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物理治療師人手需求殷切,都會大學連續第二年開辦物理治療系學士課程,今年加入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畫(SSSDP),下學年學額將增至50個。護理及健康學院副院長曾偉男指,目前學系正向物理治療師管理委員會尋求認證,以師資和課程安排,有信心在2024年取得認證,以便首批畢業生取得物理治療師執業資格。
資料圖片
本學年起納入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畫(SSSDP)的都大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課程,於2020年首次開辦,以往兩年均收生40人,約16人爭一位。護理及健康學院副院長曾偉男指,本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政府預料本港於2040年欠缺500名物理治療師,課程將因應食物及衞生局要求,在22/23學年起,將學額增加至50個,增幅達2成半。
收生中位數34分
隨着學額增加,校方已增聘教師,以維持至少1比15的師生比例,曾偉男相信學校設施能應付。收生準則方面,該系計算文憑試4個核心科及1個選修科,而中英文、物理、生物和綜合科學(物理和生物)均會雙倍加權,今學年收生分數中位數為34分。
資料圖片
與近年開辦物理治療課程的東華學院及明愛專上學院一樣,都大亦待物理治療師管理委員會認證,目前僅理工大學有關課程獲認證。曾偉男指,學系已向委員會提交文件,委員會將審視學校課程,包括與學生面談、評估學系師資等,而早前委員會已參觀學系,對設備表示讚賞。他有信心在2024年初,即首批學生畢業前,能獲得專業認證,屆時畢業生可免試註冊成為物理治療師。
學系設有5個研習室,其中腦神經物理治療教研室,利用攀石、平衡木等設施,為發展遲緩或容易跌倒的兒童提供物理治療。運動物理治療和生物理學研習室,則設光學運動分析系統和測力板,訓練學生處理運動員傷患,或協助運動員預防受傷。助理教授任子霆表示,相關儀器可讓物理治療師分析運動員的運動姿勢,亦可用於協助發展遲緩的小童或長者防跌。
資料圖片
逾千小時臨牀實習
曾偉男指,在學系配備先進的物理治療設備,旨為學生能應付未來工作,「如果(有些設備)在學校沒有的話,萬一到較先進的醫院工作,就會應付不來」。他指課程會安排超過1000小時的臨牀實習,包括到醫院管理局、非政府機構等實習,並安排學生在一或二年級為都大排球和籃球校隊,提供運動訓練和運動傷害的康復治療。
香港都會大學設有物理治療教研室。
香港都會大學 (都大) 今年慶祝成立 35 周年,大學自年初起籌辦了一系列活動,向社會大眾展示大學三十五年以來的蛻變與驕人成就。重點慶祝活動「35 周年校慶晚宴」於上周五(11 月 1 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匯聚社會各界友好、一眾師生及校友,祝願大學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為國家及香港培育更多優秀人才,在高等教育領域中繼續發光發亮。
都大 35 周年校慶,一眾主禮嘉賓聯同大學校董會成員及管理層合照。
晚宴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教育科技部王偉明部長、都大副校監方正博士、校董會主席黃天祥博士工程師、校長林群聲教授、都大基金顧問委員會主席李國華博士、首任校董會主席鄭漢鈞博士、榮休校長黃玉山教授、校友會會長周世傑先生及學生會主席陳子樂先生一同主禮。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亦有出席到賀。
都大 35 周年校慶,都大副校監方正博士(左四)與其他嘉賓主持祝酒儀式。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兼都大校監李家超先生在晚宴上發表視像致辭時說:「都大多年來的顯著蛻變有目共睹,從一間主要為在職人士提供遙距教育的學院,發展為充滿活力而全面的綜合型大學。都大充分展現其靈活度高的特性,通過與業界緊密合作,開設多元課程,有效地回應社會需求。」
都大35周年校慶,行政長官兼都大校監李家超先生發表視像致辭,指都大已發展為充滿活力而全面的綜合型大學。
他表示, 都大今年成為本港首間應用科學大學, 並為應用科學大學聯盟提供秘書處服務 。
都大35周年校慶,行政長官兼都大校監李家超先生發表視像致辭,指都大已發展為充滿活力而全面的綜合型大學。
他表示政府已撥款一億元作為聯盟的啟動資金,相信聯盟將加強本港與世界各地應用科學院校的聯動推廣和合作。他並鼓勵都大繼續努力培育人才,促進科技發展,在全球建立「留學香港」品牌,協助香港打造成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都大 35 周年校慶,校董會主席黃天祥博士工程師指都大一直不斷追求進步,成功蛻變轉型。
黃主席致辭時表示,都大一直不斷追求進步,成功蛻變轉型,雖然僅成立 35 年,其影響力不容小覷,是香港教育界最「深藏不露」的大學之一,至今培育了超過 15 萬名畢業生,在各行各業盡展所長。其中,護理學課程自 1994 開辦,現時全港約有三分一的護士均是都大培育出來的。
他指都大在成為應用科學大學後,聯同業界推出更多專業實用的課程,包括與香港國際航空學院合作,讓修讀航空服務管理榮譽工商管理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可選擇「見習機師」專修範疇,成為民航機師,又開設全港首個寶石及珠寶學應用學位課程,以及智慧建造和建築信息模擬應用理學碩士課程等 , 讓學生日後事業發展更靈活,貼近社會需要 。
他強調,都大著重培育學生全人發展,今個學年起規定所有一年級學生必須參加精神健康急救課程,提高學生自我意識,照顧自己和他人,是香港首間大學引入相關安排。大學並致力回饋社會,包括與懲教署 「立德學院」 合作,為在囚人士提供更多元進修渠道,為更生作好準備。
都大 35 周年校慶,校長林群聲教授表示,都大一直擔當自資高等教育發展的先導者。
林校長表示,都大一直擔當自資高等教育發展的先導者,以創新思維革新求變,成就有目共睹。大學今年初獲批成為本港首間應用科學大學;並購置物業為學生提供住宿,創本地高等院校先河 ; 並正進行其他校園發展計劃,包括計劃成立工業中心及「衛星校園」,以提供多元化的人才培訓。
他續說:「光陰荏苒,大學這些年來的變遷及發展,均是未曾涉足的新領域,期望大學的往後發展繼續得到都大社群的全力支持和信賴,上下齊心協力續創高峰。」
晚宴共有近七百名嘉賓、校友及師生出席, 席間都大師生及校友合力呈獻精彩才藝表演。
都大 35 周年校慶
今年正值創校 35 周年,都大於多方面有長足發展,除了成為本港首間應用科學大學,物理治療學士課程亦取得專業認證,以及連續第二年成為研究資助局「本地自資學位界別競逐研究資助計劃」獲資助金額及項目最多的院校等。展望未來,都大將繼續以活力和能量向前邁進,與香港各界一同突破界限,創造無限可能。
都大 35 周年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