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是南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廣東文化的重要支流。客家人非常團結合作,在中國大陸多居於閩粵贛地區,故有濃厚的丘陵文化,客家人也被稱為「丘陵上的民族」。由於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因此亦有「東方吉普賽人」之稱。

現時在香港新界五大氏族,鄧、文、廖、侯、彭,就是從宋代始相繼流入香港,其後人在香港有接近一千年歷史。到了清初約1700年至1750年間,另一批來自粵東的客家移民開始遷入香港,他們的籍貫一般是五華、興寧、梅縣,惠州等。這批數以萬計的客家人,在香港建立了400多座村落,超過20個姓氏,之前落戶的客家人之後又自稱為本地人。由於後期的客家移民的人口與經濟能力都可以和本地人抗衝,因此很好地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及生活習慣。我們可以說,19世紀的香港居民,主要由本地人及客家人兩個成份組成的。而又因為兩批客家人遷入香港的時期已相隔了數百年時間,導至了文化上的差異,產生了很多衝突,械鬥頻生,然而早期的香港民間武術,可能就是在這種社會形態上發展,甚至傾向更簡單,實踐性高的方向發展,正如現時的客家功夫,極能體現出這種特質。

粵東客家武術流傳到香港

研究廣東武術史的學者都知道福建與廣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現時很多武術研究人員從技術層面上印證粵東的客家與潮汕地區武術與福建武術之間的聯系。事實上,從17世紀開始遷入香港的粵東客家人,主要原因是為了逃避明末清初的戰亂,過程是斷斷續續的,另一方面亦受到滿清撤銷海禁及採取開墾荒地、移民邊區及推廣新作物以提高生產量的政策所推動。19世紀中,英國人接管香港後,吸引大批具開採石礦技術的五華客家人到港,又有少部份則是為了逃避太平天國及廣東西路的土客械鬥的戰亂。理論上這階斷的移民潮應該已有一些粵東客家武術流傳到香港。我們查閱香港五大氏族的資料,發現新界鄧氏族人除了通過習武考取功名外,還建立團練對抗盜賊、保衛家園,以至後來英國政府接收新界作出頑強抵抗。鄧氏出現過武舉人、武秀才都是文字記載的,而留下的三把大關刀,只好證明瞭族人所習應該是依循正統的方向及具較完善學習系統,或者就是比較偏向軍旅武藝。當然由於年代久遠,我們難以確認族人當時研習何種門派武術或拳術。

  

再探究後來移居到香港的客家人與本地氏族的關係,兩者其實是很少有接觸的,甚至處於敵對局面,而且不時有械鬥,彼此又互建圍村防備受到對方或盜賊攻擊。由於這批香港客家人主要源自粵東,與身俱來具備了強悍善戰的性格特徵,就連當時的英國人都知曉。看看一段歷史,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軍曾受到廣州百姓奮起還擊,當時的駐廣州英國領事巴夏禮甚至請求香港總督包令從香港派出一支由二百名客家人組成的特種部隊前往支援,因為這些人痛恨廣州人。但是,精明的包令沒有答應巴夏禮的請求。這件事更加突顯出香港客家人擁有很強大的武裝力量。另一方面,客家人的尚武精神是完全滲透在每個人身上的,例如客家婦女向來沒有纏足的陋習,長期參與勞動工作,形成了特有的勤儉、刻苦和堅韌的性格以及特強的生活能力。在太平天國軍中,有一支由客家婦女組成的女營,她們作戰勇敢,能征善戰,所向披靡,讓曾國藩十分惱火,大罵客家婦女是大腳蠻婆。由於戰功卓著,在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客家婦女受封的有數百人之多。難怪後來到港的客家人可以跟五大氏族處抗衡局面。有一種客家武術稱流民教,武林界常有流民婆的傳說,她們有高強的武功,能使鞭,雙刀等,我們覺得流民婆與客家人之間總有一層有趣的關係。 

不可否認,19世紀以前,香港的土、客村落中已存在習武活動,只是到了19世紀時,由於社會動亂增加變得更加逢勃,當中的武術內容很有可能類似於現時在香港找得到的客家武術,如南螳螂、龍形、白眉派等武術。據我們研究所知,客家武術以派系命名都是後期的事。就如龍形由林耀桂宗師開始命名,他家鄉原來的族人都不知家傳武術已稱為龍形。粵東拳術,往往又通過較保守的方式傳播,如同族的聯系,從一個客家村落再傳到另一個客家聚居地,教拳師傅又兼習麒麟,把武術帶到不同的客家村,因此以前的客家拳術,多以某某家教命名,例如南螳螂。

毫無疑問,千百年來客居異鄉,為爭取土地和資源以確保生存,而不斷與本地人(尤其在閩南)發生爭鬥的歷史和生存狀態,使客家人磨練出一種尚武、保守、排外的民族性。所以,客家的武藝在嶺南武術文化中也是最出眾、最注重實踐的之一。由於客家文化的保守性,到目前為止有關客家的武術著作很少,而具歷史價值的客家拳譜更從來未公開過。這些限制使研究客家武藝有重重困難,因為除當代一些口述和技術性資料以外,基本上沒有任何可參考的文獻。但是從技術層面出發,我們對客家武藝還是能作出一些客觀的判斷。如客家拳術有濃厚南方短打的特色:吞胸沉肩拔背、步法上善使用相對狹窄、不丁不八的馬步。客觀地看,閩南、粵東和一些後來發展至珠江三角洲的拳術,如永春、詠春、白眉、龍形等,構成自成一格的武術系統,無論在風格、發勁和技術上都有別於廣東省(尤其是珠三角)以洪、劉、蔡、李、莫為代表,動作範圍相對寬大、步法上多採用子午(弓步)和四平大馬、帶有南方「長拳」味道的拳藝。




ManKungfu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