華僑城等一批知名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以高端電子信息、人工智慧、生命健康、現代服務業為主攻方向的產業體系雛形初顯,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vivo智慧終端總部項目規劃圖

吸引力從何而來?正中投資集團董事長鄧學勤說,「濱海灣新區將受到廣州、深圳的輻射作用,從位置上講是無可挑剔的」。

特殊的區位,特殊的定位,特殊的使命。新區依託以先進位造業為特色的國際製造名城東莞,不斷釋放高質量發展新活力。自揭牌以來,濱海灣精準聚焦高端電子信息、人工智慧、生命健康、現代服務業「1+2+1」現代產業體系,成功吸引了一批省市重大產業項目。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底,濱海灣招商項目協議投資總額約達4550億元。一個個超級IP爭相搶灘,龍頭企業的虹吸效應正在濱海灣加速釋放。

正中科學園

眾所周知,東莞本身具備完整的產業製造基礎和強大的產業綜合配套能力,形成涉及34個行業和6萬多種產品的較完整的製造業體系。濱海灣片區覆蓋東莞市4個經濟強鎮,擁有長安智能手機、虎門電子信息和商貿、厚街家居會展、沙田臨港產業等多個成熟的產業體系。2020年濱海灣片區GDP為2071.23億元,佔全市9650億元的21.5%,形成了極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對此,濱海灣新區規划了20平方公里土地,打造新一代信息通信、數字經濟、生命健康、現代服務業、都市文旅產業、總部經濟、未來產業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未來:大灣區的「新引力場」

大灣區大學、鎮遠中學、濱海灣外國語學校來了;人才房、國際醫院、文體公園、濱海驛站也來了。今年七月,濱海灣新區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建設完成。智慧燈桿掛載智聯網終端捕捉路面數據,視頻AI識別突發事件,智慧城市管理中心統一派單處理……濱海灣新區全力打造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標杆示範區,率先開啟大灣區「智慧生活」的美好體驗。

大灣區大學

在營商環境營造上,濱海灣先人一步。新區按照「措施有亮點、條款有依據、承諾可兌現」的基本原則,先後出台了涵蓋總部經濟、利用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基建、生產性服務業、資本招商等全領域,著力搭建全鏈條現代產業政策體系。圍繞總部經濟,濱海灣給予“3個1億元”的重獎,企業上市累計最高獎勵1100萬元,此舉刷新了東莞扶企惠企“新高”。對在境內或香港主板上市的企業,按首發募集資金額度給予不高於0.5%的獎勵,每家企業最高獎勵800萬元。

不久的將來,濱海灣新區還會有:40多公里的濱海景觀活力長廊、5000畝的威遠島森林公園、3000畝的濱海灣中心農業公園及2000畝的磨碟河濕地公園,「一廊三綠心」生態格局,將優美自然景觀和現代化城市規劃融匯交織。

濱海景觀活力長廊夜景

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一個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一個優質資源供給、舒心政務服務、給力政策支持的新城,正在這片沃土上茁壯成長。「濱海灣是大灣區一個很重要的引擎」,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朱榮遠認為,“濱海灣有土地空間,有好的區位,這就是未來的希望、大灣區的希望。”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首例 呼吸衰竭67歲男送屯院治理

2025年01月10日 15:19 最後更新:16:59

一名67歲本港居民經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早上從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送往屯門醫院,為計劃推行一個多月來的首宗個案。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該名患有慢性支氣管病的男子,3日前因呼吸衰竭進入港大深圳醫院,需要無創呼吸機支援,9日情況穩定後,希望返回香港繼續治療。醫管局9日收到港大深圳醫院有關請求,雙方醫生認為個案適合轉運,報請當局並得到批准,目前病人已經在病房治療,整個過程順利。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副院長李詠梅說,轉運過程早上11時開始,病人仍要使用呼吸機,期間有醫生和護士隨行,救護車經深圳灣口岸入境,期間病人不需要落地過關,亦不需要轉送到另一輛救護車,大約40分鐘便送達屯門醫院。

她表示,試行計劃實施至今有嚴格篩選,因此只有一名病人獲安排,考慮因素包括病人和家人意願、病人情況既要嚴重亦要穩定,如果有能力使用公共交通或自行安排,則不需要對接安排,不希望出現濫用機制的情況。

屯門醫院。資料圖片

屯門醫院。資料圖片

李詠梅又說,向病人收回4990元人民幣成本價,比私人安排更便宜,但實際費用更高,因為有很多醫生參與。今次安排給予病人和市民信心,至於計劃可否擴展至其他醫院,暫時會小心控制,會以屯門醫院為主力。

新界西醫院聯網急症科部門主管劉柱良表示,以往一直有香港市民從內地返港治療,但路程比較複雜,例如在口岸等待香港救護車轉駁,過關時間較長,事前亦不知道病人資料,新機制理順過程,讓醫護有足夠時間準備,提升病人安全,並方便家人,減少擔憂和困擾。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