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曬冷!普京親自坐鎮「大動作」,克宮提到「核手提箱」

博客文章

曬冷!普京親自坐鎮「大動作」,克宮提到「核手提箱」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曬冷!普京親自坐鎮「大動作」,克宮提到「核手提箱」

2022年02月19日 12:26 最後更新:12:39

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不斷逼俄羅斯,結果逼出核演習。

克里姆林宮宣佈俄總統普京將在2月19日親自指揮戰略威懾力量演習,涉及俄空天軍、戰略導彈部隊、黑海艦隊等諸多部隊。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也將與普京一道參加演習。

更多相片
美聯社18日的報道。

美聯社18日的報道。

塔斯社:普京19日將在戰情中心視察戰略演習。

塔斯社:普京19日將在戰情中心視察戰略演習。

俄總統普京。

俄總統普京。

俄羅斯「北風之神」955型戰略核潛艇。

俄羅斯「北風之神」955型戰略核潛艇。

1 (5)

1 (5)

「今日俄羅斯」報道:拉夫羅夫指責西方宣傳是虛假和宣傳信息。

「今日俄羅斯」報道:拉夫羅夫指責西方宣傳是虛假和宣傳信息。

美聯社18日的報道。

美聯社18日的報道。

俄烏危機輿論戰炮火正濃,烏東地區炮擊撲朔迷離,這場接踵而至的大演習也沒能逃過美國媒體的「關照」。美聯社18日的報道中直言,在西方國家「擔心」俄羅斯「入侵」之際,這場演習是來自俄方核力量「赤裸裸的提醒」(stark reminder)。

塔斯社:普京19日將在戰情中心視察戰略演習。

塔斯社:普京19日將在戰情中心視察戰略演習。

據塔斯社18日報道,俄羅斯國防部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當地時間19日,俄羅斯將在總統普京的親自指揮下,舉行一場既定的戰略威懾力量演習,期間俄軍將發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

俄總統普京。

俄總統普京。

「戰略威懾力量演習是事先計劃好的,目為了檢查各軍事指揮部門、戰鬥編隊、艦船機組以及導彈運載裝置的備戰情況,並檢驗戰略核武器和常規武器的可靠性。」

聲明還指出,演習涉及俄羅斯空天軍、南部軍區、戰略導彈部隊、北方艦隊和黑海艦隊等部隊。

俄羅斯「北風之神」955型戰略核潛艇。

俄羅斯「北風之神」955型戰略核潛艇。

同一天,俄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在記者會上證實了此事。

「普京很可能會出現在戰情控制中心。這樣的演習和發射訓練,國家元首自然不能缺席。你們知道著名的核手提箱,紅色按鈕,等等。」佩斯科夫對記者說,普京總統將如何參與演習的細節不屬於公開範圍。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早些時候向記者透露,他將於2月18日至19日訪問俄羅斯,期間他計劃與普京一起參加軍事演習。盧卡申科強調,「俄方將通報」這些演習的地點和形式。

佩斯科夫就這一消息回應稱,盧卡申科是否出席軍演將取決於白俄羅斯方面與普京的共同決定。

「如果他們決定一起參加,那他們就會出現在那兒。但這將取決於國家元首的決定。」佩斯科夫說。

他補充道,俄羅斯事前已就此事通知了國外夥伴,演習不應該引發西方國家的擔憂。他指出,「彈道導彈發射演習是常規訓練的一部分。」「在此之前,(俄羅斯)還會通過不同渠道向其他國家發佈一系列通知。」

不過,來自西方的「擔憂」還是出現了。

緊盯俄羅斯通報的美聯社18日注意到,雖然說俄羅斯的確每年都會舉行這樣的戰略威懾力量演習,但黑海艦隊「史無前例」地加入了其中。

「黑海艦隊駐紮在被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半島......艦隊水面艦艇和潛艇都裝備了‘口徑’巡航導彈,但這支艦隊並沒有裝備洲際彈道導彈,也沒有參加過之前類似的戰略部隊演習。」

如果說這只是美媒在暗示演習與烏克蘭局勢的關係,那另一句描述就更加直接了——「在西方國家擔心俄羅斯入侵之際,這場演習是來自俄羅斯核力量赤裸裸的提醒。」

除美聯社外,半島電視台也在報道中稱,以前這類演習都在每年末舉行,但在過去這些日子演習時間顯然變了。

似乎都在有意無意與當前局勢掛上鈎。

就目前來看,俄烏危機依然懸而未決,圍繞這一問題的新聞消息仍在以每天,甚至是每小時的頻率迅速刷新。

1 (5)

1 (5)

就在俄羅斯宣佈將部分部隊撤離烏克蘭邊境地區後不久,俄媒17日報道稱,烏克蘭軍隊向俄支持的烏東部「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地區發射迫擊炮彈和手榴彈。但烏克蘭方面隨後否認了炮擊的說法。

同一天,聯合國安理會就烏克蘭危機舉行會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會上要求俄羅斯作出「不會入侵烏克蘭」的明確聲明,並通過撤軍行動加以證明。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韋爾希寧(Sergei Vershinin)則反駁稱,美國及其盟友的「入侵指控」毫無根據,是在替烏克蘭轉移責任。

俄羅斯外交部17日表示,美駐俄大使約翰·沙利文(John Sullivan)已收到俄羅斯對於美國此前就安全保障問題回應的書面回復。長達11頁的書面回復已在俄羅斯外交部網站公佈,俄方強調,若美方不能滿足俄方安全訴求,俄方將被迫做出回應,包括採取軍事技術措施。

「今日俄羅斯」報道:拉夫羅夫指責西方宣傳是虛假和宣傳信息。

「今日俄羅斯」報道:拉夫羅夫指責西方宣傳是虛假和宣傳信息。

「今日俄羅斯」18日發表了對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專訪報道。

「我確信,即使是偶爾關注外交政策的人士也很明確的一點是,所有這些(西方炒作俄羅斯入侵)都是宣傳,都是假新聞,是虛構的。」

拉夫羅夫斥責了包括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布林肯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內的幾位西方高官,指責他們加劇了公眾對烏克蘭可能爆發戰爭的焦慮。拉夫羅夫說,無論俄羅斯做什麼,西方政府一直在談論俄羅斯是如何威脅烏克蘭的。

拉夫羅夫指出,是北約而非俄羅斯正在通過部署軍隊和在俄羅斯邊境附近建設軍事基礎設施,損害歐洲的安全,但「他們聲稱,即使俄羅斯撤回軍隊,威脅仍然永遠、永遠存在......」

「如果他們喜歡,就讓他們說去吧。」拉夫羅夫說。

俄羅斯在西方連番逼迫之下,就要用核力量曬冷,作出反制了。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接受英媒《每日電訊報》專訪時稱,英國為了吸引來自中國的投資,已經變得「順從」,更以「吸血鬼」來形容中國,警告英國不要深化與中國的貿易關係。英媒質疑,納瓦羅的言論,顯示其脆弱及好戰,對中國在英國仍擁有大量投資的現實耿耿於懷。

據《每日電訊報》5月4日報道,納瓦羅宣稱英國放任北京將經濟實力擴展到全球,抨擊英國與中國重新接觸的舉動。他指,關稅談判期間,與中國的接觸將是「非常危險」;認為英國過度受隱含附帶條件的中國「恩賜」影響,警告英國應避免成為中國傾銷貨品的地方。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在英美關稅貿易談判期間,挑釁中英關係。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在英美關稅貿易談判期間,挑釁中英關係。

《泰晤士報》稱,納瓦羅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解放日」關稅政策的主要設計者之一,對中國持負面看法,其言論引起英國官員的擔憂,因他們正努力與歐盟和中國建立更緊密的貿易和投資關係,同時又希望不要觸怒白宮。

去年7月,英國工黨贏得大選後,一直在推動與北京重啟溝通,採取「平衡」、「務實」的態度,認為孤立中國、「假裝中國不存在」,不符合國際現實與英國利益。英國財政大臣李韻晴和外相林德偉先後訪華,都強調與中國建立穩定、平衡關係的必要性。《每日電訊報》說,李韻晴最近也表示倫敦是中國資金的「天然家園」。

英國財相李韻晴多次訪華,今年一月與國家副主席韓正會面。 AP圖片

英國財相李韻晴多次訪華,今年一月與國家副主席韓正會面。 AP圖片

對於納瓦羅的言論,英國政府發言人回應指,本屆政府將始終以警醒的眼光、清晰的戰略來處理英國與中國的關係,英國的國際貿易方針將繼續致力於促進英國的長期繁榮,但同時在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絕不退讓。

英國iNews網站刊登題為「英國不會對中國俯首稱臣,但世界舞台也並非美國一家獨大」的評論文章稱,納瓦羅在英國尋求與美國政府協商關稅問題的敏感時刻,抨擊英國政府,此舉暗示美國對英國及其歐洲盟友的敵意。

文章認為,納瓦羅可能對中國在英國仍擁有大量投資的現實耿耿於懷。因為均富會計師事務所發布一份報告顯示,到2023年,英國有970家公司實際上由中國所有,創造了超過5.9萬個就業職位,收入超過1160億英鎊。該報告認為,中國企業對英國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

文章又稱,納瓦羅的言論表明,在這場貿易戰中,美國存在弱點。縱使這些言論與美國政府一貫的強硬立場相符,但也掩蓋一個事實,因為特朗普和納瓦羅的關稅策略,全球貿易關係如今已岌岌可危,納瓦羅或許希望看到英國政府為達成與美國的協議,而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舉措,但這一干預行為可能遭到來自美國國內的反對。

雖然英國僅遭美方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基本稅率10%,但英國仍未能躲過特朗普對汽車和鋼鋁製品實施的25%關稅。儘管批評英國的對中政策,但納瓦羅說,英美貿易協商持續有進度。美國副總統萬斯近日曾對英美盡速達成協議表示樂觀。

不過,英國與歐盟19日將舉行峰會,英、歐官方皆已釋出擬加強合作的訊號,各界預期雙方將就經貿和安全議題推動進一步整合和協調一致,包括在食品法規標準、碳交易等領域。特朗普此前曾指歐盟的存在是為了「搞」美國,又指控歐盟對進口美貨刻意設置障礙。

但英國官方曾強調,英國不需在歐盟和美國之間選邊站,兩者對英國都很重要。食品法規標準是英美貿易協商一大潛在難點。和歐盟一樣,英國目前不開放進口經賀爾蒙處理的牛肉、以及經氯洗滌的雞肉。若英國不願鬆綁食品規範,納瓦羅說,英國將為此付出成本。

在特朗普的經貿財政團隊中,納瓦羅作風一向屬激進派,信奉「關稅」作為政策工具的效用,主張美中應經貿脫鉤、世界應孤立中國。 納瓦羅在特朗普第一及和第二任期皆位居要職;對其「生存之道」,納瓦羅曾說,準則是「全心全意協助特朗普總統實現願景」,且「絕不邀功」,但永遠要「願意出面承擔罪責」。至於去年7月上台的英國工黨政府,則主張對華持平衡、務實態度。

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在5月3日的公開活動上表示,經貿關係不是零和遊戲,貿易壁壘如同抽刀斷水。他強調中美經貿合作總體是平衡且雙贏的,美方若濫施關稅,最終「損人害己」,將干擾企業正常經營與民眾生活,甚至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破壞世界經濟穩定成長。「我們不願打關稅戰,但不怕打。我們堅定維護的不僅是自身正當權益,而且是國際經貿秩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