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聯社記者要求中國特使用英文回答,得到這樣的回應

兩岸

美聯社記者要求中國特使用英文回答,得到這樣的回應
兩岸

兩岸

美聯社記者要求中國特使用英文回答,得到這樣的回應

2021年11月08日 22:06

日前在英國格拉斯哥市蘇格蘭會展會議中心內,一場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26)期間舉辦的國際媒體記者會被意外打斷。

「打斷一下,你能不能直接用英文回答問題?」美聯社記者的突然發問,讓在場記者紛紛一愣。

「不如你用中文提問。」記者會的採訪對象——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哈哈一笑。在現場隨即爆發出的大笑聲中,美聯社記者垂下頭。

這是10月31日在英國格拉斯哥拍攝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開幕式。

這是10月31日在英國格拉斯哥拍攝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開幕式。

隨後的提問中,美聯社記者拋出又一個「無稽之談」:「中國總是要反過來指責美國,說美國是歷史上最大的排放國。雖然拜登總統已經承認(這一點),但中國目前才是排放最大的國家,請問你如何評論?」

「你這個問題《巴黎協定》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曾參加過1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的解振華對此付之一笑,「大家早已有了結論,氣候變化、全球變暖的原因,主要是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無序排放造成的歷史原因,這是共識。也因此,《巴黎協定》要求發達國家帶頭減排,並應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支助。」

解振華指出:「有個庫茲涅茨曲線,各國在發展階段,肯定會隨之增加排放。中國仍處於發展階段,但是中國已經大大降低了排放峰值。事實上,在碳達峰時,發達國家人均排放的都比中國高得多。我們既要壓低峰值、又要縮短這個時間,這也是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做的努力。所以要歷史地看、全過程地看這個問題。」

「我還要補充一句,」這位《巴黎協定》簽署的親歷者說,正是在中美雙方共同努力下,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達成了《巴黎協定》。《巴黎協定》反映了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來之不易,不能輕言放棄,但美國上屆政府後來卻宣佈退出《巴黎協定》,「耽誤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多邊進程長達5個年頭,美國現在應該趕緊追上來,與我們一起合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緊接著提出一個歪曲事實的問題:「中國反對在本世紀內將全球溫度升幅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的目標,中國又會為應對全球變暖做出什麼實際的事情?」

「我們從不反對1.5攝氏度目標,(中國簽署的)《巴黎協定》中就包括1.5攝氏度的目標,怎麼能說我們反對?」解振華回答。他指出,《巴黎協定》是氣候變化多邊進程的一個里程碑,基於科學、基於規則,展現了最大的包容性、可達性,協定提出的在本世紀內將全球溫度升幅與前工業化時期相比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力爭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的浮動目標,是現實的,是符合實際的。

「去查一查就知道了。這個目標不僅在《巴黎協定》中有所表述,在《中美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第二次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聯合新聞公報》《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羅馬峰會宣言》等重要文件中都有相關表述,這些目標和表述不是中國能夠左右的,是各方討論之後確定的目標。」

解振華同時強調,相關目標表述的是整體目標,而國別目標的確定則需要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定的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原則,包括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考慮不同國情,做出「各自最大的努力」。

「最關鍵的是光定目標不行,光喊口號不行,關鍵是在各國的行動,這個行動路徑必須是清晰的,必須要在經濟社會進行轉型,要創新,要合作,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解振華說。

中國承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不光是說,而且在實實在在地做,不僅確定目標,還確定了相配套的政策措施、行動、投資,有時間表、路線圖,說了我們就得做到,這才能真正體現行動力度。」解振華說。

依照原計劃,記者會召開時間為45分鐘。而回答完最後一個記者的問題時,記者會已進行了兩個多小時。解振華微笑著說:「大家問題都提完了,如果還有什麼問題,隨時可以來找我,我們的大門是開著的。」

「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完全開放、公開透明,你們有什麼問題儘管來談,儘管來提。」他說。全場掌聲響起。

往下看更多文章

財政部中止部分台貨關稅減讓 國台辦再轟賴清德台獨禍台

2024年05月31日 11:34 最後更新:11:34

財政部宣布對部分台灣產品中止關稅減讓,國台辦指台灣長期單方面對大陸產品採取歧視性貿易限制,損害兩岸企業利益和兩岸同胞福祉。

財政部公布,從下月15日起,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潤滑油基礎油等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協定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

賴清德。(資料圖片)

賴清德。(資料圖片)

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長期以來,台當局單方面對2500多項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貿易限制,損害兩岸企業利益和兩岸同胞福祉。去年12月21日,大陸宣布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下12個稅目產品關稅減讓後,民進黨當局不僅未採取任何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還不斷變本加厲,阻撓破壞兩岸經濟正常交流合作。

陳斌華又說,賴清德當局頑固堅持「台獨」立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大肆宣揚「台獨」分裂謬論,煽動兩岸對立對抗和經濟「脫鉤斷鏈」。事實再度證明,搞「台獨」就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只會「禍台」「害台」,只會讓台灣企業、民眾利益受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